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苏大强父子的作天作地,深处是不肯面对现实的逃避

苏大强父子的作天作地,深处是不肯面对现实的逃避

作者:张佳玮

苏大强家的那点事,本来只要说开了,就很容易解决。

然而一堆屁大点的事,父子三人都拐弯抹角,逃避迁延,歪曲否定。

谁都不肯面对真实,才带出了《都挺好》这一大堆事。

苏明哲前期,看似总在试图负责任,其实在逃避,不肯接受以下事实:

他学业有成,表面光鲜,自觉该担负一切;然而先离家,又失业,两边顾不到。

一个人越缺什么,越念叨什么。

所以远隔重洋嘴上尽孝,“我是苏家的大哥”、“这个家离了我不行”、“这个家不能散”、“我对你们很失望!”

说这些的同时,他其实早知道了,这个家跟他的关系其实挺淡薄的。他最该失望的,是他自己。

他要出钱买房,“谁让我比你们挣得多呢?”他要独挑大梁,“咱爸我管了。”

他不是不知道,这些举措是过度补偿,但他逃避这个事实。

每逢妻子向他指出事实,他就迁延逃避,“这不是一回事嘛!”

每逢自己遥控指挥出了问题,就赶紧责任推给他人:“太失望了!”

image

苏明成不是不知道自己啃老,不是不知道论事业,自己远不如明玉。但他没法接受,所以一直在逃避。

苏明成最爱念叨的,两句话。其一,“苏明玉就是有几个臭钱!”其二,“这钱是妈给我的!”

“苏明玉有几个臭钱”,就可以抹杀苏明玉的优势;“这钱是妈给我的”,就可以掩盖自己啃老的事实。但他这么说的时候,色厉内荏,自知理亏。

所以朱丽去跟明玉借钱时,他觉得这是在羞辱他的自尊。父亲掏出账本时,他暴跳如雷。

叫得越响,心里越虚。

骨子里,这是他的软肋。

为了逃避现实,他可以很暴戾。听到朱丽说他精神没断奶,一巴掌甩了过去。听到朱丽劝他别投资,拒绝接受现实,“你不要跟我说投资回报率什么的,我就是相信自己这次能赚钱!”

他甚至不肯接受母亲虐待明玉的过去,一听到苏大强说自己母亲不好,可以喝醉堵门骂:因为一旦承认了这点,就承认了自己确实是不当得利的家庭第一废物了。

他是真不敢面对现实。一旦面对了,哭腔都出来了:

image

观众都念叨,苏家二位媳妇前期是正常人,特别好;后期则显得,现实。

其实她俩并没好得上天入地,只是相比于二位小苏,能接受现实而已。

吴非做的一切,就是一个理性人的逻辑:先顾小家,再顾大家,别充大尾巴狼;有事先(找明玉)解决问题,而非嘴上拿大。当然,许多时候显得过于现实:那是她自己作为一个妻子的立场。

朱丽做的一切,也是一个理性人的选择:直面现实选择还钱,工作丢了告状,工作回来了感激,远离显然不肯接受现实的苏明成——当然她工作丢了告状,导致老公去打小姑子时不大对,但大体是个正常人的思维。

她俩只是相对务实,偶尔显出点利己,但对比两位不顾事实的丈夫,已经显出好来了。

当然,本剧一切的矛盾源头,都是赵美兰与苏大强。

而他俩也一直在……逃避。

依照剧情,赵美兰本是利益至上:为了户口跟苏大强,本想另攀高枝,却因为明玉没法离婚,于是将一生不得意,迁怒于明玉与苏大强。

迁怒也是心理防御自我保护的方式之一。赵美兰一生为弟弟奔忙,又自觉不得志,必然得找个理由。“女人就是给男人做陪衬的”,强化这个思维,她就能自我开解,自己为弟弟忙是对的。“都怪明玉和苏大强”,强化这个思维,就能让她接受自己一辈子嫁在苏家的不得意了。

而本剧矛盾的万恶之源苏大强,则是逃避之王。

赵美兰在时,他一直在逃避:躲洗手间,逃出去散步,好逃避赵美兰虐待明玉的事实。

赵美兰死后,他一直在逃避面对明玉:因为自觉理亏,也知道自己会习惯性面对强势退缩。

怕强的,当然就擅长捡软的。

苏大强先缠着苏明哲要去美国,还特意摆酒吹牛:被压抑久了,得对同僚,尤其是高主任,抖抖威风。也是因为知道,苏明哲好欺负。

寄住在明成家时,发现朱丽肯负责任,于是凡事不叫明成,只叫朱丽,提各种无理要求;一边催苏明哲,“快给我买房子!”

