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假如马斯克被踢出特斯拉

假如马斯克被踢出特斯拉

image

都是推特惹的祸。

当地时间 9 月 27 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出对马斯克的起诉书,就其 8 月份在推特上提出私有化特斯拉一事提起诉讼,认为其可能涉嫌证券欺诈和误导投资者。

最要命的一点是,在起诉书中,SEC 要求法庭责令马斯克辞去特斯拉首席执行官职务,并禁止他未来在任何一家美国上市公司担任管理人员或董事会成员。

如果法庭最终选择支持 SEC,那马斯克就相当于被判处了职业生涯的 “无期徒刑”。

面对来自 SEC 的欺诈指控,马斯克表示很受伤:“这一不公正的指控让我既难过又失望,我总是本着诚实、透明的心,为投资人的利益考虑。正直是我人生最珍视的价值,我会用事实证明我从未在这一品格上妥协。” 但起诉书一出,特斯拉的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下跌了 13%。

此外,还有针对马斯克的一项刑事调查在进行当中,大家最关心的是,马斯克真的会被 “踢” 下特斯拉 CEO 的职位吗?如果他被 “踢” 走了,又有什么备选的道路可走吗?

毕竟,在 CNBC 的新闻节目里,Loup Ventures 的分析师吉恩・蒙斯特 (Gene Munster) 表示,在他看来,马斯克继续担任 CEO 的可能性只有 25%。

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此前 “被放逐” 的 CEO 们,最后的结局是 “收复失地”,还是 “黯然离场”?

强势如乔布斯

最知名的案例莫过于乔布斯。

“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跟着我改变世界?”

1983 年,当史蒂夫・乔布斯用这句话把约翰・斯卡利从百事可乐挖来苹果做 CEO 时,应该没想到他们两人后来会决裂。乔布斯控制欲极强,董事会自然也乐于见到有人牵制着乔布斯,但两个人的矛盾在时间流逝中越发凸显。

image

1985 年,乔布斯和斯卡利因为 Mac 机的价格和是否要将广告宣传费用从 Apple 转移到 Mac 机上产生了严重分歧,矛盾激化后闹到了董事会那儿去。苹果的董事会最终选择对公司进行结构重组,乔布斯被释去权力,解除所担任 Macintosh 部门主管职务,只挂名董事长。

后来,斯卡利在 2011 年接受道琼斯通讯社访问时曾说:“我本人一直在美国大型企业工作,因此已习惯了职位变动之类的事情,美国企业运营机制就是这样。职业经理人被转岗、解聘或晋升的事情随时都在发生。”

但对作为创始人的乔布斯来说,这显然是不可忍受的。他选择离开苹果,创建 NeXT 软件公司,制造和开发工作站计算机。十二年后,苹果正式宣布收购 NeXT,乔布斯由此重回苹果。强势如乔布斯,他第一件想做的事情,就是解散当时的董事会。

2013 年,斯卡利在参加福布斯全球总裁会议时提起了那次最终导致乔布斯被解雇和两人友情破裂的争吵。他对与乔布斯决裂一事感到遗憾,但同时也说:“史蒂夫在那个年纪并不太了解公司经营。”

当然,乔布斯在被 “放逐” 的日子里成长了许多:他回到苹果后一手将这个公司带成了硅谷乃至全世界最顶尖的科技公司之一,他自己也因此 “加冕”、深受爱戴。

Twitter 和 Uber 都曾把 CEO 踢走

除了苹果外,Twitter 和 Uber 都曾把自己的 CEO 踢走。

Twitter 的联合创始人、第一任 CEO 杰克・多西更是在 Twitter “进进出出”。

2008 年,由于 Twitter 成长过快、大量用户迅速涌入,许多系统上的问题也逐渐暴露。作为 CEO,多西并未展现出足够的应对水平。董事会五个人中有三个人对杰克担任 CEO 有异议,于是多西被 “踢” 走,只担任董事会无实权的主席,埃文・威廉姆斯接任 CEO,并且多西在董事会中的投票权给予了威廉姆斯,但威廉姆斯的 CEO 也没当多久。

迪克・科斯特洛于 2009 年加入 Twitter,任首席运营官,次年接任威廉姆斯成为首席执行官。他于 2013 年带领 Twitter 上市,当年还被《时代》杂志评为 “科技界最具影响力的 10 位 CEO”。但上市后,科斯特洛变成了投资者发泄不满的垃圾桶:推特公司的盈利能力不足、增长乏力、股价低迷,包括月活跃用户数在内的多项关键指标没有增长。

image

2015 年 6 月,董事会举行了关于人事调整的会议,随后科斯特洛宣布辞去 Twitter CEO 一职,让杰克・多西回来接着当临时 CEO。

Uber 的联合创始人兼前任 CEO 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则走的更加 “不体面” 一些。

2017 年 2 月,Uber 前工程师苏珊・福勒爆出她在 Uber 就职时遭受的性骚扰和性别歧视问题。随后,彭博社放出了卡兰尼克与专车司机争吵并爆粗口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一阵轰动。媒体批判卡兰尼克带领下的 Uber 形成了 “急功近利” 的企业文化,社交网络上的 #DeleteUber(删除 Uber)运动也愈演愈烈。

image

最终,卡兰尼克在投资人和董事会的压力下宣布 “无限期休假”,最终辞职。

如果马斯克被踢出特斯拉

可见,不是人人都能如乔布斯一般,离开了自己的公司还重新 “杀” 回来。

更何况,这次发生在马斯克身上的并不是创始人与董事会的矛盾或是投票权受限于持股比例等问题,而是来自 SEC 的正式诉讼。

“私有化” 绝不是件小事。马斯克在美股盘中发送推特,使得股价猛烈波动,属不合规行为。

此外,SEC 在起诉书中说,马斯克对于将特斯拉私有化一事 “未能与任何潜在的融资的来源进行讨论,更不用说确认收购的包括价格在内的关键条款。” 而他在推特里说资金已有保障,被 SEC 用各种证据疯狂打脸。

显然,这一次高调发出起诉书,SEC 希望传达出他们的态度:上市公司的高管不能随意地、公开地发表没有事实依据的陈述。

“杀鸡儆猴” 是好用的招数。在 CNN 的报道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的教授柯非(John Coffee)表示,许多遭到类似指控的被告选择尽快和解,但显然,马斯克从来不是一个按照常理出牌的人士。

据腾讯《一线》报道,SEC 在收集了足够证据后,也曾起草和解条款交给马斯克,可在被正式起诉前的最后一刻,马斯克委托律师转达 SEC 方面表示不接受和解条款。

不过,就算真的开始打官司了,如果马斯克愿意和解、支付一定的罚金,最终还是有可能了结此事的。

毕竟被法院踢出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与被董事会释权,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更何况,特斯拉也接受不了。

从 8 月 7 号马斯克放出消息要 “私有化” 以来,不到两个月,特斯拉的市值已经蒸发掉了 25%。若是失去一个 “信口开河” 的创始人兼公司灵魂人物,对特斯拉公司来说,是难以承受之重。

来源:虎嗅 APP 微信号:huxiu_com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39262/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