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一个跨境电商卖家的东南亚 “物流之痛”

一个跨境电商卖家的东南亚 “物流之痛”

“有跨境电子商务公司 2017 年转战东南亚市场,双 11、双 12 大促单量激增”、“谷歌和淡马锡的数据预测,东南亚电商市场规模 2025 年将达到 1020 亿美元”,看到这样的信息,游俊作为一个从事跨境电商 15 年的卖家,难免动心。

游俊的公司扎根浙江义乌,带领 200 人的团队,将中国制造的商品卖到全球 30 多个国家。但 2015 年试水东南亚的惨痛经历,仍让他记忆犹新。

“卖家你好,不好意思我要申请退货退款。其实不是我不想要,只是这个月我真的没钱了。” 游俊当时收到一封泰国客户的邮件,令他哭笑不得。

泰国客户买的是饰品和手机壳,订单金额才 100 多泰铢(1 元人民币约等于 4.38 泰铢)。退货理由很奇葩,但这种情况在那时东南亚客户中却接连上演。那时,网购在当地兴起不久,年轻人又没有储蓄习惯,买家诚信度整体较低。

当地物流覆盖率低、跨境支付不便利,也是当时游俊往东南亚卖货遭遇的两大挑战。结果造成不管卖家货物好坏如何,不管承接的物流商是哪家,退款率高成了早期跨境卖家出口东南亚的共同痛点。

游俊当时货物退款率达到了 25%,“我们毛利才 20% 左右,公司还要承担运营、人力费用。”

在平台货到付款模式下,电商卖家要垫付货款,支付关税、物流费用,客户以 “没钱了” 这种理由申请退货后,卖家还要支付回程运费。

订单不多,难点一堆,游俊只坚持了三个月,就在亏损压力下黯然退出了。

重返东南亚

作为义乌市跨境电商协会副会长之一,游俊在一次次行业聚会中听到同行聊起东南亚市场带来的新兴增量。2017 年底,他加入了东南亚电商平台 Shopee,一开始处于观望状态。

经过三年发展,东南亚电商环境比以前有了很大起色。2018 年,自称 “上次受伤太深” 的游俊开始重新审视东南亚市场,4 月份开始投入运营团队、开发产品。

团队先在 1688 网站采购一部分样品,先进到公司仓库,美工拍图、修图后定价,再放上店铺售卖。如果这个商品销量好且较为稳定,就会和厂家进一步谈质量、价格。

游俊团队在 Shopee 不同站点共运营一百多个店铺,主卖时尚饰品、家居、3C 电子、服装、美妆等,SKU(库存量单位)共有 6 万多个,属于平台规模较大的卖家。

熟悉做跨境业务的游俊,很快就摸到了东南亚市场的特点。例如,卖到泰国市场的衣服、饰品中,黄色永远是最受欢迎的。因为泰国人习惯去皇宫或者拜佛,爱穿黄色 T 恤、佩戴黄色头饰。

2018 年年底,他旗下店铺每天订单量已达 3000 单左右。“这种增速,大概是在其他平台的 10 倍。”

尽管公司设在义乌,供应商遍布全国,深圳生产的手机壳数据线,杭州生产的服装,汕头生产的玩具、义乌生产的时尚饰品…… 采用现货模式,对供应链管理要求更高。

重返东南亚市场,游俊最关注的还是物流问题。他曾询一家义乌本地相熟的快递公司能否合作,但对方表示做不到 “一单到底”,即一个快递单号无法在平台实时查询所有配送进度。跨境物流本身环节多、操作流程更复杂,境内外承接物流公司不同,也会导致物流信息滞后。

一件货品要顺利送到东南亚客户手里,首先要在义乌等待上门揽货,从深圳、上海等地仓库提货,出关运往香港转运中心,分别发往不同的目的国,到了当地需要先清关,再由不同本地物流商到进行配送。即使走空运,运输平均也需要 10-15 天。

这个过程中,因为各国海关政策不同,一旦不符合海关政策导致压货,就会耽误时效、影响用户体验,还有可能面临货物丢失等风险。东南亚国家整体物流覆盖率及服务水平也仍有待提升。游俊记得,2015 年有的泰国客户所在地,连泰国邮政的服务范围都没有覆盖。

