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对于普通人,教育是改变人生的唯一机会

对于普通人,教育是改变人生的唯一机会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高考报名考生人数达1031万人,按照2018年全国高考总体录取率81.13%计算,今年本科招生人数最多也就是433万人左右,本科录取率最乐观估计是42%左右。也就是说,今年将有600多万考生无缘本科!185万考生连专科都上不了,直接落榜!

就在前些日子,小编接到一位亲戚火急火燎的电话,他说孩子今年高考,只考了370多分,二本线都没过。他想让孩子复读一年,但孩子死活不同意。想趁周末让我抽时间劝劝孩子。

本来我从内心里是拒绝的,因为一则我对这个孩子不是十分了解,二则我本身不太会做思想工作,怕说了半天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再给人耽误了。但是实在经不住亲戚软磨硬泡,最终还是答应了。

首先有一点我可以确定,这位亲戚家在农村,经济条件并不好,家里也没什么人做生意,都是在外打工。对于孩子来说,其实高考或许就是她唯一的出路了,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再努力一把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在与孩子通了电话,了解了她的真实想法。

首先,她感觉自己活得一点动力都没有,浑浑噩噩的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

其次,她觉得高考就考了370多分,距离二本线还有些差距,自己再努力也没用了,成绩还能提高多少?没有信心。

再次,她觉得即便不上好大学甚至不上大学,不见得就混得不好,反之,上了大学,毕业后也不一定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最后还有一点,因为性格原因,她与同学、老师的关系不是很融洽,觉得在学校事事不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

听完孩子的叙述,我先问她:你觉得自己家的经济条件如何?能否保证你下辈子吃喝不愁或支撑你避开国内高考出国留学?

她说:不能!

我说:好,那你家人、亲戚里有没有比较牛的人,比如做生意做得特别好,又愿意将经验倾囊相授去带你?

她说:没有!

我说:那好,那你觉得自己有没有一项技能足以支撑你生活无忧?

她说:没有!

我问:那你觉得自己将来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她沉默了…

接下来,我给她讲了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初中成绩差到班主任直接劝我不要参加中考,中考成绩400多分,后来实在没办法父亲帮忙找了一所高中,中间经历了被拒绝、被人看不起(主要是学校怕我影响升学率),穷途末路下不得已刻苦努力考出来,见识到了外面的世界,接触到了不同层次的人。我告诉她,如果没有当初努力考出来,我绝对不会有现在的生活。

我不知道她究竟有没有听进去,也不知道到底能否让她有一些改变,但作为一个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寒门学子,我努力了,真的是苦口婆心。

过来人的例子,其实更不少。

那些曾经视中高考为无物、并猛烈抨击教育体制的学生们,却因为自己当初的举动,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独自咽下了生活的苦楚。

2006年想考0分的蒋多多家境不好,但成绩不错。

在高考后她曾试图出门打工,但因为学历不高,加上没什么专业技能,找工作的路异常艰辛,发出“压力特别大,老觉得对不起父母。好几次连死的念头都有了”的感慨。

后来几经周折,蒋多多进入了一家技校就读。回忆高考,她坦言“现在我觉得有点可笑。”

2007年交白卷的考生陈圣章的经历更丰富一些。

高考后,他做过药品推销、保险公司业务员、公益活动策划、夜总会营销员等工作,每样工作都做不长久,频繁跳槽。

期间也自己做过些小生意,都以折本告终,只好去酒店打工和给人开车来还债。后来成为了开货车运土方的司机。早上7点开始工作,晚上10点结束,每天都在路上奔波。

2008年交白卷的吉剑曾是个数学上很有天分的孩子,高考后他一直辗转各地打工。

做过餐馆杂工、当过建筑小工,贴过考研海报,给文化传播公司写过软文;生活上,他睡过公园边的长凳,为吃饭捡过垃圾换钱。

回想起最初几年的打工生活,吉剑泣不成声,认为自己毫无尊严,“像狗一样活着”。

同样是2008年交白卷的徐孟南去年还上过微博热搜,因为他想重新高考,并四处劝现在的学生们,不要放弃高考。

他当年深受韩寒《通稿2003》影响,强烈反对应试教育,原本成绩也不错的他,在高考后生活同样被打工的“劳累”“辛苦”充斥着。

从大概率上来讲,学习成绩的好坏,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学.习.哥认为,吃得了学习的辛苦,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的那部分同学,生活的苦头会少很多。

今年3月13日,全国人大代表、教师官启军建议设18岁成人礼。她提到,成人应该意味着要有更多的社会责任、对父母更感恩、对老师更尊敬等等,但现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衡量自己是否优秀的标准,就是学习成绩。所以,她希望通过仪式的庄严感,转化成社会责任的精神力量。

3月14日一早,孙红雷便转发了这条新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学习成绩是一切吗,愚昧。”

十几分钟后,他再次更新微博,直言接受不了“唯成绩论”,因为其实在“太过功利”。

两条微博一发布,很快便引发了网友热议。一些人对孙红雷的立场很是赞同,觉得太看重孩子的成绩,确实会扼杀孩子在其他很多方面的天分或能力。

但更多网友的态度却恰恰相反,原因很简单:“唯成绩论”才是普通家庭摆脱现有阶层最简单、有效、公平的途径。

但更多网友的态度却恰恰相反,原因很简单:“唯成绩论”才是普通家庭摆脱现有阶层最简单、有效、公平的途径。

对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来说,或许“唯成绩论”的确不适用;但对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不好好学习还能怎么办?

