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盖茨看着听证会上的扎克伯格:满眼都是二十年前的自己

盖茨看着听证会上的扎克伯格:满眼都是二十年前的自己

看着国会听证会上的扎克伯格,比尔・盖茨满眼都是二十年前的自己。如果 1998 年的美国参议院和司法部听证会上,他能像扎克伯格这般成熟与圆滑,没有强硬对抗和傲慢无礼的话,或许就不会有随后的分拆判决和自己辞职。微软后来也会有不同的发展轨迹。

上周接受媒体采访时,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对扎克伯格的国会听证会表现大加赞赏。“他对这一事件的反应已经是竭尽所能,对本应做得更好的事情进行了道歉。…… 面对议员们的提问,扎克伯格表现得非常好。他会让消费者对 Facebook 的隐私问题感到满意。”

哈佛校友的不解之缘

盖茨力挺扎克伯格并不奇怪。众所周知,盖茨一直很欣赏扎克伯格,他也是扎克伯格的哈佛师兄兼创业偶像。两人年纪差距近三十岁,都是在哈佛本科期间就辍学创业,甚至还有同一位计算机课程老师。

1975 年,20 岁的盖茨辍学与好友保罗・艾伦 (Paul Allen) 共同创办了微软,追逐自己的个人电脑普及梦想。2004 年,同样 20 岁的扎克伯格在哈佛宿舍创办了 Facebook,相信社交网络可以连接每一个人。

两人无疑是哈佛学子中最成功的企业家。盖茨开创了个人电脑时代,31 岁就随着微软上市成为了亿万富翁,40 岁就成为了全球首富。扎克伯格开创了社交网络时代,掌管着服务全球 20 亿人、市值 5000 亿美元的社交集团 Facebook,现在资产也超过了 600 亿美元。在很多人眼中,扎克伯格是 “盖茨二代”。但扎克伯格曾经公开表示,虽然自己非常尊敬盖茨,但他不想做谁的第二。

电影《社交网络》加入了一段扎克伯格在哈佛听盖茨演讲燃起创业激情的片段。实际上,在 2004 年 2 月 26 日,盖茨的确回到哈佛大学进行了一次演讲,当时扎克伯格还没有正式创办 Facebook。电影中的盖茨惟妙惟肖,很多人都以为这是盖茨本人客串,其实是由一位专业模仿秀演员 “假冒的”。

不过两人倒是真的一起拍过几段视频,都挺有喜剧天分。2017 年,扎克伯格在应邀回哈佛大学在毕业典礼演讲时,专门和辍学师兄盖茨拍了一段恶搞视频。扎克伯格一脸得意地对盖茨说,哈佛知道我们俩都没毕业吧。盖茨得瑟地说,你根本不需要上课,他们就会给我们发学位。

看着国会听证会上的扎克伯格,比尔・盖茨满眼都是二十年前的自己。如果 1998 年的美国参议院和司法部听证会上,他能像扎克伯格这般成熟与圆滑,没有强硬对抗和傲慢无礼的话,或许就不会有随后的分拆判决和自己辞职。微软后来也会有不同的发展轨迹。

2007 年微软击败了谷歌,成功向 Facebook 投资了 2.4 亿美元。当时创办三年的 Facebook 只有 5000 万用户,还是美国第二大社交网站 (第一大是 MySpace,被 Facebook 超越后很快衰败),估值 150 亿美元。微软 CFO 甚至还得向股东解释为什么 Facebook 会有这么高的估值。

而 Facebook 之所以选择接受微软投资,也是担心谷歌的业务和自己存在利益冲突。现在 Facebook 市值接近 5000 亿美元,微软所持的股份已经价值 80 亿美元,投资升值了 33 倍。这是微软最成功的一笔投资。

2014 年 “冰桶挑战呼唤关注渐冻人” 活动风靡全球的时候,扎克伯格在给了自己当头一盆冷水之后,公开挑战的好友就是师兄盖茨。快六十岁的老盖茨也真不含糊,在西雅图穿着单薄衬衫浇了一个透心凉,还顺便为自家的 Surface 电脑做了个广告。

互联网第一反垄断案

话题回到盖茨的痛处 —— 听证会。对人生几乎完美的盖茨来说,这是一段非常不愉快的回忆。那是 1998 年,当时微软 CEO 兼总裁的盖茨多次来到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连续参加了美国参议院和司法部的听证会。这就是科技行业史上第一反垄断案 ——1998 年的美国政府起诉微软垄断案件。

