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这些年追求钱的感悟

这些年追求钱的感悟

马上迎来毕业4周年了,算上实习,人在北京已经漂泊6年。

这几年变化很快,半年一个样子,有时候自己心里都不太适应。

期间有一些事和想法对我的影响很大。忍不住分享下,想到啥写啥,没什么逻辑:

1

作为一名文科生,坚决工作不考研,是我自认为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

普通家庭,非理工科,尤其是男生,直接工作优于读研。

如果有年轻读者正在这个问题上纠结的话,不妨参考下这个建议。

2

毕业后我自学了做数据可视化信息图,因为我们组做这个的同事生孩子去了。

谁学会这个技能,谁就得在本职工作之外,额外承担起做图的工作。

很开心,学会了它,让我有了写稿之外,第二个可以赚钱的技能。

而且因为这个技能相对稀缺一些,毕业第一年我基本是挑活儿接的,供不应求。

3

除了上班,还要接私活儿,手速快是不够的。

我尽量把信息图的素材模块化,这样做图只需对现成的模块微调,效率快了很多。

直到前几天读《流量池》这本书,才知道这种模块化的做法叫SOP优化。

渐渐把这个思路变成了习惯:弄清框架,梳理流程,优化环节,提高效率。

后来我明白了:成事靠「系统」。这个系统和天赋无关,是后天学来的,靠流程和体系取胜。

然后开始接触投资理财,也总结出了一套赚钱系统—它通过配置资产来是实现优化「现金流」的最终目标。

安全和焦虑感,底层都由现金流的变化决定。

4

但接私活和工作是一样的,手停口停。

如果钱是水的话,与其一直用水桶拎,为什么不建个管道运水呢?

我见过一些赚钱的生意人,创业者,赚钱都还蛮容易的。

总结来说,都是看到机会,承担风险,付出成本,梳理业务,躺着赚钱。

当然,能不能梳理出赚钱的业务,看能力也看运气。

赚钱的速度,和钱生钱的速度,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比如一个月多赚1800元很容易,相当于每天多赚60元;

可如果想实现每天60元的利息,假设年化收益8%的话,需要273,750元本金;

我无意借此否定「投资理财」的意义,因为这是一门需要实践的,把人生资源最优配置的学科。

除了赚钱,还得「守财」,两者都需要投资理财来加技能点。

5

富人的财富从哪来呢?

有赚来的,现金流是一切的基础。但也有转移出来的,和生出来的。

中国的利率史,就是一部富人的收割史:

可以理解为,黄色部分都是套利空间。但我们都知道,能拿到如此低息贷款的人和企业,并不占多数。

能借到钱,是富人的基本功。

那普通人就没有机会了?当然有,比如下图:

上面两张图,懂的人,自然懂。

这不正是投资理财的价值?

难道要成为喊着“房价迟早要崩盘”、“最赚钱的方法都写在刑法里”这种人么?

6

执行力和试错,是非常重要的技能点。

只要最坏的结果能承受,承担风险无关能力,只是意愿问题。

2016年底我让家人去重庆买房,江景房上车成本16万,利率85折。如果再早一个月,可以压缩到11万。

这种试错成本,还是实物投资,有什么可怕的呢?再坏,也坏不到哪去。

今天和一个朋友吃饭,聊起他在重庆的买房经历,首付不够,当地现买的POS机…

反倒是现在,上车成本40万起步,贷款利率1.2倍起步,这种试错成本,就要三思再三思了。

7

越来越不追求「定性结论」,反而「概率」和「定量分析」更给人信任感。

天然怀疑「一定赚钱」的事。

但敢在「大概率成功」、「百分位低于20%」的机会上下手。

因为相信概率,所以愿意拿钱买保险,去避免发生概率1%的毁灭性暴击。

来源:老钱说钱 WeChat ID:laoqianshuoqian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36503/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