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问答社区,发展成为知识经济领域的独角兽,8年时间里,知乎不断对产品进行调整,其用户人群也随之转变。
对于知乎的商业化转型,有人乐见其成,只怪它步子迈得还不够大;也有人对此感到失望,觉得知乎变了。
从30万到2亿,进击的知乎
作为一家社会化问答网站,知乎于2011年上线。那时候,国外的同类型网站Quora刚刚上线,被TechOrange列为2011年应该知道的7项科技之一。
区别于百度知道、百度贴吧等产品的是,当时的知乎讨论集中于互联网技术类问题,占到50%以上。答主也不乏领域内的大佬。
一开始,知乎采取的是邀请制,只有获得邀请码的用户才能注册账号。
严格的邀请制度下,用户的增速并不快。据《第一财经周刊》报道,成立一年,知乎注册用户才30万,也以互联网领域及各色专业大拿为主。
甫一面世,知乎就获得创新工场的数百万人民币天使轮投资。2012年,启明创投又为知乎注入了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
2013年3月,知乎开放注册,用户数暴增至2014年初的400万。
目前已积累超过50万关注者的知乎答主程毅南曾在2013年12月发布文章,谈到知乎开放注册之后的用户增长情况。
“我从2012年8月11日注册知乎,到2013年1月1日时,关注者是4971。而到了2013年3月份左右的时候,就算一天什么都不干,也可以有100+左右的新增关注。”
开放注册后,知乎的步子迈得更大了。2014年,知乎获得了由启明创投和赛富投资基金投资的2200万美元。
不过,对于知乎来说,真正关键的是2015年。
2015年3月,知乎社区注册用户达到1700万,与开放注册时相比,增长40倍。9月,腾讯注资知乎,知乎终于抱上一根坚实有力的大腿。
截至2018年12月,知乎用户突破2亿,估值更是达到22.5亿美元,已超越其模仿对象Quora。截至2017年,Quora估值仅18亿美元。
下沉的市场
2013年到2018年爆发式增长的用户,也为知乎带来不少争议。
“知乎这个平台现在变水了。”在知乎上拥有5万+粉丝的庄时利和知乎用户“庄有猫”这样告诉鞭牛士。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感受。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刘派也认为,知乎现在越来越非专业化、泛娱乐化,“大神越来越少”。
市场下沉,这是实现用户增长避免不了的问题。
坚持邀请制和优质化内容,为知乎带来了最初的30万用户,但当它的用户增长到2亿,精英化标签必然褪色。
其实早在放弃邀请制的时候,知乎的下沉之路就已经开始了。只是在刘派开始使用知乎的2015年,平台上内容还是专业性较强的。
“现在知乎热榜上很多两性情感类话题,这是以前知乎唾弃的,现在明目张胆放出来了,毕竟流量大。”知乎答主“兔撕鸡大老爷”程瑞如是说。
类似的操作为知乎带来持续增长的用户,却没法提高用户忠诚度。
“大二之前,我一周使用知乎的时长在8小时左右,现在只有一个多小时了。”刘派表示。
“知乎药丸”,这是较早一批知乎用户共同的感受。
出走的大V
如果说“知乎药丸”只是部分用户的主观感受,那频频出走的大V更像是悬在知乎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早在2017年,头条旗下悟空问答一口气挖走数百位知乎大V就在互联网上传得沸沸扬扬。
2018年11月,“兔撕鸡”也尝试组织了一场知乎大V迁移。
“他们有一些人成为了公众号写手,很少发知乎了。”“兔撕鸡”程瑞告诉鞭牛士。
频繁出走的大V,暴露的是知乎内容生产者难以知识变现的问题。
“公众号36万粉,可以卖7万了,而知乎只能卖1万,性价比太低了。”程瑞谈道。
也有人认为,是知乎对大V不够重视。对此,程瑞认为:“知乎只是想做现象,作者其实是不缺的,一些特殊领域除外。”
不过,“庄时利和知乎用户“庄有猫””却觉得,知乎没有理由不重视大V。他认为,很多选择离开知乎的大V,可能还是因为其他平台变现更快。“因为知乎的变现能力相对比较一般。”
商业利益与核心用户体验的平衡
市场下沉、大V出走、内容越来越“水”。知乎诞生之初瞄准的精英人群,正对这个产品感到失望。
在5月29日极客公园Rebuild2019科技峰会上,知乎CEO周源谈道,流量是内容的附属价值,而内容本身有其自身产生的原因。
但这一说法和一些早期用户的体验是矛盾的。
一位在2018年4月接受刺猬公社采访的本科生提到,知乎从“小而精”变得“大而广”,内容质量直线下降,越来越偏激。
“这是他们商业化的需要吧。”刘派认为。
知乎开始尝试商业化,是从2017年推出付费产品开始的。但拥有天然优势的知乎,却没有在这一赛道all in,而是将广告作为其另一主要营收方式。这一举措又大大影响了用户体验。
有用户曾在去年表示:“知乎最近改版几次以后,广告真的太多了。所以每次关闭广告,询问我原因的时候,我都随机填一个。或者尽量选一个最错的。”
“知乎现在的模式是低效的,它的上下结构不完整。”程瑞对目前知乎的商业变现模式有些不满,认为他们还是产品思维,不是商人思维。在程瑞看来,知乎应该孵化更多文娱内容,仅仅通过广告变现太局限了。
事实上,程瑞曾对知乎提出MCN模式,但知乎方面并无回音。对此,刺猬公社谈道,这是知乎在恪守内容原则。
但即使如此,与模仿对象Quora相比,知乎在商业化这条路上已经显得较为激进了。至今为止,广告仍然是Quora唯一的盈利方式。相比而言,连续推出付费产品的知乎,在内容质量与变现之中已经做出了选择。
不仅如此,知乎对信息流广告不加挑选的行为,也令其核心用户颇为失望。据了解,知乎的广告内容非常驳杂,网贷、手游、洗发水等等都有涉及。而与其并称为两大“装X”平台之一的豆瓣虽也有信息流广告投放,但内容以教育为主。
市场下沉、商业利益与维持其核心用户精英群体的使用体验充满矛盾。如今的知乎既不愿轻易舍弃情怀牌不放,又对商业利益充满渴望,渐渐变得有些四不像了。
截至今日发稿,鞭牛士尚未得到知乎的官方回应。
来源:鞭牛士 微信号:bianews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