当时的微软正是如日中天,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市场份额超过 90%,市值接近 3500 亿美元,成为美国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但由于一系列激进的商业竞争行为,微软早就上了美国联邦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名单。

1990 年微软推出了第一版 Office,Word、Powerpoint、Excel 从此改变全球办公方式,成为第一个年营收突破 10 亿美元的软件公司。次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 (FTC) 开始调查微软是否滥用自己在 PC 操作系统上的垄断地位,就此拉开了监管部门与微软长达十多年的反垄断斗争序幕。

真正让微软招惹大祸的是与网景的浏览器大战。Mosaic (网景 Netscape 的前身) 最初在这个领域占据着绝对领先优势,市场份额一度超过 90%。但 1995 年 8 月,微软在 Windows 95 操作系统中捆绑了免费的 IE 浏览器,正式宣战网景。借助自己的平台优势,微软 IE 浏览器在 1998 年底彻底超越网景,市场份额更在 2002 年一度超过 90%。1998 年底,已经显现颓势的网景作价 42 亿美元出售给美国在线;微软又成功耗死一个竞争对手。

虽然微软彻底击败了网景,但却差点惹来存亡之祸。1997 年美国司法部正式起诉微软,要求 Windows 95 不得再捆绑 IE 浏览器。但 1998 年 5 月,微软宣布即将出货的 Windows 98 依然默认内含 IE 浏览器。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联邦监管部门。5 月 13 日,美国司法部和 20 个州及地区的检察官联合对微软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中捆绑 IE 浏览器提出反垄断诉讼。这就是著名的合众国诉微软案件。

1998 年 3 月 3 日,盖茨先来到美国参议院,就微软是否占据垄断地位进行听证。在司法部正式起诉之后,他又在 8 月 27 日来到美国司法部参加听证。但与扎克伯格此次听证会的自信亮相和真诚道歉相比,盖茨给美国立法和司法部门留下的印象却是一个傲慢无礼、态度强硬的全球首富。这为之后的微软分拆判决预埋了祸根。

傲慢无礼的盖茨

当时的盖茨已经 43 岁了,比现在的扎克伯格还大 10 岁。为什么盖茨的表现如此不成熟?原因也很简单,他赌着一肚子气。扎克伯格确实觉得自己没有保护好用户数据,负有不可推卸的的管理责任,需要向公众和监管部门道歉。而二十年前的盖茨,却坚持认为自己在操作系统中捆绑浏览器是市场竞争行为,是为了方便用户使用,不该受到政府行政干预,更不该遭受诉讼。

在参议院听证会时,盖茨在面对一些并不了解科技行业的参议员提问时,表现出了明显不耐烦的情绪,脸上浮现出令人不悦的嘲讽笑容,还和议员数次互相打断话题。相比之下,扎克伯格即便连续面对幼稚的问题和连续打断话题的参议员,也始终保持着得体和礼貌,甚至为自己赢得了不少同情分。

盖茨非常强硬地表示,微软并没有靠垄断占据市场,政府不该介入商业行为。他对着参议员们直接表示,“软件行业的成功并不是因为政府监管推动,政府监管只会限制创新”。而当时组织听证会的参议院委员会主席非常严厉地回击,“盖茨先生,所有人,无论他多有权力,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更令盖茨心烦意乱的是,他的两位竞争对手 ——Sun 的 CEO 麦克尼利 (Scott McNealy) 和网景 CEO 巴克斯代尔 (James Barksdale) 也出席了听证会。他们两人向参议员们公开表示,微软已经占据了个人电脑超过 90% 的市场份额,毫无疑问拥有垄断地位,并可能借此进入其他领域。

而盖茨则回击说,“垄断意味着一家公司有能力限制新公司进入市场并且单向操纵价格。而微软并不具备这两项能力。”(注:和网景一样,一度在科技行业占据重要地位的 Sun 后来也消失了。2009 年甲骨文斥资 74 亿美元收购了 Sun,随后把 Sun 的总部园区卖给了 Facebook。)

正因为盖茨的不成熟表现,美国参议院最终建议美国司法部对微软采取反垄断诉讼。而在 8 月份的司法部听证会,盖茨的表现堪称灾难。他多次故意装傻,摇头晃脑不愿配合,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对比扎克伯格的国会听证会,此时已经 43 岁的盖茨表现得似乎还是一个二十出头的轻狂小子。

据美国媒体统计,在 8 月 27 日的听证会中,他说了 40 多次” 想不起来了,记不清了”。在一些关键证据问题上,盖茨不断与法官打岔绕圈子。盖茨始终不承认微软利用垄断地位打压竞争对手,也不肯低头认错。