Shopee 自建物流

好在,不是只有游俊这样的卖家在操心送货问题。他所选的电商平台 Shopee,也意识到生意红火快速发展,物流却成掣肘。

Shopee 成立于 2015 年,是主要面向东南亚及台湾地区的新兴电商平台。总部位于新加坡,2018 年平台成交总额达到 103 亿美金,同比增长 149.9%。

Shopee 爆发式的增长,有赖于母公司 SEA 支持,其是首家在纽交所上市的东南亚互联网企业;也受益于整个东南亚电商发展的态势。

Shopee 也在中国跨境卖家中强化其 “出海东南亚首选” 的电商平台定位,在中国深圳、上海、香港设立跨境业务办公室,为中国卖家提供自建物流 SLS、小语种客服和支付保障等解决方案。去年 10 月,Shopee 还与 DHL 的电子商务部门合作,服务中国卖家拓展泰国市场。

而为了打通东南亚物流渠道,Shopee 自平台成立之初便决心自行搭建物流体系。东南亚看似是个整体市场,但各个国家语言、文化、消费习惯有差异,面临的物流挑战也不尽相同。即便 Shopee 有先天本土基因,依然需要不断摸索。

“本土化团队有利于因地制宜提出解决方案,并且挑选最合适的合作伙伴。”Shopee 跨境业务总经理刘江宏告诉界面新闻。他曾在 PSA(新加坡港务集团)工作,有着丰富的物流管理经验,包括他在内的 SEA 集团高管都在东南亚工作生活多年。

例如,在做 SEA 集团游戏业务 Garena 过程中,团队发现给用户寄送礼物与门票时,常因为地址错误无法妥投。待开发 Shopee 平台,他们就汲取经验,添加了投递前给收件人发短信确认地址的功能,确保了投递准确性。

另外,Shopee 试图研究东南亚用户的消费习惯,来降低单个订单的物流成本。

东南亚买家爱拼单购物,Shopee 就制定了平台规则引导,如果买家单笔订单达到一定金额,就可以补贴部分运费。游俊介绍,在其他跨境电商平台,一个包裹平均有 1.85 个 SKU,而他在 shopee 的单个订单包裹可以达到 8-10 个 SKU。如此一来,也有利于卖家分摊物流费用。

Shopee 所在的市场中,人口众多的印尼电商潜力巨大,但著名的 “万岛之国” 让物流配送极具挑战。而 Shopee 构建的物流网络覆盖 20 多个机场,通过物流仓储调配,每星期 800 个航班让货物从离卖家更近的机场起飞,从离买家更近的机场落地。

而在新加坡情况则完全不同,面积小、物流基础设施完善,人力成本最高。于是,Shopee 选择了性价比更高的新加坡邮政渠道合作,而不是快递渠道。

对于像卖家游俊而言,平台能解决好物流配送环节,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其店铺退款率降到 1% 以下,如果去除货物本身质量发起的退款,物流影响的退款率仅 0.5% 左右,相较 4 年前 25% 已经大大改观。

中资快递卡位

东南亚 6 亿人口规模,人口年轻化、移动互联网用户占比高,但目前电商在整个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占比仅 2-3%,中国的这项占比已达 20%。中国制造业优势加之 “一带一路” 政策利好,让无数中国电商对这块潜力市场充满期待。

京东去年投资 1900 万元,宣布正式进军泰国;东南亚另一大电商平台 Lazada 被阿里巴巴收购后,与国内淘宝、天猫深度连接。许多客户网购时先看 lazada,如果没有货就转而从淘宝购买,这带来了不少跨境物流订单量。

随着中国电商出海,中国快递物流企业也相继进军东南亚,争夺新机会。

事实上,泰国作为 Shopee 的主场之一,东南亚第二大电商市场,因其处于东盟国家地理中心,正在成为中国快递企业 “卡位” 东南亚的第一站:顺丰 2015 年宣布进入泰国,2017 年 4 月宣布成立泰国分公司及曼谷分部;中通快递泰国公司 2016 年 8 月开业;百世快递 2018 年 11 月在大曼谷地区正式起网,2019 年初在泰国全境运营。

百世集团董事长周韶宁当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东南亚是百世在进军北美之后的下一个重点布局地区,百世将以泰国为基点,把业务扩大至东南亚更多国家。

