作者:周晓农
老干妈的成功之道,以我对这家企业及其创办者陶华碧的了解,最关键就是几个字:绝技加诚信。
这几个字让其占据了行业的制高点,让后来者至今还远远无法企及。
想象一家没有银行贷款,几乎从不做广告的企业,靠绝技加诚信,如今已是名满天下,神奇吧。其间却也照出绝技加诚信,在企业竞争中,作为稀缺资源的可贵。
在老干妈企业,还只有一辆小长安面包车时,一位云南的重刑犯,自知来日不多,向监狱提出的唯一要求是,想吃点老干妈,那时,云南市场上一时还买不到老干妈,监狱联系企业,企业便寄了一箱去。
那时,她租了城郊一个村委会的小院,生产辣椒酱,产品还是温热的,就被一辆一辆汽车拉走了。先款后货,商家要排队一两周,才拉得了货。我和她交谈时说,要不了多久,你就会盖大厂房了,什么都会有的。
老干妈擅长的是民间本味。她家八姐妹,她最小,老家在贵州湄潭县的一个乡场,此乡场却是一个有名的农村商业重镇。她好像只读到小学三年级,家里就说,无钱再供你读书了,你就在家做饭吧。好学的她,尝百家味,讨众家技,做出一手好菜,尤其是调味品,更显其长。
她还天生了一口好味觉。一次,厂里有人拿回一种调味品,说味道好,她尝了一下,说这不稀奇,立即做出来让大家尝,竟然让大家分不清谁是谁。
她诚信。她所用辣椒原料,主产地在遵义,遵义辣椒,曾为出口免检产品。当地为她供货的收购大户给我说,只有我们欠过她的钱,她从不欠我们。给她的辣椒,却谁也不敢大意,只要出一次错,以后再想与她交道就难了。当地给她的辣椒,全部要剪蒂,一只只剪,这样拣剪过的辣椒,再分装,就没有杂质了。
作为一位来自农村的女人,她心肠好。一位附近学校的中专生,家穷,常到她最早时摆的粉摊上吃粉,她知她的家世后,不收钱。结果那位小伙子,还常带其他同学来吃。大家觉得老干妈心肠好,干脆叫她老干妈。谁也没想到,这在日后,便成了公司的金字招牌。
当她把民间本味的辣椒酱,变为工业品,立即成为被喜食辣的号称川军和黔军的农民工的欢迎,他们走到哪里买到哪里,再通过他们,为越来越多的人欢迎,长期供不应求。
现在有些当地人觉得,老干妈的辣椒酱,不如过去辣了,对于喜辣的贵州人来说,觉得不太过瘾。可能是老干妈通过制作方法,适度降低了一点辣味,但却让产品在不太喜辣的北方地区,所向无敌。秦皇岛市公安局一位负责人给我说,从前他用大葱甜酱下大饼,现在改用老干妈辣酱了。
辣椒这个东西,还有点怪,越吃越想吃,能上瘾。成为工业品制成品后,人们还会添加品牌依赖和口味依赖。我不止听一个人说过,家中总有几瓶老干妈。
一位在西藏工作的朋友给我说,他在西藏,哪怕到边远的地方,在店里都能买到老干妈。老干妈的产品还出口,尤为华人喜爱。
自老干妈问市后,仿冒假冒的,或者也想开发相似产品的,海了去了。当年老干妈公司和湖南一家侵权企业,官司打得翻天地覆,轰动一时,最后完胜。此仗打的不是广告却胜过万千广告,大大提高了老干妈的知名度。
老干爹产品公司,与老干妈同在一市,却在另一个区。老干妈在前,老干爹在后。曾被认为采用了沾亲带故的手法,有侵权之嫌。后因种种原因,得以生存,经营得确实不错。有一次,我问老干爹负责人,和老干妈相比如何?他说,我们的票子用手数,人家的用秤称,那能比。老干妈则说,这企业不像话,侵权不说,还想占便宜。
一帮科研人员,眼见得老干妈发达了,也试制辣椒酱产品,往里添加营养成分,说要胜过老干妈。结果味不行,还没怎么销售,就夭折了。书生们不知,此乃调味品,重在讲口味啊。
想和老干妈竞争的企业多,但还达不到对手级别,对老干妈而言,也就是一个众星拱月之势了。
老干妈是没读过多少书,但国家油制辣椒标准,却是以老干妈”的标准作为基础制定的。如今,她可以说是文化的创造者。
老干妈的故事不少,本人受肩周炎之困,打字困难,打不下去了。
老干妈的绝技来自民间,诚信来自民间。这难道不是中国民间的智慧和可贵的品质吗?把东西做好吃了,让人吃得放心,便胜却人间无数。绝技加诚信,就几个字,如今商海滚滚,真懂者,真能做到者胜,这就是为什么。
来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