盖茨的这种强硬对抗态度终于为自己和微软带来了苦果。无论微软在市场竞争中多么强硬激进,面对监管部门也必须学会妥协。而盖茨本人,就成为了微软妥协付出的代价。在这一点上,扎克伯格显得更加理智和圆滑。至少在此次听证会上,扎克伯格不断进行道歉和自责,给美国参众两院的议员们留下良好的、负责任的印象。

挽救分拆命运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微软最大的对手已经不是市场竞争,而是无尽的司法诉讼。或许盖茨没有想到的是,这起诉讼已经不仅仅是 Windows 能否内置 IE 浏览器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微软的未来生存。微软可能面临着分拆的命运。在反垄断分拆巨型企业方面,美国政府并不会手下留情,1984 年就把在电信行业不可一世的 AT&T 直接分拆成了 8 家公司 (后来又拆出了朗讯)。

面临政府的反垄断诉讼,盖茨终于意识到形势严峻;微软开始大举提升政治游说支出。毕竟对微软来说,最不缺的就是金钱。1997 年之前微软每年的游说投资只有 100 万美元,1998 年就达到了 392 万美元,1999 年投入 486 万美元,2000 年之后的年投入都超过 660 万美元。

在那几年,微软的游说支出远远超过其他美国企业,甚至是第二名的两倍。1999 年,微软甚至以每年 62 万美元的代价聘请前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哈利・巴布尔 (Haley Barbour) 为自己游说。

与此同时,盖茨也开始把公司的日常管理和对外工作交给了自己的哈佛同学鲍尔默,希望更换掌门人可以改变司法部门对微软的态度。1998 年 7 月,盖茨把总裁职位让给了鲍尔默。2000 年 1 月 13 日,盖茨再次把微软 CEO 职位交给鲍尔默。

虽然盖茨继续担任董事长职位,并给自己设置了一个首席软件架构师的职位;但微软从此告别了长达 25 年的盖茨时代,进入了未来 14 年的鲍尔默时代。外界普遍认为沉重的监管压力和可能的分拆前景,是盖茨宣布辞职的重要原因。

然而,微软最害怕的事情终于到来。2000 年 6 月,华盛顿州联邦地区法官托马斯・杰克逊 (Thomas Jackson) 宣读了长达 14 页的判决,由于微软不肯承认自己违反反垄断法律,也不愿对商业行为进行修改,因此必须将微软分拆为两个公司,以避免微软未来再次触犯反垄断法。(微软居然在自己的家乡法院被处以极刑,这让深圳南山法院情何以堪。。。)

这一判决无疑让微软遭遇了晴天霹雳。盖茨随即表示,就算到最高法院也一定要争取无罪抗辩。不过,他已不再是微软 CEO,具体的对外形象工作已经给了销售员出身的鲍尔默。在接下去的一年时间,微软全力以赴地进行上诉,并同意政府监控自己的软件。2001 年 5 月,微软获得联邦上诉法院的支持,推翻了之前的分拆判决,逃过了一大劫数。

2001 年 11 月 2 日,微软终于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和解协议,同意与第三方公司分享 API 接口,并允许一个三人小组在未来 5 年随时查看微软的源代码和系统记录。这对微软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正因为如此,加州、华盛顿特区等 10 个州和地区对这一和解协议大为不满,认为这等于纵容了微软的垄断行为。2003 年,微软与收购了网景公司的美国在线达成和解协议,向后者赔偿 7.5 亿美元。

尾声:

这起互联网历史第一反垄断案对微软的后续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改变了盖茨的人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因为盖茨在两次听证会上的不成熟不理智表现和强硬对抗的态度,才导致了后来严峻的监管形势和分拆判决,也让他自己不得不在 45 岁的黄金年龄辞去微软 CEO 的职位,淡出微软的日常运营,转而开始了自己的慈善事业。

创始人对一家公司的战略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性。进入鲍尔默时代的微软,虽然财务业绩突飞猛进,却接连错过了互联网时代、社交网络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被谷歌和苹果连续超越,如今甚至不再是华盛顿州市值最大的企业 (被亚马逊超越)。

看着国会听证会上的扎克伯格,盖茨满眼都是二十年前的自己。不知他的心里,是否会有一丝后悔。那个曾经面对国会和司法部依然轻狂的壮年盖茨,早已尘封在互联网的历史中。

那些逝去的时光,那些逝去的人们,也再不会回来了。

来源;猫叔在硅谷 WeChat ID:leo77zheng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35579/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