位于泰国曼谷市区的乍都乍,是世界上最大的周末市场,有超过 15000 个摊位,汇聚了手工艺品、服饰箱包、食品等各种玲琅满目的商品。除了本地人爱逛,许多外国游客还会现场下单,再直接快递到家。

得益于越来越多中国游客去往泰国,还带动了一部分跨境寄递业务。例如,乳胶枕头、榴莲干、泰国药品等等格外受欢迎。

集市一家泰国乳胶枕头品牌店中,挂着中英文促销广告 —— 买三个枕头包邮,DHL、顺丰、中通、申通都可选。而泰国嘉里物流(Kerry logistics)、印尼 j&t 快递、DHL、UPS 在附近都设有收发包裹的站点,火药味颇浓。

除了市场竞争激烈,中资快递公司在当地站稳脚跟也遇到了不少难关。

“泰语看起来像是豆芽菜”,中通泰国负责人 May 回忆起两年前从深圳只身来到曼谷接手团队的经历时笑谈。她一度手下只有两名员工,一人懂中泰双语,一人懂中英双语。

语言不通不仅让 May 日常交流有困难,甚至影响到了业务合作。比如,中通快递曾经和嘉里物流讨论进行合作,但发现双方在物流系统上语种不一致,成为了一大障碍。

此外,May 还要花时间熟悉并且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按照泰国的规定,本地人和外国人的工作签证比例为 4:1,意味着只有雇佣 4 个泰国本地人才能给 1 个中国人工作签证,而当地熟悉中国关务、跨境市场的人才并不好找,某种程度上也给开拓市场形成了制约。

按照当地企业文化,除了仓库员工、司机等岗位,一般员工下午 5 点准时下班,周六日正常双休。有时候国内财务打电话过来,May 只能自己回复:“很遗憾,员工已经休息了。”

最让 May 头疼的地方,还在于一开始东南亚海关监管松散、通关效率差,导致不能按期交货、货物追踪能力不行。

而很多专线物流公司占据陆运市场,尽管操作不规范,但胜在廉价,颇受市场欢迎。

但是,中通泰国还是决心主推正规清关,价格更高,但是服务更有保证。熬了半年,一个客户也没有。

在等待市场接受的同时,May 和团队就先自己购买榴莲干、乳胶枕、即食燕窝等食品,逐一测试每个口岸的通关线路,发现问题并逐一解决。

待组建团队、打通关务等工作基本完成,最大的问题在于找货。最初泰国公司只有一辆车,May 就让司机开车带着她在城里绕,看到有中文招牌的就下车去主动介绍:“我们是泰国中通,做跨境物流业务的。”

随着东南亚海关日趋严格,正规清关开始迎来了转机。终于,中通迎来了本地大客户 —— 泰国一个大型珠宝饰品店商。他们过去与一家专线物流公司合作,结果被海关扣货并无法理赔。客户听了 May 的详细介绍,又看到中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照片,一周之内就顺利签下合同。

不过,相较而言,如今中通泰国的跨境物流业务中,中国客户依然占据近八成。中通泰国总部就位于曼谷辉煌(华人)代购物流一条街附近,而曼谷市区热闹的唐人街中通白底蓝字的站点门脸,更是格外显眼。

“我们做跨境生意,一定要在中国人聚集的地方。”May 对界面新闻说。借助中通快递在国内的品牌效应,在当地华人圈里进一步拓展市场。曾经就有位客户按着手机地图导航,找了一个小时找到中通泰国总部,他说自己以前在国内用过中通快递,体验不错。

经过几年的发展,中通泰国已经在曼谷、普吉岛、清迈、芭提雅、辉煌等建立自营的分公司以及区域网点。以泰国为中心,陆续开通了到香港、马来西亚、孟加拉等临近国家和地区的的航空、陆运线路。

今年上半年,中通泰国仓库刚开始装备一批智能分拣系统。由于当地快递智能分拣还处于起步阶段,设备供应商有限,同样一套功能的分拣系统,泰国生产的设备技术逊色些,价格还远超国内厂商。May 不得不大费周章得从国内购买再运到泰国。

依靠国内高速发展的行业基础,中资快递摸清当地市场环境后,技术先发优势在逐步显现。中通泰国自行研发系统,与中通集团打通接口,实现了跨境端到端物流信息在企业官网或者快递 100 网站可查询,游俊期盼的跨境物流 “一单到底” 不再是难事。

来源:界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46657/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