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物流行业的中场变局

物流行业的中场变局

image

10月26日,顺丰以55亿收购DHL在中国大陆及港澳供应链业务。收购的是供应链,离消费者较远,并且只是中国区业务板块,一般人并不关心。对业内人士而言,新闻背后的意义也许更重大,顺丰在并购路上再下一城,朝综合物流巨头的方向迈进。

DHL 是国际物流四巨头之一(另三家是联邦快递FEDEX、联合包裹UPS、荷兰邮政TNT),1969年由三个美国人在加州创立,他们名字的首字母各是 DHL 。这家企业最早只做加州到夏威夷的货物运输,这奠定了它的底色:飞机运输。直到今天,海外业务仍是DHL的核心竞争力。2002年德国邮政全资收购 DHL,这家物流巨头变成德国公司。

早在1986年,DHL 进入中国,是改革开放后外企来华淘金的先驱。可惜成果并不丰硕,DHL 在中国消费者那里的影响力并不算大。本土快递业崛起之前,中国人是很少寄快递的。电商出现以后,本土快递业随之兴起,到这时候,外国企业已经完全不是中国企业的对手。

DHL在中国做业务,选择了一条比较聪明的道路。他们避开本土企业擅长的小件快递,改走重货配送,供应链物流。这恰恰也是DHL的优势。这行当对「快」的要求没那么高,需要的是管理经验。商品世界的货物运输,除大宗货物运输,还有第三方合同物流。这是经常被忽视的大买卖。

和小快递业务相比,中国供应链物流规模还很小。美国供应链物流占总物流量一半以上,这数字在中国还不足20%,没有一家真正的供应链巨头。明这个行当的市场集中度还很低,龙头企业还有机会。顺丰把DHL供应链物流买下,表明了它的野心。

DHL在中国做供应链,经验很丰富。他们的业务涵盖汽车制造、半导体、高科技制造、医药等行业,为高附加值产业提供物流服务。顺丰想在这个领域有所做为,直接找行业最好的老师学。不仅要学,还把团队买下来,让他们手把手带徒弟。

前两个月,我写了一篇文章谈顺丰做冷链。他们和冷链行业的龙头夏晖公司合作,成立新夏晖。要投就投最好,要学就请最好的老师,这似乎就是顺丰投资的逻辑。

对于被收购的 DHL中国区供应链部门,顺丰入主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跨国公司在中国开设业务部门,倘若没有本土竞争对手,尚有些发展机会。如果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本土市场,几乎是没有机会的。跨国公司管理神经太长,反应偏慢,团队也缺乏战斗力。一旦自身业务被本土公司入侵,他们要打的,是一场注定要输的战役。

这一点在互联网行业已经应验,物流快递是很接地气的行业,跨国公司在中国客场作战,毫无胜算。在本土公司虎视眈眈下,他们的中国员工会觉得吃力。不过他们手里也有一把好牌,供应链是DHL在中国区最成熟的业务,积累了很多业务经验和行业知识,此外还有品牌效应。DHL供应链有大批优质、长期合作的客户,这些也是宝贵的资源。

顺丰开出18倍PE报价(18年利润不得低于2.99亿,估值55亿,约18倍市盈率),谈不上高估,也不算贱卖。这是一个互相尊重的价码。DHL老板拿钱走人,团队划给顺丰。管理经验、数据、科技和品牌,这些有价值的东西,都能用起来。

商业竞争不是真正的打仗,双方估摸身板个头,心底掂量竞争结果,把最有价值的部分拿出来,卖个好价钱,避免拼得头破血流,这正是收购的意义。对市场和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什么呢?

目前看来,最大的价值是告诉整个市场,鲶鱼来了,市场开始整合。

相比市场集中、巨头林立的快递业务,供应链市场还处在高度分散的状态。在全球范围,DHL属于龙头企业,只占7%不到市场。中国市场情形就更加分散,合同物流通常由买方或卖方企业支持,谈不上真正的「第三方物流」。

物流行业有很强规模效应,小公司只占领小市场,单个网点的平均运营成本会很高。公司规模变大,以运输工具联接网点,用信息系统协同互动,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边际成本。企业并购通常不是坏消息,这是洛克菲勒时代以来一再重复的现象。

以DHL的发展历程看吧。2002年德国邮政收购DHL后,兼并英国Securicor、收购法国Ducros包裹、Relais Colis,同时在美国收购安邦快递(Airborne Express)、英运公司(Exel plc),在中国收购全一快递。通过不断并购,这才形成今天的超级巨头地位。

用金钱换时间和空间,筑起企业发展的护城河。企业再利用规模优势,对行业进行深度改造。通过技术控制堆货高度,降低库存空间,节约仓库成本;控制仓库温度,降低货损,节约能源成本;控制车辆和人员管理,提高人力效率;通过技术升级,对仓库无人化管理。这些升级,非大公司所不能为。

供应链发展,能提高企业运转效率,降低仓储成本,最终实现「无库存生产方式」(JIT,Just In Time)。当然不是真的没库存,而是企业将库存剥离出来,交给专业公司做。

将来的商业社会,普通商家申请用地建自家仓库,成本会很高;专业物流公司在申请土地,建设仓库方面,会更有优势。第三方物流不仅给一家企业配货,还调节其他企业供货,实现全行业的物资高效流通。

最近几年新起「新零售」说法,就是供应链的威力展示。对消费者而言,「新零售」最好的体验是30分钟配送,一般外卖快递就能做;对商家而言,最大改变是库存变轻。

你在线上买牛肉,从屠宰场出货,配送至各生鲜网点,再发到消费者家里。这一块业务就属于供应链。这些业务过去是商家自己做,或者外包给小公司。现在,隐形巨头正在浮出水面。

最近两年,顺丰公司老板的王卫在许多场合谈「新零售」,很多人解读说,王卫有「打造电商平台」的野心,和京东、天猫一决高下。电商平台确实是很大的市场,顺丰确实有尝试,比如顺丰优选。不过我的理解是,王卫所指的「新零售」布局,更多是 2B 业务,供应链物流。

做「新零售」的物流供应商,把各路商家仓储运输全揽过来,这是很大一块生意。王卫说,大物流行业有12万亿市场,值得去耕耘。顺丰无需做到独占(事实上也不可能,因为2B业务非常复杂),只要占领一大块市场,兢兢业业把它做好,就足以成为中国的「物流之王」。

来源:菁城子 微信号:jingchengzi86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39923/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