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从腾讯和头条的公关掐架说起

从腾讯和头条的公关掐架说起

上周末,腾讯公关和今日头条公关掐起来了。自打今年两家公开对抗之后,双方的公关自然你来我往,明枪暗箭,实属正常。这次是因为,头条刚在北京开了个会,号称要大力“扶持”原创了。

所以腾讯公关就有此一问:

诚心请教:有什么你喜欢的内容创作者,是诞生在今日头条的平台上的?

这一问迅速引出了今日头条公关的一段慷慨激昂、大义凛然、满是道德优越感的反击。原文大意是:

关于诞生,头条平台上“诞生”过很多优秀的内容创作者。比如李永乐老师。李永乐老师帮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并对以后教儿子做人,多了一些信心。但我觉得,一个平台狂妄自大到各种程度,才会产生“某某作者诞生在自己平台上”的自我认识。 因为,即使没有头条,李老师也是一个伟大的老师。平台不重要, 不是温室,不是花盆,不是你家的一亩三分田。你恰好是一个路口,恰好人多,恰好一批学者路过这个路口, 然后你觉得,人家就“诞生”在这个路口。多二,多霸道啊。事情就是这样。

image

我理解,腾讯公关同学的这个问题并不是问头条公关,而是问内容平台的一般作者和读者。让一个公关找出自家平台上诞生的个把作者,这不等于给他一个表功的机会么?

而且这个问题其实我早就问过,我能举出数不清的因微信公众平台而广为人知的原创内容及其作者,就像我能举出数不清的因博客而广为人知的原创内容及其作者,但我几乎想不出有谁是因今日头条而为人所知的。多数原创内容的作者,会选择“一处水源供全球”,“全球”当然会包括头条号,但头条号极少成为“水源”,也是个不争的事实。

这本来也挺正常的,毕竟今日头条是一个内容分发引擎,而不是内容创作平台。它重金扶持内容生产,只是为了扩充自己的内容库存。一个全球最大的内容分发引擎,一定需要全球最大的内容库存与之匹配,原创与否根本不是它所关心的。

对一个内容分发引擎来说,最不能接受的不是内容来历不明,而是明知有一大坨内容(比如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内容)却不能被用来分发。你把你的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复制一份到头条,跟早年头条爬取甚至转码传统媒体的内容有区别吗?

早年今日头条面临大量传统媒体的侵权诉讼,被称为“窃贼”时,张一鸣也曾辩称,今日头条是一个像百度一样的搜索引擎,“我们更像Google News、百度新闻、百度搜索、Hao123导航。”所以,今日头条应该像搜索引擎一样适用避风港原则。我非常能够理解张一鸣当初的辩解,小公司的首要任务是活下来,而不是尊重版权。

可是头条公关这么一蹦达,让我不得不爆粗口:去他妈的“平台不重要”,去他妈的“恰好是一个路口,恰好人多”。也许在今日头条看来,别人家的平台都不重要,别人都只是“恰好”,只有头条家的平台在命中注定地成就“伟大”。

当微信公众号“芥末堆”通过一篇《求职少年李文星之死》,揭开了招聘网站上的传销黑洞时,今日头条的“伟大老师”在哪儿呢?当兽爷通过微信公众号“兽楼处”在全国范围内引爆了疫苗问题,今日头条的“伟大老师”又在哪儿呢?

在当下,认认真真搭建内容原创生态的,有且只有一个,就是微信公众平台。别的这号那号,没有一个把内容当成一个生态来经营的。为了鼓励原创,激励作者,微信公众平台首创了赞赏模式,搭建了以广告、电商为收益手段的公众平台经济系统。更重要的是,公众平台最早建立了原创保护系统,和侵权投诉及争议解决机制,这套做法至今无人认真跟进。

对大多数网上写作者来说,你可以一处水源供全球,但你的水源地只有一个,就是微信公众平台。别的这号那号,都是用来在别人家里攒流量、薅羊毛的,只有微信公众号是自己的。除了因为微信公众平台有着最完善的内容原创生态,还因为在所有这些号中,只有微信公众号是被你自己完全掌控的,你不依赖平台为你提供流量,也不依赖平台为你提供补贴,做好做坏都是你自己的事。

写作者都知道平台的重要性,在很多时候,平台和作者互相成就,在某种意义上确实可以说作者“诞生”于平台。如果没有知乎,我大概不会了解那么多有趣有料的答主,学到那么多有意思的新知识;如果没有微信公众平台,我现在订阅的绝大部分公众号背后的作者,都几乎不可能有机会了解。说平台不重要的人,只是因为他守着一个从没打算认真做原创的平台。

知乎的社区模式,确保了它能持续产生知名答主。张一鸣看上了问答模式的流量,却并不想干这种培养社区的慢活儿,他肯定也认为,平台不重要,内容的原创生态不重要,人工智能和算法可以替代社区内生的分享机制:“传统意义上的问答基本都是社交模式,存在很多的问题,在我看来这恰恰是人工智能和算法可以解决的。”

如果人工智能和算法也解决不了,那就用钱解决。去年头条旗下的悟空问答,豪掷数千万从知乎挖“顶部答主”。这种自己不建立内容生态,却去别人那里直接收割头部作者的做法,其实是一种走捷径的投机思维。一个没有生命的东西,无论花了多少钱装修,终究还是没有生命的。时隔一年多,有传言称,10亿补贴外加流量支持的悟空问答终于还是被头条“战略放弃”。

今日头条将订阅模式称为“粉丝分发”,以区别于算法驱动的“智能分发”。去年的粉丝分发重心是大力扶持悟空问答和微头条(头条版知乎和头条版微博),今年则重点加码帮大V变现。不过,尽管今日头条已经不再固执地认为,人工智能和机器算法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但仍然没有建立一个内容产出的人性化的健康生态,尽管它把这套东西自称为生态。

我觉得,什么时候头条平台上能够“诞生”微信公众平台上这么多、这么丰富的内容创业项目和团队,再来谈生态也不迟。

最初,我在Donews平台上写字,我觉得这是当年最好的IT写作平台,Donews平台成就了我,让我成了“知名IT博主”,并影响至今。后来,我在知乎上提问题,看别人的回答,也回答别人的问题,知乎平台成就了我,让我成了“知名答主”,前些日子还有人问我,你真的不继续经营你的知乎账号了?你可是个有30多万粉丝的大V啊。真的不了,因为我现在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经营自己的公众号,这个平台成就了我,让我成了“自媒体”。我真心感谢所有曾经或正在成就我的那些平台。

平台有多重要?想想如果没有互联网这个大平台,BAT根本就不存在,我们今天认为不可或缺的大量事物也不存在,今日头条公关也没机会信口雌黄地说“平台不重要”了。事情就是这样。

来源:keso怎么看 微信号:kesoview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40443/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