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在丧尸片走红时代,我们却还在怀念林正英式僵尸片

在丧尸片走红时代,我们却还在怀念林正英式僵尸片

根据不同的文化起源,影视作品对丧尸和僵尸做了各自的演绎,在传播中就形成了不同的丧尸体系和僵尸体系。

东方僵尸文化的开拓者则是林正英,林正英生前拍摄了25部僵尸题材电影,大大影响了华人世界对于僵尸形象的认知。

“知道”跟你谈谈,丧尸片跟僵尸片有什么不同?

image

最近,由Netflix制作的首部原创韩剧《王国》热播中。

这是一部讲述在古代朝鲜李氏王国的丧尸故事。《王国》将宫斗与丧尸结合起来,其新鲜的设定很快在网上走红。有网友感叹,什么时候Netflix能拍一部中国特色的僵尸片?

事实上,中国的“优爱腾”每年也推出不少僵尸网络大电影,这些电影可能没有进入主流观众视野,但它们都拥有相当稳固的观众群。无论是丧尸片还是僵尸片,都是非常成熟的影视剧类型。但很多人搞不清二者的区别,到底丧尸和僵尸有什么不同?

丧尸与僵尸不同

一说起僵尸,很多人联想起的是林正英的一系列僵尸电影,但说起丧尸,想到的可能是《行尸走肉》或者《釜山行》。虽然都是“活死人”,但僵尸和丧尸还这真不一样。

最根本的差别是,文化起源不同。

为美国人所钟爱的丧尸文化具有现实来源。丧尸(Zombie)一词来自非洲巫毒教(Voodoo),其巫师在他人食物中下毒,使受害者出现假死症状,而巫师在葬礼过后将受害者的“尸体”挖掘出来,受害者因药物导致大脑机能损坏,失去自主意识,听命于巫师,成为一具行尸走肉,这样的行尸走肉就是后来丧尸的原型。

但中国的僵尸,则起源于中国明清时期的民间传说故事。清人袁枚所著《子不语》中、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都有对僵尸的记载,“夜肥昼瘦”、“两眼深黑,中有绿眼,遍身白毛,食人小儿”、“死不瞑目而怨气聚喉,能吸收月亮阴气”等等。后来僵尸杂糅了湘西赶尸、茅山捉鬼与西风东渐的吸血鬼元素,到了民国时期,僵尸形象逐渐成型,即其怕日光、夜间出没、全身僵硬、指尖发黑、牙齿锋利。

根据不同的文化起源,影视作品对丧尸和僵尸做了各自的演绎,在传播中就形成了不同的丧尸体系和僵尸体系。

丧尸电影之父乔治·A·罗梅罗(George A. Romero)于1968年拍摄的《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一经上映便引起轰动,从而真正让丧尸电影成为一种电影类型,它还确立了丧尸的几个设定。比如不明原因让丧尸死而复生,而丧尸本身没有任何的意识和思考能力,完全是靠本能在活动;丧尸不攻击同类,只喜欢吃人肉;丧尸具有传染性,被丧尸咬到的也会变成丧尸;只有爆头才能将丧尸杀死,等等。

image

而东方僵尸文化的开拓者则是林正英,林正英生前拍摄了25部僵尸题材电影,大大影响了华人世界对于僵尸形象的认知。

1985年林正英推出了僵尸片的开山之作《僵尸先生》,他饰演道士九叔,带着许冠英、钱小豪两个徒弟一起斗僵尸,为后来的其他僵尸片提供了许多基础设定。比如僵尸常常穿着清朝时代的官服,以略显滑稽的蹦跳方式走路,人类可以用屏呼吸隐藏躲避;不同于丧尸不可杀死,僵尸是可以被茅山道士降服的,他们也有一套方法,备有朱砂、鸡血、糯米、柳条、墨斗线、桃木剑、黄符纸等;低级的僵尸只要用一张符纸就可以定住,摇响铃铛,一排被贴了符纸的僵尸就按照他的指引蹦蹦跳跳地往前走……

