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做起了打车业务,滴滴推出了外卖业务,都是试图在对方最大的堡垒上撕开一条口子。
先不论双方的动机和逻辑是什么,单就一场战斗而言,拼的无非是矛与盾 —— 进攻的势头和行业的壁垒。尤其是后者,如果护城河不深,没有这个对手,也会跳出另一个。
有意思的是,双方的 “先锋部队” 刚接触了一下,就有很多言论说滴滴不行了。因为外卖的壁垒比打车高,所以美团切入打车市场容易,而滴滴切入外卖市场困难。
在这些人眼里,似乎滴滴就是建立在补贴之上,只要美团或者其他哪一家公司多出个三五毛,就可以势如破竹。
事实果真如此吗?
首先,说说技术壁垒
打车和外卖,在技术核心上都涉及算法调度的问题,只不过网约车调度的车主,而外卖调度的是外卖配送员。但是,两者的标准要求相去甚远。
在规模方面,出行的乘客是在全城流动的,而外卖的供需匹配基本限定在 3 公里以内,所以打车需要考虑路况、朝向等多方面的因素,需要预测半小时以后目的地方向的供需量,而外卖则不需要像这样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进行精细化的调度。
在时效方面,当我们叫一辆网约车时,通常希望 3-5 分钟车辆就能到跟前,过远过久就会取消订单,而点外卖等上半个小时很平常,这种心理预期相差很远,对于技术的要求也就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在动态方面,外卖的 B 端商家是静态的,而打车的 B 端司机和车辆是不断运动的,同样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层面上来讲,外卖的技术水平只相当于网约车的代驾。
滴滴现今每天服务的订单达 3000 万。每日新增轨迹原始数据超过 106TB (相当于 21400 部 5GB 大小的蓝光电影),每日处理数据超过 4875TB (相当于 100 万部 5GB 大小的蓝光电影),每日路径规划请求 400 多亿次(将近 2778 万次 / 分钟),峰值时每秒处理超过 2 百万次路径规划。而这非要极强的技术积累不可!
去年,滴滴提出的口号第一条就是 “修炼内功”。
这个内功就包含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最优化理论、分布式计算等,在中国和美国的滴滴研究院致力于通过机器学习理论和方法,最大化利用交通运力,缓解城市拥堵。
这些 “内功” 的修炼都非一朝一夕之功,并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很容易被忽略和轻视。
前阵子,好友 @阿禅去上海体验「美团打车」,就遭遇两次取消订单,感觉像是美团在车辆调度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
其次,说说服务壁垒
虽然打车和外卖都是一种服务,但从服务管控的角度来讲,打车要难得多。
在外卖服务流程中,骑手和用户接触基本不超过 1 分钟,不需要复杂的服务管控体系。
而在出行服务流程中,乘客往往需要与司机长时间 “相处”,短则十多二十分钟,长的超过一个小时甚至更多。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需要管控司机的沟通态度、服务质量、绕路和计费准确性等诸多问题,还要管控乘客的焦虑和一些不文明不礼貌行为,难度相当大。
所以,我们时不时听到关于滴滴车主或者乘客的一些吐槽,这并不说明滴滴的服务管控不好,而是因为完全让双方满意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美团招募来的车主,大多是奔着高补贴来的,在整体素质上只可能会比滴滴的更差,不会更。如何做好服务管控是美团必须面临的问题。
前文提到阿禅的遭遇,司机自己嫌远不愿意过来,却要乘客花钱取消,显然是在服务管控上的培训和要求还不够。
朋友的朋友,在打「曹操专车」的时候,甚至还遭遇过中途强制拼车,倒回去接人的情况,服务管控的质量由此可见一斑。
第三,说说行业壁垒
很多人认为,打车服务就是简单的将司乘两端连接起来就行了,但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我一个滴滴车主朋友,时不时在朋友圈晒他加油时享受的优惠,让人羡慕不已。
“加油优惠” 并不是滴滴唯一的举措。
早在 2015 年,滴滴就在内部提出了 “洪流战略”,致力于在完善围绕乘客的一站式出行平台的基础上,建设围绕车主和汽车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除了加油业务之外,滴滴陆续拓展了汽车租售、维修保养和分时租赁等多项服务。这些业务目前已经覆盖 200 多个城市、5000 多家合作伙伴和渠道商,年化 GMV 超过 370 亿元。
前天,滴滴宣布成立 “一站式汽车服务平台”,将这些业务进行深度整合,为滴滴和其他车主提供高性价比的 “一站式汽车服务解决方案”。
换言之,车主选择滴滴之后,除了通过平台盈利,还可以享受诸多 “一站式” 的汽车相关服务,这种行业的产业链壁垒显然也比简单雇佣关系的外卖行业高得多。
前阵子在「抖音」上看到一个视频,讲的是滴滴在武汉做的 “潮汐车道”,一起来感受一下。(视频戳这里)
这只是滴滴 “智慧交通” 的一个缩影。
去年春节,滴滴将 “智慧交通 FT” 升级为 “智慧交通事业部”,提供治拥堵方案,提高出行效率。
可以说,滴滴现在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网约车平台,而是一个集成了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交通综合服务的一站式出行平台。
如果美团还是以最低级的补贴方式来撬动市场,并觉得滴滴没有什么壁垒的话,恐怕会栽个不小的跟头。
来源:望月的博客 WeChat ID:wangyueblogg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