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没工作了,心慌慌

没工作了,心慌慌

image

预警一下,今天是一篇鸡汤文章。

———

年后的股市火热,扫除了一些阴霾情绪。

但现实大环境中,仍然有一些坏消息。比如,企业关停,削减员工。

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我今年去 CBD 商业中心办事,停车位都没那么难找了。

有很多空的车位。

要以往,开着车在停车场转很久,都找不到车位的。

在商业中心,停车位的紧张与否,是商业景气度的影子吧。

一位读者和我说:

今天去面试了,心仪的岗位、公司、待遇。可我太菜了,在地铁上就好想哭。

然后发现我旁边的妹子就在抱着简历哭,我就忍住了…

抱抱…

说说我的感受吧。

失业了不要太难过

很可能,错不在你。

蛮多朋友,在面临失业后,会陷入深深地怀疑中。认为自己能力不行,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

尤其,失业的时间越长,就越怀疑自我。

但很可能,这并不是你自身能力问题。

更多地原因在于:

大环境不行;公司业务调整;甚至是… 公司内斗。

比如,一个公司决定大规模推广它的新产品,新设了市场营销团队,雇了很多新人。

希望能在产品出来后,营销产品一炮而火。

结果因为经济不景气,公司变得保守了,想停一停新产品。这个时候,它叫停新产品,裁掉了市场团队。

你不能说是市场人员能力不行。

当然不能。

年轻人,其实是不怕失业的

或者简单来说,30 岁以下的年轻人,其实没必要太怕失业。

对于大量企业来说,是很愿意给年轻人的机会的。

一则成本便宜;二则需要大量基础岗位;三是看看会有啥惊喜。

年轻人可尝试的方向太多,时间是最大的资本。

所以暂时没找到工作,也不用着急怀疑自我。

多给自己打打气,多看一些工作机会。把每一次失败,当成锤炼,不断向上。

和年轻人相比,资历老的高管型的人,在切换工作时,就难一点。

因为企业会慎重决策:要不要雇这个人。

对企业来讲,一旦选错,影响会很深远。

以后在替换这个人时,往往不得不把整个团队 “一锅端”。

中年人是怕失业的

尤其没有资产积累,工资是最重要收入的中年人,更是如此。

因为到了一定年龄,很多支出是刚性的。

刚性的意思是,你没法削减。

房贷、子女上学费用、赡养老人、生病的医疗费用…

一旦失业,这些钱,你优先砍哪一个呢?

哪一个都很难。

能做的是什么呢,那就力争上游,努力给自己积累好资产,给家庭做好保障。

达利奥说,投资的圣杯是 ——

你要拥有 15 笔或更多的投资,能带来优质现金流,而这些现金流彼此间没有相关性。

对中年人来讲,得拥有工作之外的资产组合,能产生持续现金流。

同时呢,在资产之外,从人脉、认知上,积蓄足够的资源。

并努力地确保 ——

你能卡到社会分工中的那个 “优势地位”,不轻易掉队。

不用怀疑,现实社会对中年人,是不友善的。

当然,也不用心慌失措。都 9021 年了,没有什么日子,是过不下去的。

无非就是苦点,累点呗。

在海外赌场工作的远亲弟弟跟我讲 ——

再穷无非讨饭,不死总会出头。

这是一种无厘头的乐观,但未必是不对的。这么一想,我突然也被感染了。

来源:越女事务所 微信号:ynducai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43263/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