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武挥
来源:扯氮集(ID:weiwuhui_com)
我一直觉着,微信产品经理们是一帮成天琢磨人心人性的主,还琢磨得挺有效。
说腾讯有社交基因,这话不能算错。搞社交产品,就是琢磨人心人性,腾讯在这件事上真可谓炉火纯青、登峰造极。
一
有些朋友今天发现自己被灰度到了一个功能:系统会提醒你有些号你很久没看了,然后可以选择“不接收文章推送”。
这个提醒是新出来的,但“不接收文章推送”真的存在好久了。
我称之为:假客气关注。
假客气关注对混场面的“社交名媛”式人物特别有用:我关注你了,但其实我从来不看你的东西。
为啥不直接取关呢?
因为总有可能有什么时候,我需要给你打个赏(其实还是卖好),但一旦做出打赏行为,你马上就能知道我是不是在关注你。
(打赏者关注不关注清晰可见,不光打赏,留言者都在后台看得到是否是关注者)
另外,现在微信公号后台还提供搜索订户的功能,我没关注你,你一搜就知道。
多尴尬。
这个功能似乎知道的人不多,于是微信开始灰度测试:提醒你可以假客气关注。
这算不算科技向善?
好像是在推动大家虚伪,但事主会提升幸福感:某个我很仰望的大佬假客气关注我,我是有些小确幸的。
以利和谐。
二
如果我没搞错的话,无朋友关系的两个人,在朋友圈对某人的评论互相不可见,是微信的发明。
至少以下社交产品没这么干的:Facebook、Ins、Twitter、微博,都不是。更不用说古老的bbs。
这极大推动了朋友圈的活跃度:我在张三朋友圈底下吐槽和我没关系的李四,没有什么负担。
但这种负担要建立在李四和我一直没有关系。如果哪天山不转水转在某场合假客气加上了李四,这条吐槽就有被看到的风险——假定李四去挖张三的坟。
于是微信又扔出来一招:朋友圈可见天数的设定。三天、半年、全部。
最近又加上了一个月。
这使得挖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我有不少朋友都在吐槽这个功能,才可见三天,显然不把我当朋友。
但以下这句话,我写出来是有底气的,间接引用某大佬告诉我的:
微信诸多需要用户进行设定的开关,朋友圈可见天数,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三分之一的微信用户做了设定。
微博后来也跟风做了一个不可挖坟的功能设定。
三
早期的微信群,你退出在群里会出现一条通知,所有人都知道你退群了。
这大概是一种很尬的做法,于是很快微信就上了个补丁,你退群那条通知没有了。
再后来,微信又出了个补丁,你退群连群主都不知道了。
这对于很多大群的群员来说,负担就瞬间近乎于没有。
事实上,群主都未必门清500个人的大群里都有些谁。
悄悄地出村,打枪的不要。
真好。
四
点赞很多时候未必是真赞,说白了就是一个提醒你我还在的社交行为。你说了啥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对我的存在的一个提醒。
但点赞也会有个顾虑:一旦和这个人共同好友较多,这个赞的结果就是你会收到大量朋友圈提醒。你跑去一看,原来就是有很多共同好友或评或赞。
这很无聊。我只是想提醒你,我还在。其它我完全不关心。
微信后来出了一个很贴心的功能,取消这条朋友圈的提示:不再通知。
当我看到这个功能的时候,真得对微信这帮产品经理佩服得五体投地:怎么就给他们想出来的。
这个功能还释放了你点赞某条朋友圈广告的压力。有些朋友圈广告投放量很大,你点个赞之后(或者跟评吐槽)会收到太多提醒。现在这种不再通知,有句诗形容得好啊: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五
这也是很牛逼的一种心机。
有些人,出于种种原因,你不方便删除之,你可以选择不看ta的朋友圈来避免你的心理不适——这本身也是一种社交心机,但在看一看里怎么办呢?
微信提供了一种“不看***的推荐”功能。这个功能隐藏得略深,首先是那个灰色的叉不是很明显,其次在你决定要使用这个功能的时候,必须只有ta一个人推荐。
于是,你的朋友圈不仅可以悄悄的清净一些,你的朋友在看,也可以悄悄的清净一些。
六
微信里有很多“很虚伪”的设计:假装是好友,实则不过一路人,甚至讨厌无比。
谁让人这种动物本身就这么虚伪呢?
我后来有点明白,为啥我一直和微信各种人提出应该有朋友圈关键字自定义过滤功能(也就是你对刷你屏的某篇文章或某事件被刷得烦了,扔个关键字给朋友圈一个清净),他们却置之不理。因为这个事真和人的虚伪社交没关系。
如果你有发现什么其他“很虚伪”的设计,包括但不限定微信,欢迎留言告知。
哦,对了,公号有个“只有关注才可留言”的后台开关,也是一种增加点吐槽成本或粉丝增量的心机设置,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