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李子短信
大英腐国的东西为什么这么难吃?
实际上我们所说的英国「黑暗料理」,一方面是饮食习惯的差异,吃不惯;另一方面,上层阶级的饮食还是很不错的,伦敦的米其林餐厅也是十分的多。黑暗料理,一般说的是平民饮食花样比较少、味道比较单一,(卖相有可能也不太好?)和同是欧洲国家的意大利、西班牙甚至是德国都没法比。
我一直以来的理论是,腐国凄风苦雨物产贫瘠导致没有发展出完善的民间饮食文化,但是大英帝国在近现代一直是海上帝国、贸易发达,按理说应该什么都不缺才对,所以一直也不知道究竟为啥。
前两天在磕一本叫《饥饿帝国》(The Hungry Empire)的书,大致内容就是英国人为了吃东西,把全世界搅得天翻地覆(雾)建立了全球的生产、贸易、供应网络,许多是围绕着食物展开的,比如纽芬兰的鳕鱼贸易、西印度殖民地的甘蔗种植园、次大陆的茶、爱尔兰的农场和牧场、加勒比的朗姆酒等等等等……为了给水手们供应,发展出了食品保存的工业链;以及工业生产英国食品,供给给殖民地的驻军和官员家庭等等……
实际上,英国人为了吃上点儿东西,还很是努了一把力。但是呢,读了下来我觉得,工业和贸易反而让东西变得难吃了。
有这么几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
17-18世纪的时候,因为西印度种植园贸易的原因,糖变得极其便宜,提炼糖的工业也发展得十分迅猛。对于一般人家来说,糖让饮食变得极其简单了,人均糖消费量涨了5倍。与此同时,18世纪后期的时候,燃料价格上涨,让很多人没法在自己家做饭了(那时候的厨房效率很低,很费柴)。这个时候也发生了工业化,穷人们纷纷离开了自己的土地,也没办法再种蔬菜、养家禽家畜,只好吃面包房的面包(是的,白面包是更廉价的东西,因为这时候有了爱尔兰乃至北美殖民地的小麦)。
「……当买不起牛奶的时候,往粥上面淋一点儿糖浆可能会可口一点儿。往面包上涂的那一层糖浆,也是好的黄油替代品……一壶甜茶,加一片面包和糖浆,至少让人以为这还是一顿热饭。茶能够抑制食欲,糖和糖浆取代了新鲜的肉、牛奶、黄油、奶酪与蔬菜。」
(凄惨,一听就觉得难吃极了。)
然后,英国的食品工业也是非常简单粗暴的,毕竟首要目的不是要好吃。就连印度的咖喱,都被英国人的工业化、标准化的习惯弄成了一锅炖(比如把各种香料混在一起做成预调好的粉包)。在殖民地,一场宴会上的欧洲食品长这样:
「……在印度的午餐会上,通常都是“罐装鱼、培根、鹅肝酱饼、芦笋和奶酪”,罐装豆子、糖衣栗子以及瓶装杏仁和葡萄干为这顿饭增添了一丝精致感。」(???)
「在殖民地上流人士的餐桌上,三文鱼罐头、罐装蘑菇、瓶装豆子、“卡式船长”牌食物,以及腌黄瓜、调料、果冻和果酱都是令人敬仰的东西。」(?????)
19世纪末,工业食品蔓延到了城市民众的餐桌上,工人阶级的日常饮食开始包括三种产品:人造黄油、浓缩牛奶和可可。然后,来自殖民地和新世界的肉(澳、新、阿根廷等地),被提前称重然后密封包装,在杂货店里卖。接着是从夏威夷和马来西亚进口的水果罐头。
「(普通工人阶级稍微奢侈一点的享受)……傍晚茶包括加拿大三文鱼罐头,佐以面包和黄油,澳大利亚梨子罐头和康乃馨牛奶罐头。」(……)
总之这本书大概是我看过的最没有食欲的讲吃的书之一(?),但是各种细节非常精彩,而且围绕着贸易、政治和经济在讲,信息量很大。翻译稍微有点微妙,但是打趣看看的话并不影响太多。
然后呢,我的结论是,对于平民阶层而言,东西好吃的地方不仅仅要是物产丰富,而且必须要有发达的小农经济辅以贸易或者人口交融带来的物种交换(法国就是以小农经济著称的,中国从某种程度上也是),这才让底层的人民有一定的剩余资源(不一定是钱)去捣鼓好吃的,并且要能够以文化的形式传承下来。英国的工业化太迅猛,小农基本被消灭了……
但是大英帝国养活了这么多工人,生产了这么多商品,辉煌一时,东西稍微难吃一点,也算是得偿所愿了吧(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