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夕:
Google的Q1财报,TAC(流量获取成本)同比涨了36%,达到63亿美元,这个负担还是相当的重,甚至超过了营收的增长率,导致毛利和净利的增长都下跌了。
这63亿美元的其中大约20亿美元——占到总支出的1/3——是给了苹果和三星,用来换取后者将智能手机默认搜索引擎设为Google的待遇。
苹果还好说,毕竟iOS系统是人家的,Google如果不肯花这个钱,Bing和Yahoo都愿意代替加入py交易,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流量导给谁都只取决于苹果的一念之差。
但是给三星上贡就很尴尬了,因为三星用的是Google提供的Android系统,然而对于系统的软件设置,Google却没有任何决定权,这不仅和它本身的开源协议有关——否则Android的生态不会获得那么多硬件厂商的支持——也受到反垄断的法规制约,就是所谓的不能滥用市场优势。
搜索引擎虽然一直都被视作是网络服务核心入口的地位,但它更多的是建立在一种约定俗成的访问习惯上,属于路径依赖而非需求依赖。
可以对比社交网络掌握关系链的差别:在Facebook今年第一季度遭遇史上最大危机之后,一度有媒体调研的结论声称9%的用户表示删除了他们的Facebook账号、17%的用户卸载了手机上的Facebook应用,看起来形势空前糟糕。
然后Facebook的Q1财报直接把上述表演证明为「应激性行为艺术」:全球DAU同比涨了13%,哪怕只算北美(负面影响最大的地区),哪怕改算环比,DAU还是涨了1%,与此同时,营收同比增长49%,净利同比增长63%。
赤裸裸的打脸呐,同志们。
理论上说,搜索、电商和社交都吻合「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的成立条件,但是社交是红利最高的一条跑道,用户使用Facebook或是微信的首要原因,绝大多数只是因为朋友都在用,所以你别无选择,所以社交业务的稳定,往往能够缔结稳定和持续的自发性流量协议。
Facebook也是很早就看到了这个机会,从而始终拒绝向Google分享信息数据,挖出极深的护城河,而Google即使向来都以敢于砍掉表现不够出色的产品闻名,但是迄今为止都还留着死城一般的Google+,怯于提早投降。
回头来看,Google在2006年斥以重金收购成立仅仅一年多的YouTube,简直堪称神来之笔,也是互联网史上最成功的一笔交易,它不止是为Google再造了一个主动的用户入口,也把相当程度的流量获取成本转化成了内容获取成本。
相比流量,内容的采购好处一方面是单价便宜,另一方面是可以积累形成资产,而非一锤子买卖、断供就血崩。
作为财务趋势的对比,同为搜索引擎的百度在整个2017年其实着重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全面压缩TAC支出——占比从15%逐渐降到10%——重新优化它在移动端的业务结构,新的成本和新的收入,都在信息流产品里诞生。
从这个角度出发,互联网公司越来越难以借助平台化的模式躺着挣钱了,为了在庞大的体积基数上继续保持增长,很多以前不屑一顾的苦脏累活,现在都要挽起袖子下地开垦,电商是第一个醒过来的,阿里和亚马逊都在积极介入零售产业的供应链里,密切的和仓库、工人、门店、物流这些对象打着交道。
现在轮到搜索了,通过算法索引一个又一个链接已经不够了,亲手的去拣取和经营链接后面的信息,套用制造型零售的概念,可以将之称作渠道型内容,从中间商的角色逐渐向供应端和消费端延伸。
Google以前有句名言,大意是说让用户更快的从搜索引擎里离开,才意味着服务的准确和成功,相反,如果他们滞留在搜索引擎里,这只能说明技术太差,使人难以找到他们想要的网站。
这一度成为Google的某种经营哲学,用户越快的离开Google,就越是能够获得良好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又让它们会在下次继续访问Google,形成正向的循环反馈。
历史往往充满局限性,或许也到了该翻篇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