有网友甚至翻出了孙红雷常驻的综艺《极限挑战》中的一个片段:

2018年6月高考前,《极限挑战》做了一个实验,在上海崇明中学的高考百日誓师大会上,所有备战的高三学子都被召集到操场赛跑。出发前,他们站上了同一条起跑线。

男人帮准备了六个问题,回答“是”的孩子,可以向前走6步,到达下一条线。

问题是这样的:

1. 你的父母受过大学以上的教育吗?

2. 你的父母给你请过家教吗?

3. 你的父母是否让你持续学习一门特长?

三个问题过后,有人一路向前,也有人还站在原地。接下来,问题还在继续:

4. 从小到大,你是否有出国经历?

5. 父母是否承诺要送你出国留学?

6. 从小到大,你是不是爸爸妈妈心中的骄傲,他们是不是经常在亲友面前夸耀你?

题目全部问完后,还有几个同学留在原地。而最前面的女生,已经走了半个操场了。

回首望去,红彤彤一大片人被甩在身后:

节目组通过“赛跑”前的预热活动,已然向观众传达了一个信息:同学们自己都还没做太多事,仅仅由于父母努力创造的优势,看似公平竞争的他们,早就已经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可能,你会觉得这不公平,但这就是每个人必须要面对的真实人生!每个孩子的家庭都会为TA提供生活、经济、教育环境等等的一切,这就是人生赛道上的助力。助力寥寥无几的孩子,注定要通过艰辛的努力去改变这一现状。

说起“起跑线”一事,有人言语之间透露出了“何不食肉糜”的意味:孙老师,我们的孩子跟你的孩子,真的不在同一条起跑线……

孙红雷本人也做了回复,他认为还是要辩证地看问题,家境不好,孩子就只能靠学习谋出路;但家境好,也可能会害了孩子呢。

虽然在一些人那里,考试不一定是最好的路,但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它真的是唯一出路,没有高考,他们真的是没有其他路能走! 网传白岩松曾有这样的观点:不读书,你拿什么和别人拼?财富还是智慧?经验还是人脉?这些你都有吗?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考试不是唯一的路,却是最公平的那条路!学.习.哥不知道这些话到底是不是白岩松说的,但这些话,却是实实在在的真理!自己没有显赫的背景,没人能为你铺出一条康庄大道,那就只能靠自己拼搏。

正是考试,让大多数学生拥有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学.习.哥觉得,不管你出身如何,长得怎样,父母是谁,只要你成绩足够好,你就有机会上好的大学,长更多的见识,认识更多的人,过上相对好的生活。

在成绩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改变命运的重要一环。

不要用 “学数学有什么用,连买菜都用不到”给自己数学渣找借口,虽然买菜时用不到,但它却可以决定你在哪里买菜。

高考是人生最后一次不看脸的竞争。

没有伞的孩子,不要站在原地等雨淋,而是要更加努力。越努力越幸运,若是起跑落后,那就用汗水换成绩。学/习/哥认为,所谓成长,其实就是越来越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不再怨天尤人,而是学会了什么叫天道酬勤。我们要做的,就是无论起跑线在哪儿,无论自己落后多少,都要咬紧牙关,不管不顾勇敢向前,直到旭日东升,雨过天晴。

来自甘肃定西的魏祥,身患重度残疾,父亲因患重症于2005年去世,留下母子相依为命。身残志坚的魏祥,2017年高考取得了648分的优异成绩,他请求清华大学提供一间“陋宿”,让自己和母亲居住。清华招办回复: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

来自河北省有名的穷困县枣强县的学生王心仪,家里还有两个弟弟,一家人靠两亩土地和父亲微薄的打工收入生活。2018年7月,她以707分考取北京大学。当许多人都在认为“寒门难出贵子”时,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跨入中国最好的学府。

他们都把贫穷化为前进的动力,用行动证明,只要努力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最近网络上还流传着一个说法:如果你的孩子不愿意读书,就带他去四个地方看看:客运站、火车站、高铁站、飞机场。去看看这4个地方的人穿什么衣服、说什么话、抽什么烟。没错,大家都是平等的人,但大家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状态真的会有不同。问问孩子,他未来想成为哪一类人。

你到北京旅游是坐高铁好还是骑自行车好?当然是坐高铁好呀。知识就如同高铁,有了这样的工具,你实现成功就更快捷而且更舒心。更重要的是,你人生的选择余地就大,要是你坐高铁坐腻了,你也可以骑上自行车领略风景,累了,你再坐高铁不迟,这就是潇洒,因为你有“知识高铁”这个工具。

头等舱可以优先登机,银行VIP可以免排队,演唱会最贵的门票位置最好……

这世界本不公平,这世界又异常公平,你得到的,其实都是应得的,你有多努力,就有多特殊。

来源:高中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46103/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