不敢碰苏明玉,之后逐渐不敢碰苏明成,之后逐渐不敢找吴非。凡事找苏明哲、朱丽和石天冬。很简单:柿子捡软的捏罢了。

他对儿女们颇多恶意,各色细节不提。很容易理解:他觉得自己一辈子窝囊,都是被赵美兰压迫的;他总幻想远离老宅远离赵美兰,压榨儿女们,就能作天作地,获得幸福。

“这事不怪我!”

“我那不是,我哪有能力管哪!”

“我血压高了!”

他一直在逃避担当父亲的责任,只想享受权利罢了。

image

这也可以解释,苏大强急吼吼要跟蔡保姆结婚,老房子着火没法救的迫切。

“以后没人能管我了!”

日暮途远,故倒行逆施。

明玉与明成反复劝他:人家保姆是图你的钱。他内心深处,又何尝不知道?

但他被赵美兰压抑了一辈子,所以总在自我催眠:蔡保姆对自己是真心的,是欣赏自己的魅力。

所以被蔡保姆赶出来了,他才怒吼着歪曲事实。非说是儿女阻止自己结婚,才让自己爱情受挫——因为一旦承认了自己瞎了眼看错了人,还被人如此屈辱地赶出来,自己就真的是,彻彻底底窝囊了一辈子。

骨子里,苏大强的思想是:

只要逃避在“父亲”、“亲情”、“老人家还有做错的吗”这几个壳里,不去面对自己当父亲很糟糕、当丈夫很失败的事实,就想一直苟过去了。

真实情况其实很简单:

苏明哲根本无力管父亲;苏明成就是啃老;苏明玉是他们之中最成功的,却又是被家里亏负最多的。

苏家三个男人如果直面现实认输服软,在赵美兰的葬礼上坐下来,承认自己或无能或混蛋,这个剧第一集就解决了——当然,也就拍不了这么多集咯。

随着剧集进度,苏明哲的变化是:多少知道了自己没能力管全家。回美国时还特意对明玉承认了自己无能。

苏明成的变化是:多少承认了明玉的强大,慢慢发现了自己的幼稚,开始承担责任,还啃老的钱,踏踏实实做事了。

所谓巨婴的成长,不过就是开始接受事实上的自己,不再逃避了。

可见世界对亲人的要求,是真的挺低的:

只要不躲在亲情里撒泼打滚,能好好地有事说事,承担责任,就已经算好了。

image

这剧真实也不真实。真实在,世上的确有这么多琐屑的家庭纠葛,躲在面子、自尊、既得利益和逃避的壳里,不肯就事论事。不真实在,三苏各自的逃避撒泼,都夸张到了极点,所以才出这么堆破事。

以及,苏明玉过于神通广大,过于挥金如土,才能解决这一大堆问题。

当主角必须靠过于强大的主角光环,外加忍气吞声,才能求得半个圆满,那反过来说明:这只是1%过于理想的案例。

现实生活中99%的苏明玉,因为没有这么神通广大,兄长们也未必能通情达理地反省,所以,大概只能守着类似的创伤,憋一辈子?

这个疑似要大团圆结尾的故事背后,世上万千没团圆的委屈,想起来,才让人觉得揪心吧?

《都挺好》这故事在苏州。

苏州隔壁的无锡,有个江南家庭。一个女人年轻丧夫,带一子一女改嫁另一个男人。子女被后爸从小欺负到大,甚至女儿找的男朋友上门吃饭,都被后爸拿竹竿打伤过——当然,那位男朋友当时徒手折了竹竿,吓住了后爸;又跟派出所那边说没事,没把后爸捉进去,镇了场子;后来女儿顺利结婚,自立了;后爸老来,反而得靠女儿养老,对女儿女婿外孙子格外亲近。

八十岁上,后爸承这位后女儿养老送终时,流着泪说自己以前错了,就是一直没脸说。“我也晓得你心里一直有口气,我么是对你不好”。

这位后女儿——嗯,就是我亲妈,这事我在《爱情故事》里写过——后来跟我说:

“到老了才说这种话,有什么用呢?吃的苦头,过也过去了。笑笑吧,除了笑笑还有什么办法呢?”

我妈算是个超低配版苏明玉,在她看来,她得的结果已经算好了,但终究不无遗憾,也只能自我宽慰“笑笑吧”。

所谓放下,不是疮疤平复了,只是不再去自揭疮疤而已。

世上又有多少苏明玉,面对逃避问题、不肯面对事实的亲人们,连笑都笑不出来呢?

来源:张佳玮写字的地方 微信号:zhangjiawei_1983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43262/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