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Verge 获得的内部文件显示,从 10 月 29 日开始,Google 将向欧洲市场的 Android 设备收取 Google 应用使用费,包括 Google Play 应用市场、YouTube 等应用。
收费标准按屏幕像素密度(PPI)划分, 500 PPI 的一台手机最高收取 40 美元。 Google 搜索和 Chrome 则单独免费提供。
第三方机构 IDC 数据显示,2017 年欧洲市场 Android 智能手机销量为 9400 万台。如果协议生效后出货量仍维持这一水平,按照最低每台 10 美元,最高 40 美元收费,手机厂商针对欧洲市场将增加 9.4 亿到 37.6 亿美元的支出。
免费、开源是大部分人对 Android 的印象,似乎免费这点即将终结。但实际上在欧洲收费前,免费的 Android 也不免费。
想装 Google 全家桶就必须装 GMS,每十万部手机 Google 收 7.5 万美元授权费
这次的收费政策是 Google 对欧盟委员会今年 7 月 19 日裁定其违反反垄断规则的回应。此前,欧盟认为 Google 以“非法捆绑”方式向设备制造商提供其应用程序和服务,并阻挠手机厂商使用非 Google 认可的 Android 系统,最终对 Google 罚款 43 亿欧元(340 亿元)。
欧盟委员会所描述的“非法捆绑”,指的是过去几年里,手机厂商们一直和 Google 签订协议,在手机设备上预装 GMS 服务。
GMS 全称是 Google Mobile Service。包括了 Google 搜索、Google Play 应用市场、Chrome 浏览器、YouTube、Gmail 邮箱、Google Map 等 11 款应用。覆盖了智能手机系统里几乎全部的使用需求。协议规定手机厂商无法挑选,只能全部预装 GMS 里所有的应用。
真正意义上开源免费的 Android 系统被称为 ASOP,它是由 Google 主导开发。ASOP 也有基础的应用服务,例如提供基于 Webkit 的原生浏览器,但体验并不好。Android 团队当时开发重心在系统,无暇顾及应用层面。这一情况直到 Chrome、Gmail 团队做了 Android 应用之后才彻底改变。
根据《卫报》此前报道,手机厂商每出货 10 万部使用 GMS 服务的 Android 设备,就要支付 7.5 万美元的授权费。尽管 Google 随后做出澄清,强调 GMS 服务免费,但并没有进一步说明是否从厂商处收取其他行形式的费用。
经销商也一样受影响。2014 年,一家威尔士手机经销商 KMS Components 因为 320 万英镑的 GMS 许可费纠纷,被迫破产清算。2010 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的 Augen Electronics 也因为类似的原因破产。
使用 GMS 协议的时候,手机厂商还需要支付一笔测试费用。
GMS 协议需要手机厂商提交设备测试报告,在设备安装好 Android 系统和应用之后,需要提交给 Google 认证的 3PL Partner 实验室审核测试。根据《卫报》的报道,一批 3 万台的测试费用为 4 万美元。平均每台设备的测试费用在 1.3 到 1.4 美元之间。 手机厂商并未透露每批手机在获得 GMS 协议认证要提交多少台设备。
专利费用也是厂商使用 Android 背后的成本。
2011 年,微软向三星使用的 Android 操作系统智能手机收取专利费,每台需支付微软 15 美元。甲骨文也曾直接要求 Android 手机厂商支付每部手机 15 美元至 20 美元的专利许可费,原因同样是 Android 使用了该公司的专利技术。
但厂商和经销商别无选择,因为一些核心 Google 应用基本没有第三方应用可以匹敌,没有 Google 应用的 Android 手机在中国以外的地区难觅市场。Google 借此获取更多用户数据,并把它们转化成收入。
依靠 Google 全家桶,Google 还有机会赚取更多广告收入
过去几年里,Google 的移动用户快速增长。统计机构 DMR 数据显示,现在 92.2% 的智能手机设备上都装有 Google 相关应用。
而在 GMS 所涉及的 11 款应用中,YouTube、Gmail 和 Google Drive 的月活跃用户数都超过 10 亿人次。最高的 YouTube 月活跃用户量为 19 亿人,几乎等于全球每 4 个人中就有一个活跃用户。统计机构 Statistics 的数据显示,机构预估 YouTube 今年营收将达到 204 亿美元。
对靠广告营生的 Google 来说,大量预装的自家免费应用有利于它获取更多用户的数据,接着用于广告推广并赚取收入。
Google 把在地图、视频、邮箱、搜索引擎上获得用户数据量化,它知道你家和工作地址从而给你推荐餐厅,也知道你最爱的食物、最爱去的娱乐场所、最近搜索最多的商品。它把这些信息跟 Google AdSense 广告系统结合在一起,把它认为最精确的广告匹配给用户,或嵌在网页里,或悬挂在网页一侧。最后靠用户点击数或者浏览数,向广告投放商收取费用。
范德比尔特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追踪研究过 Google 如何广泛地收集数据。研究团队的负责人 Douglas Schmidt 教授和他的团队分析了从 Android 智能手机传输到 Google 服务器的数据。
研究显示用户几乎每一个动作都会被收集和整理。数据包括早晨起来后喝咖啡听的音乐、上班路线、浏览新闻的喜好以及日程安排。研究称,一台休眠 Android 手机中的 Chrome 浏览器依旧会在后台运行,每 24 小时会向服务器发送 340 次位置数据。该数据中包括人们在搜索输入内容或在地图上定位时主动提供的信息。
Google 还试图获取银行卡消费记录来证明网络广告的点击量确实能转化成实体店销售额。通过对用户交易数据匿名化后加密分析,Google 可以得到 Google AdSense 广告投放后实际购买额的转换率。
Google 通过全家桶的应用套餐,逐渐填充了用户年龄、性别、职业、爱好、收入等信息。免费和便利,用户出让了一个又一个权利和隐私,为 Google 以及同样模式的 Facebook、百度等大科技公司换来了巨大的广告利润。
这都是用户使用免费 Android 背后的成本。
来源:好奇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