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如果有另一种可能……

深圳板块的深赛格最近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研究这个公司的时候,几个小伙伴一起梳理电子卖场行业的变迁,其中有一段野史,让人特别唏嘘。故事是从台湾人写的书里看来的,主角也并不是深圳,而是中关村和京东。

早在1985年,中关村的故事就开始了,这里诞生了中国最早的电子市场——四海市场,到了1999年,电子市场进入了电子城的阶段,由国有企业担当主办的海龙电子城以中关村一号的身份闪亮登场,很快,鼎好、E世界等一大批企业也冲了进来。

一时间中关村人声鼎沸,每天几十万,每年过千万的人流,这里成了中国电子卖场的中心。海龙集团负责人鲁瑞清在自己的博客上深情地写道:

“中关村,有太多的故事和神秘,有太多人的梦想和寄托,有太多人的成功和贡献,我爱中关村,这是中关村人的心声”。

这篇写于2010年3月24日的博客,并没有挡住时代书页翻卷的无情。

2011年,中关村老三强之一的太平洋数码电脑城关张,中关村IT卖场的时代渐渐落下帷幕。当年人群涌动,摩肩擦踵的购机圣地,一转眼人去楼空。出身中关村的刘强东对此评论说:

“其实不是京东革了你们的命,而是你们自己!扪心而问,你们做了多少偷梁换柱勾当?卖了多少水货假货?暴打了多少客户?这是因果报应!”

此时的京东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生意像烈火烹油一样越做越大。而当年人声鼎沸的中关村电子城,反而一天比一天日薄西山。

到了今天,中关村几大电子城,关门的关门,转型的转型,已经成了一个时代过去的缩影。年轻人已经不记得实体卖场的样子了,现在走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上,谁还能记得电子城刚出世时候的震撼呢?

然而历史其实存在着另一种可能,人们差点就要忘了。

2000年前后的中关村,是中国IT业的传奇。整个中国四分之一的电脑,都从这里销往国内各地。

海龙电子城是这里的佼佼者,顶着中关村一号的名头,也是最货真价实的中关村一哥。

当年海龙大厦的电梯,要排15分钟的队才能挤上去。人多的时候,商场里不到十米的过道,要在摩肩擦踵的人群里满头大汗挤上好几分钟,才能堪堪过去,被微软副总裁称作“全球最繁忙的店”。

这是中关村电子城的黄金时代。很多人在那里开始梦想的第一站,强东们是在这里起飞的,联想、方正、百度在这里扎根,王辑志的打字机、倪光南的汉卡和王选的排版软件,都在这里落地。

这是中国科技最早的发源地,东方的硅谷,IT人梦起之地。一个小铺位就能撑起一个大梦想。

大卖场的好日子仅维持了几年,产业变化来的比大家预想的要快。国美和苏宁两大家电连锁巨头率先动手,进军电脑市场,在中关村电子城繁荣的背后捅了一刀。但捅得最狠的,是中关村里走出的京东。

1998年,24岁的刘强东揣着攒下的12000块钱,在中关村租了一个4平米的摊子开始创业,主卖光碟系列产品,摊子叫做京东多媒体。那几年的生意很好,京东赚了不少钱,在各大电子城都开了分店。

后来2003年非典爆发,中关村的实体店遇到了最难捱的一阵时光,几乎没有客人,京东不到一个月就亏了800万。后来有员工发现能在网上卖东西,让客户汇款然后走邮政寄出去,才渐渐有了线上的京东,从中关村手上抢走了越来越
多的市场份额。

2016年,开业了17年的海龙电子城宣布停止营业,要转型做创业社区,电子大卖场的时代几乎彻底地画上了句号。今天大家只记得京东,已经快要忘了当年的中关村一哥海龙。

历史的机缘往往很神奇,如果没有非典,京东恐怕不会走网上商城的路。如果把时间往前再推一些,你也会发现一种截然不同的可能。命运跟海龙开过玩笑,它错过了时代的垂青。

在2000年,组建海龙的北京市海淀区供销合作社,已经有了“不仅要有物理卖场,也要有虚拟卖场”的意识。

在台湾人黄钦勇的书中,中关村一哥海龙,在2001年曾经一度要拿到加拿大的资金,联合华北各地的电子卖场,搞电子化的运筹服务公司。

合作没有谈成的原因今天我们无从追寻,可能是集体企业的身份,可能是一个摇头或者皱眉,但可以确定的是——当时不少的经销商都有过搞电商的想法,但最终都没有成行。

节奏错了,很多事就变了。京东抓住了自己的机会,虽然直到2010年,京东全年的净销售额才突破100亿,大概相当于中关村新三强之一鼎好大厦的销售额,但是时代的天平已经不再向实体卖场倾斜了。

东哥指点太平洋数码城倒闭时意气风发,但如果2001年的海龙成功拿到了加拿大人的钱,历史可能就是另一个结局。在京东成立之后的很多年里,中关村电子城这些庞然大物们,仍然有着不少的机会。可惜最后直到2010年,海龙才
推出了自己的线上网站。一切都太晚了。

今天,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鲁瑞清这个名字,人们只记下了那些命运垂青的人。

但可能当年只是有人摆了摆手,摇了摇头,历史就冲着另一个方向涌去,写下了截然不同的结局。中关村一号,最终也埋没在了历史之中。

来源:搬砖小组 微信号:banzhuanxiaozu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