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美国普通人一个月工资 3000 美元,为什么还会觉得 iPhone X 贵?

美国普通人一个月工资 3000 美元,为什么还会觉得 iPhone X 贵?

这可能是一个经济学问题。

我博士的时候每个月只有 1500 块欧元左右的工资,那个时候消费篮子里面可以放的东西其实是很少的。比如说你压根不会想到要去买一台电脑,因为那样可能相当于要一年不吃不喝,所以我之前的一台电脑整整用了五年。你也不会考虑买一个 IPAD,因为 IPAD 也太贵了,买了 IPAD 还要买一支 Apple pencil,加起来可能就大两千欧就没有了。

同时也要考虑生活费,学费,还有回国的机票费用等等问题。所以其实扣除所有的费用之后,实际上你也省下不了多少钱了,把这些钱攒下来其实也买不了什么大件物品,比如说不用想买房的事情了。于是我以及我身边的博士朋友,基本上都是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 我记得博士 5 年大概换了三个手机,买了 4,5 双还不错的皮鞋,以及 3,4 副耳机……每件产品的价格大概都是我能省个 2,3 个月就能省下的样子。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因为我和师兄认识比较早,那时候师兄读博士的时候用的都是 LV 的包,穿的都是 Burberry 的衣服,甚至借钱买了辆车,以及经常带我两个人 AA 去吃米其林,当然师兄偶尔也会请我喝非常非常贵的酒…… 我几乎人生所有的米其林都是那个时候吃的…… 后来我和师兄都找到了工作,工作以后再次相见的时候。师兄换了一个非常便宜的随身背包……穿着也变得很朴素,我们喝着十几块钱的红酒,也没有再去吃米其林…… 我自己也是,用着两年前买的破破烂烂的手机,到现在也没有换过(当中有几次想换,因为实在是太不灵光了,冬天走在外面就莫名其妙关机。但是想想还是坚持想用到手机彻底坏掉为止。)。皮鞋底穿坏了也是去打个补丁接着穿,平时自己做饭吃饭也是简简单单一个菜,或者直接买几个馒头凑合随便吃一顿。从这点上来看,似乎是收入增加了,但是生活好像是过得越来越倒退了。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收入增加直接带来两种效用。第一种是你可以选择购买的消费篮子变大了,你可能会有更多的长期计划,比如说存钱结婚,存钱买房,存钱买车。这些事情随着收入的增加都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实现的事情。这样你在选择现在消费的时候,会变得更加谨慎,而具有更强的储蓄倾向。实际上苹果价格是在变“贵”,因为未来产品的产生(买房买车结婚的可能性)使得相对价格不一样了。这时候你如果消费现在的商品(苹果手机),是会直接影响到未来效用的,所以你自然而然可能会觉得苹果手机还是贵。特别是手机这类产品自然折现速度是特别快的,当你的消费观从今朝有酒今朝醉,变成可以好好考虑自己人生规划的时候。对于这种高速折现产品的消费实际上就会变得慎之又慎。

第二种是高的收入可能使得你变得并没有那么“在乎”苹果手机了。这可能更多地是从心理方面的原因来看。如果你把拥有苹果手机看作是一个向别人发射其实自己生活还不错的信号的时候(攀比心态比如说),这个时候当你只有钱能买一个苹果手机,你就会毫不犹豫地购买,因为这让你在周围的一群没工资的博士中间显得很“酷炫”。但是如果当你工资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你并不需要这样的手机作为自己生活还“可以”的信号,因为你知道你高兴你就可以买一个,没有必要去通过拥有手机这件事情来告诉别人自己还可以。这就好像马云知道自己吃方便面别人也不会觉得他是不是快破产了一样。财务自由度地增加也使得你自己可以更“自由”地活着,不需要去特意向别人“证明”什么……

总而言之,许多时候人们说:我觉得 XXX 好贵,其实并不是说真的觉得有多贵或者是买不起。背后的意思往往是,我觉得以我现在的收入买这么个玩意儿缴智商税,不值得…… 真正自由的人是在不犯法的前提下自己高兴干嘛就干嘛,不用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你高兴买手机就买手机,高兴不买就不买,你也不需要去跟别人解释为什么买为什么不买。就好像我前一阵子知道我一非常优秀独立的学姐买了一爱马仕的包一样,没有什么贵和不贵之说,只有喜欢不喜欢,自己觉得值得或不值得…… 生活如此,感情亦如是……

如果你能看到这里的话…… 以下是彩蛋…… 很多人可能对 6000 刀的 mbp 有疑问…… 幸好我当时留下了存根。实际上没有到 6000 刀,原因是因为苹果对我们学校有打折,但是实际上也相差无几了……同时我当时嫌贵也没有买保险……

来源:知乎日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35479/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