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14 日,淘宝宣布入股 B 站占比 8%,成为后者第三大股东。被粉丝称为 “小破站” 的 B 站,左手腾讯右手阿里,似乎走上了人生巅峰。
B 站曾经是小众的代名词。即便是内容创业最火的 2016 年,B 站也从未参与任何补贴大战。当视频网站会员还有广告时,陈睿还在坚守 “B 站永远没有广告” 的承诺。直到 2018 年 B 站上市,人们才发现这个小破站已有 200 万 up 主和近亿月活。
根据 B 站 2018Q3 财报,B 站月均活跃用户达 9270 万,同比增长 25%。付费用户和月均使用时长,也有不同程度上涨。本周 B 站将发布 Q4 财报,月活用户破亿已无悬念。
创作者收益,成为一个绕不去的坎儿。吃瓜群众都知道公众号大 V 刊例价百万。众多 MCN 一年可拿千万预算投放微博。可很多人对 B 站的印象还很模糊:用爱发电的 up 主,到底能挣多少钱?B 站和淘宝怎么合作,又如何盈利?
关于这些事,我们问了几个 up 主。得出一些模糊的数字,以及相对个人的观点。
有人刚够吃饭,有人年入百万
“还是要恰饭的”……98 年出生的答案 4nswer,每隔几天就要在 B 站上,发布类似的动态。当他说 “恰饭” 时,往往会附上一张活动海报,引导粉丝去购买他 B 站店铺里的东西。
答案 4nswer 是 B 站上一个 22 万粉丝的电竞 up 主。粉丝刚破 10 万时,他就开通了这个店铺。但他表示,这不是他的自营店铺,而是跟 B 站周边公司的分销合作,“up 主不用选品和发货,开通接口,帮助宣传即可。虽说有 20% 的分成,但销量很少。”
去年 3 月,还在念大一的答案 4nswer 做起了 up 主。一开始他做的是动漫杂谈,后来因为 B 站动画区已经饱和,就开始做电竞解说。开通店铺的前两个月,他接到人生中第一个广告,赚了 1 万元。渐渐地,他发现动态也可以接推广,一条千元左右。
再后来,他签约了某游戏公司,对方帮助他运营,他和公司五五分成。目前,他的收入不太稳定。如果每月接到一个广告,再加上 B 站激励计划的补贴,收入大概和北京一位白领水平相当。
2018 年 1 月,B 站推出 “创作激励计划”。粉丝量超过 1000 或者累计播放量达到 10 万的 up 主,可以凭借稿件流量、质量获取补贴。计划施行一年,分成数字已是公开的秘密:1000 播放量约等于 3 元。据此计算,每个月,答案 4nswer 能从这个计划中分得四五千元。
广告和流量分成,就是 B 站腰部 up 主的两大核心收入。B 站还有个 “充电计划”,类似公众号打赏,官方抽成 30%。20 万粉的答案 4nswer,一年来有 600 多次充电,换算成人民币不过万元。至于去年实施的 “悬赏计划”,则是一种互选广告,开通的 up 主并不多,且官方抽成 50%,存在感较弱。
对游戏区 up 主来说,直播也是一块重要收入。答案 4nswer 表示,和专门的直播平台相比,B 站对主播的签约和分成并不高,但头部 up 主年收入依然可达百万。
某头部 up 主 - 直播界面
以某头部 up 主为例,“七日金瓜子榜” 折合约 5 万元,大航海成员 100 多名(包月会员,花费百元到万元不等),模糊计算一个月直播礼物 30 多万。就算要和平台五五分成,年收入也早已过百万。这还不包括签约、广告等其它收入。
“大主播靠签约,小主播靠礼物,我们这种腰部 up 主,直播等同于乞讨。” 答案 4nswer 称,直播很有前景,但只是少数人的游戏。至于动画、生活等其它区 up 主,则很难靠直播赚钱,除去广告和平台补贴,大概就是电商和线下活动了。
中腰部 up 主想赚钱,电商是条路
97 年出生的敬汉卿,17 岁就开始做新媒体运营。把视频分发到各平台,赚取平台补贴,是他 20 岁之前最常做的事。那时候,他只关注流量和变现,不太看重质量和粉丝。
2017 年,他开始认真做原创视频。B 站粉丝达 9 万时,他公布了自己的月收入:各平台分成两万元,B 站无收入。如今,他的粉丝数已达 180 多万,是 2018 年 B 站百大 up 主之一。他透露,现在自己每月收入约为 30 万,其中 B 站激励分成四五万。
以前,他以公众号为主要阵地,因为其它平台流量 “不是自己的”。但去年他发现这个决策错了,“虽然早期广告多通过微信接单,但微信生态不利于视频传播,应该把重心放到 B 站。”
整个 2018 年,敬汉卿在 B 站涨了 100 万粉丝,一跃成为生活区最热的 up 主之一。尽管如此,他的变现方式依然和腰部 up 主无异:广告和平台补贴。为了充分发挥粉丝价值,他开始谋求转型。早期敬汉卿靠类似吃播的 “作死” 视频走红,现在不同价位的商品、新奇产品测评是他的兴趣所在。
一来,这是为了摆脱 “作死” 的标签,二来,内容离消费越近,电商变现就越容易。年前他曾拜访了 B 站科技区账号 @TESTV 官方频道。后者虽然只有 80 多万粉丝,但 2016 年就开始电商变现。TESTV 的内容以科技测评为主,卖的却是火锅底料、辣条等小零食。敬汉卿称,TESTV 一年流水超过 1000 万。
影视飓风是另一个类似案例。创始人 Tim 大一开始做 B 站 up 主。内容从后期教程,到 vlog,再到硬件测评,都和科技相关。大学快毕业时,他意识到没有收入,就无法全职工作。于是在 2017 年,匆忙推出了第一个单品 —— 桃子。
“我们全程冷链运输,成本降不下来,一单只有 20 元利润。” 即便这样,远距离的桃子,还是烂了。两个月后,他们推出定价 300 多的飓风灯,首批 100 台一晚上售罄。通过代工生产和自建仓储做电商,影视飓风建立了第一条营收线。
后来,通过站内私信、B 站编辑牵线,他们陆续接到了 6 个商单。不同于视频广告,他们是为厂家制作宣传片,相当于影视工作室接活儿。站内获取关注,站外经营业务,很多 up 主通过这种方式间接变现。盈利模式可以是接拍商单,也可以是做各种咨询,出席线下活动等。
据 Tim 介绍,过去一年 @影视飓风 有 20 万粉丝,毛利约为 60 万,主要源于电商和商单。
粘性够大,垂直小团队,也能靠电商谋生。如果领域宽一点,再配备专门的团队,周边也能做成品牌。B 站起家的男性美妆 up 主 @千户长生 就是一例。
站内卖货反响平平,牵手淘宝才是归宿?