丧尸和僵尸的不同,直接影响了丧尸片和僵尸片的基本定位,并影响了这两种类型的兴衰。

丧尸片为何更具“生命力”

在丧尸电影中,丧尸的爆发只是故事的开始,单纯的感官刺激并不是丧尸片的核心内容,丧尸片往往都经由丧尸展开对人性和人类生存处境的思考。

在2013年上映的纪录片《活死人的诞生》,罗梅罗说他的丧尸电影是“大量愤怒的产物,因为60年代的改革都没有任何进展”。这部片子公映于著名人权运动家、马丁•路德•金遇害后的5个月,影片里被当作丧尸射杀的黑人英雄正是对美国种族歧视的辛辣讽喻。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全球传染病的恐惧折磨着美国人的心灵。数十年来,全球一直面对着新型病毒带来的恐惧。这种恐惧也反映在丧尸片中。自2002年以来,经典游戏《生化危机》被改编成一系列电影,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因丧尸病毒爆发而导致的末日世界,表达了对科技滥用的忧虑。此后的丧尸电影,多是以高科技为背景,丧尸灾难的来临不管是病毒的变异还是生化武器泄露导致的失控,大多是源自人类对于高科技文明和复杂科学技术的无法掌控。

丧尸也是折射人性复杂和脆弱的一面镜子,面对蜂拥而上的丧尸,如何选择就是体现人性的时刻。像《行尸走肉》中瑞克自医院苏醒发现丧尸横行,他一行人找寻幸存者基地,却被原住民当做食物捕猎,继续前进却遭遇饲养丧尸围猎幸存者的总督……再比如《釜山行》中的那个穿西装的大脸大叔,自私自利,其他人想要救更多人的时候,他主张快开车,不顾他人的死活;关键时刻把别人推出去,自己逃命;最后知道自己也成丧尸了,也得故意咬男主角一口,死都不忘拉个垫背的。丧尸可怕,但钩心斗角、道德沦丧的人类更可怕。

image

正因此,几十年来丧尸片一直保持着非常旺盛的“生命力”,各种类型的丧尸片扎推出现,除了《行尸走肉》《生化危机》外,还有《我是传奇》《僵尸管家》《僵尸肖恩》(片名翻译成“僵尸”是文化习惯,片中讲的是都是丧尸)等,而韩国也有《釜山行》《猖獗》《王国》等。因为丧尸片不仅仅是丧尸片,它可以拷问权力,反思现代科技与文明,检讨人性善恶。

相较之下,我们的僵尸片一直走的是强情节、快节奏、感官刺激的娱乐化路线,突出的不是僵尸,而是道士怎么降服僵尸,道士才是僵尸片的主角。像林正英的电影,虽然有不少恐怖情节,但更多是各种动作打斗、闲杂戏耍、嬉笑打闹,具有强烈的娱乐性。因此当僵尸片被跟风之作过度消费,僵尸片泛滥成灾,观众轻易就审美疲劳,僵尸片到1990年代中期就已衰落了,从兴盛到巅峰到衰落,也就短短10余年时间。1997年林正英因肝癌病逝,僵尸片的时代也基本是走向终结。

2013年麦浚龙执导的《僵尸》,是献给香港僵尸片的一曲挽歌。这部电影更大的意义在于,它拓宽了传统僵尸片的表现主题和人性深度。不过《僵尸》之后,“优爱腾”推出的一系列僵尸片,基本还是回到了林正英的路数上去了,虽然这些网大的受众不小,但像《釜山行》这种“出圈”的,一部也没有。

创作者如果不走出舒适区,像《僵尸》一样开拓僵尸片的疆界,看到人家的丧尸片竟然可以那么拍、竟然还那么红,我们也只有羡慕的份了。

来源:南周知道 微信号:nz_zhidao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43454/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