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佳玮
年长的人都爱念叨,让年轻人多积累经验。
“不要嫌待遇低嘛,经验是最重要的!”
经验是啥?嗯,我们都知道啦,是游戏里打怪后收割的玩意。比如,张佳玮打赢了卷心菜怪,收获了100点经验,升了一级,所以以后打胡萝卜怪,就能理所当然地如砍瓜切菜一般了?
话说咸丰朝的僧格林沁所部,也算百战雄师,骑射精通,顽强不息。
八里桥遇到英法联军,其突击壮阔无比。法国远征军中尉保罗·德拉格朗热说骑兵仿佛从灰烬中重生,甚至可以冲到距离法军大炮30米远处。蒙托邦将军说骑兵毫无掩护地进行突击,极为动人。
但在英法线膛炮轰击下,面对这种完全超出认识的装备与组织,这经验有啥鸟用?
欧洲老帅约翰·蒂利,从16世纪到17世纪,纵横波西米亚与德意志所向无敌,72岁时遇到37岁的瑞典大王古斯塔夫。论经验,蒂利这个长者,高到不知哪里去了。但布赖滕费尔德战役,古斯塔夫使出欧陆史上第一次混合兵力战术+线型阵战,蒂利大败。
是蒂利经验不足?非也,面对完全不同的装备与组织形式,经验派不上用场啊!
抗日战争之前,诸侯也混战了二十多年。经验丰富。可是1937年战端一开,还是打得很辛苦。为什么呢?
只因为先前军阀割据,说难听点就是土鳖内斗。从动员能力、组织形式到军械器具,都很一般。说是菜鸡互啄未免刻薄,但哪怕到1946年,蒋先生麾下那也是中世纪军阀玩法配现代武器;所以遇到延安这边现代部队组织形式配小米加步枪,自然没得打。
而日寇当年是正经现代部队+现代兵器。对大多数参加抗战的中国士兵而言,对面的日寇和自己以往的军阀对手,那真是哥斯拉与小野猫的分别。
后来朝鲜长津湖之战,宋时轮将军硬生生七万人穿插围了阿尔蒙德三万人,战略胜利,然而居然被美军突围。宋将军当时战历垂三十年,进过黄埔军校,当过诸侯,经历过反围剿,参加过长征,打抗战,参内战,天下名将,经验何等丰富;长津湖还是让他不爽了一下子——是他经验不足?非也,美军那种玩法,中国人此前根本没见识过。
战争就是棋高一着,缚手缚脚;越是现代战争,越是技术至上,所以才有军备竞赛这种事。北洋舰队底子也厉害过,结果仅仅是五年没买新船(1888年后未买新的,而日本人一直买到甲午前夕),大东沟就打得如此惨烈了。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了:
经验是可以脱离技术条件存在的吗?
经验不就是要细化到物质条件吗?
将经验与技术和个体教养剥离,只适合冷兵器徒手肉搏时代的中世纪。
以为经验可以弥补一切差距,是犯了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
哪怕是我国对抗战态度最乐观的人,都曾针对抗战,说过下面的话。
防御的和攻击的阵地战,在中国今天的技术条件下,一般都不能执行,这也就是我们表现弱的地方
中国版图广大,兵员众多,但军队的技术和教养不足;敌人则兵力不足,但技术和教养比较优良。
另一方面,应该承认在技术和兵员教养的程度上,现时我们不及敌人。
革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把技术条件增强起来,没有这一点,是不能把敌人赶过鸭绿江的。
——《论持久战》
换个比方。
如果我有100场跟人类拳击比赛的经验,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刺拳、步伐、闪避和摆拳的肌肉记忆;有一天哥斯拉过来了,我的拳击经验有啥鸟用?我上去给他一个刺拳?一个摆拳?在哥斯拉反击时我下意识地下蹲闪避?
所以了。
哪怕是传说中的一万小时经验论,也是不能脱离技术条件存在的;做一万小时低效活儿的经验,并不能转化为高阶存在。
让我扫一万小时的地,我也做不到徒手拆导弹。
让我抄一万小时的小学课本,我也没法写出一个网站的代码来。
让我练一万小时的俯卧撑,我不能跟库里比投篮。
让我打一万小时的字,我也不能去压倒福克纳。
所以恕我直言:
做人呢,勤奋当然是要勤奋的,但经验这玩意,不能是单调重复的经验,而得是创造性劳动的经验。
至于单调重复的经验,最多能教你怎么忍辱负重忍耐无聊罢了。
而绝大多数强调“你别看待遇不怎么样,你这是在积累经验呢”的导师和老板,都只是为了剥削你的劳动力罢了。
哪位会说:不对呀!明明有许多单位要求有工作经验的!
——然而说实在的,这里头又有许多老板,在意的不是你所谓的工作经验,而是确认:
“嗯,这小子已经在原单位吃过苦头,被打磨光滑了,跑腿也跑了,班也加了,亏也吃了,酒也灌了,没啥脾气了,知道要忍气吞声了,到我们这儿也省一道工序,不用专门灌酒逼加班的培养服从性了,那我们就放开剥削吧!”
来源: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