千户长生更广为人知的 ID,是 @Benny 董子初。这个 96 年的男孩,2016 年开始在 B 站更新美妆视频。男性、彩妆、毒舌的标签,让他成为 B 站最早走红的时尚博主之一。不到一年,积累粉丝 70 万。这时候,一位美妆品牌创业者,找上了他。
2017 年 7 月,威示尔初在进行竞品分析时,注意到一位被粉丝称为 “笨尼” 的人,对竞品的销量提升巨大。他顺藤摸瓜,找到了千户长生的 B 站主页,挖坟似地看完了董子初所有视频。
不久后,威示尔初加入美妆 MCN 达人说,负责公司自有品牌的运营。在他的推荐下,董子初也在 9 月正式和达人说签约。合作条件之一,是两个月推出自有品牌。“最快的是工具产品,所以我们做了 Croxx 美妆蛋,很赶但是卖爆了。“威示尔初称,这个美妆蛋排在淘宝同类目前十。
据介绍,Croxx 去年营收 5000 万,达人和公司按比例分成。就董子初个人而言,去年三分之二收入来自电商,公司营收结构中,这个比例会更高。店铺大部分流量来自董子初的社交媒体。值得注意的是,董子初在微博有 300 多万粉,在 B 站只有 130 多万,可两个平台的引流效果相当。
B 站一粉顶十粉,威示尔初认同这个说法。B 站用户是基于兴趣主动关注,而且单个视频上的停留时间更长。一边是随机刷到 15 秒,一边是主动观看 10 分钟,后者是更深度的关注。“B 站粉丝广度或许差了点,但价值超过其它任何平台。”
这也是敬汉卿 2018 年,重点关注 B 站的原因之一,“我在其它平台的评论区,总是看到从 B 站来的、up 主之类的留言。” 受 TESTV 等同行启发,敬汉卿今年也准备做电商。他透露,春节期间自己就在筹备电商,首款单品是个均码 T 恤,预计 3 月中下旬推出。
敬汉卿同时表示,B 站已经在大量联系 up 主开店:一是入淘,二是开通站内小店。事实上,早在去年 7 月,B 站就为四个 up 主开通了自营商店。不跳转外链,用户就能直接在 B 站上购物。董子初,就是当初几个内测用户之一。
不过目前,董子初已经关闭了 B 站店铺。威示尔初解释,站内店铺的销量不高,对天猫销量也没有影响,还要增加运营成本。“可能因为打破了内容的纯粹性,或者不放心平台的售后服务,用户并不习惯在 B 站直接购买。”
影视飓风的 Tim,则比较期待 B 站店铺,“对个人创作者来说,要有商标和公司才能开店,门槛较高。虽然也可以和专业公司合作,但把店铺交到别人手上总有点不放心。” 同时,他也很期待 B 站和淘宝的合作,因为觉得 “会带来新的变现方式”。
去年 12 月,淘宝和 B 站共同宣布,双方将在内容电商、B 站自有 IP 商业化方面,达成合作。B 站会增加电商导流的收入,但这可能并非主要目的 —— 毕竟 B 站的变现主力是游戏,电商占比不到 3%。此次合作更大的意义,在于激发 up 主的变现潜力。
“已经自营品牌的 up 主,可能受益不太多,但还没做电商的 up 主,可以通过 CPS 的形式,在 B 站分销带货。” 威示尔初称,很多两三万粉丝的 up 主,都通过 B 站挣了钱。虽然有的不够直接,但也证明了 B 站商业效果。
过去一年,抖音、快手纷纷开通广告对接平台和商品橱窗。B 站也没有缺席:B 端变现上,开放商业推广视频,up 主报备后即可接广告,无需与官方抽成。C 端变现上,激励计划是一方面,入淘会给 up 主带来多大收益?
相信不久后,就能看到。
来源:新榜 微信号:newran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