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co是一家仿制格列宁的印度药厂,它的官网上有这样一段话:
Natco的愿景是回馈国家,致力于帮助穷人和无依无靠的儿童们。
在政府一定程度上默许的态度下,印度药企向医药巨头们实施了「抢劫」。
有点儿劫富济贫的味道,在人命面前,商业利益要向伦理低头。
格列宁只是高昂药品的冰山一角,它是人血馒头吗?
电影中,诺瓦公司医药代表这个有点儿招人烦的角色有句台词是这样说的:
是诺瓦公司救了慢粒白血病人,不是印度仿制药,更不是被告(程勇)。
我查了一些资料,格列卫这款药1994年取得突破,1996年开始临床实验,2001年正式销售。
上市后,格列宁在专利期大赚特赚,2010~2015期间每年销售额都在40亿美金以上。
格列宁卖这么贵,对么?
合情合理,因为药企一定要在专利保护期内拼命赚回几十上百亿的研发成本,以及利润。
因为一旦专利保护期过去,便宜的仿制药跟上,尽管市场份额影响不大,但销售额会骤降。
可如此昂贵的价格,相当于直接剥夺了穷人生命。
更关键的是,药企明明可以救人,因为第一片药成本上百亿,第二片药成本可能只有几毛钱而已。
如果所有国家都像印度那样,为了自己的人民默许仿制(抢劫)呢?
格列宁会非常便宜。
但是其它尚未攻克的疾病,不会再有药企去研制了。
推动这个世界发展的最大动力是「有利可图」,不是情怀。这是人性使然,无关伦理。
抢劫格列卫,可以拯救慢粒白血病患者。却无形中向未来其它身患重疾的患者下了死亡判决。
绝对公平的理想国,必然是集体性悲剧。
穷人要活命,药企需要创新的保护机制,两方都没错,这个选择题太难了。
另一个残忍的现实是:总有些人无可避免地成为时代的炮灰。
一方面,药就是命,医药行业成为少有的可以穿越牛熊的产业。我们需要药来续命。
另一方面,命就是钱,一些有害健康的消费品从没被禁止过。吸烟有害健康,但有利于国家。烟草不仅产生巨额利润,还能降低寿命减少人口负担。
2:
只有能力越大,才有选择权,程勇靠倒卖仿制药赚了钱,才有资本自补差价把药卖给病友们。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一场重大疾病很可能让他们一贫如洗,比这更惨的,是人财两空。
《药神》看到揪心处,我女朋友拽着我低声问道:你给我买保险了吧?
大的变故会让人切身感受到保险的重要性。
保险可以理解为一种「对冲」—每年拿出几百几千块给保险公司,对冲潜在的大几十万的损失。
比如表格中的那些药,一年几百块的医疗险都可以报销。
最后朴素地劝告大家:多多锻炼,照顾好身体。谁都不是药神,只想好好生存。
来源:老钱说钱 WeChat ID:laoqianshuoq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