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美国工厂》没有点破的真相

《美国工厂》没有点破的真相

大家最近都看《美国工厂》了吗?这部由奥巴马旗下公司发行的网红纪录片,已经在各大社交网络上刷屏了。

片中,来自中国的企业家曹德旺,带领他的团队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开了一家玻璃工厂。当地原本已经失业的工人一下又有了工作,两方皆大欢喜。

可惜好景不长,由于文化隔阂,以及对工作理解的差异,工厂发展受阻,亏损不断。中方谴责美国工人懒惰,要求多。美国工人则抱怨中方保护措施不足,对工人要求苛刻。

在纪录片中,这家工厂最终扭转了亏损趋势,开始盈利。和好莱坞电影一样,故事有了一个光明的结尾。

但现实并不总是如人所愿,《美国工厂》并没有忍心揭露出一个残酷的真相:美国的传统制造业工厂终将被淘汰,片中的工人们都会失去现有的工作,而且用不了太久。

片中的美国工人,之所以被观众诟病为“娇气”、“懒惰”和“事儿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潜意识里仍然把工人当成了代表中产阶级的一份“体面职业”。既然是中产阶级,就不应该接受高强度劳作,无偿加班以及低薪低福利。

这种把蓝领工人和中产阶级挂钩的意识,其实是二战以后美国社会的一种共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刚刚恢复和平的全球市场百废待兴,对于生活以及工业商品的需求急速上升。但是在欧洲,曾经的制造业大国们早已是满目疮痍,能够大规模生产的国家只有美国。

△ 1952年,一家福特汽车工厂的流水线

自然,彼时的美国很快被如雪花般纷飞的订单养肥了。而且这一波好运还没有到此结束:除了大量资金涌向美国以外,二战时涌现出的科技红利,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整体水平,形成良性循环。

虽然大资本家们狠赚了一笔,可是工人们过得也不错:快速发展的经济拉动了就业率,在就业率巅峰的1968年,全国的适龄劳动力失业率仅为3.4%。

在那个经济走上坡路的时代,一个人只要肯干,就一定能找到工作;只要他能踏实工作,就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实现自己走向幸福生活的“美国梦”。因此,很多当年的工人都成了“美国梦”的见证人。

很快,越来越多的工人买得起汽车了。有了汽车以后,他们的活动范围大大增加,离工厂远但价格便宜且宜居的郊区地段,成了他们解决住房问题的首选。

△ 有车了,美滋滋 (拍摄于1973年,来源:美国国家档案馆)

更幸福的是,由于工作稳定,很多消费可以申请分期付款了。随着经济负担的减小,不少工人的妻子可以在家做全职太太,因为“一家之主”的收入足以供养整个家庭。

不仅物质生活丰富,一些大企业还会定期给工人免费举办摇滚乐表演和乡村音乐演唱会,工作绩效出色的工人还会收到额外的奖金甚至免费旅游作为鼓励。

这些工人美滋滋的生活,既是当时蓝领中产阶级的代表,也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动画片《辛普森一家》里,主人公Homer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一个中产阶级蓝领工人,靠自己的工资不仅能买车买房,还养得起一个全职太太和三个孩子,甚至再加上一猫一狗!

△ 幸福的辛普森一家

《辛普森一家》首播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片中的蓝领主角Homer生活中虽然小麻烦不断,但总体来讲过得不错。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同时期的美国工人,日子可就没那么开心了。从1980开始,美国制造业遭遇了两次沉重的冲击,工人的就业率也随之下降:

第一次打击主要来自日本。得益于1979年石油危机造成的石油价格上涨,低油耗低价格的日本车在美国市场大受欢迎。日本汽车企业在美国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也给当地的企业造成了很大压力。为了应对危机,许多美国汽车工厂被迫给工人降薪甚至裁员。

屋漏偏逢连夜雨,时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为了解决当时的通货膨胀问题,提高了美国利率,迫使美元升值。这一政策行动使得日本产品在1986年之前比美国便宜30%。美国机床行业因此遭受重创,并至今没能恢复过来。

△ 保罗·沃尔克

一直到九十年代末,美国制造业也没能恢复到六七十年代的辉煌,广大蓝领们的生活品质自然也是一直在走下坡路。

而第二次冲击则是从2001年开始,还是来自东方——中国。2001年,中国加入WTO,同时也成为了全球分工体系里的一员。

后来发生的事情,我们也都很熟悉了:凭借着大量的高效且廉价的劳动力,中国吸引了大量海外资本来投资开办工厂,其中也包括许多来自美国的制造业公司。

市场是公平的,高效勤劳的工人让中国发展成了世界工厂、制造业的头号大国,GDP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激增。

我们都知道,一份工作不会由两个人来完成,更不会由两个人来领工资。在中国工厂热火朝天地工作时,美国老工业区的工厂便开始裁员甚至倒闭了。

在20世纪,这些地区的经济专门从事重型工业和消费品的大规模制造,以及重工业所需原材料的运输和加工。

这些逐渐走向衰落的老工业区,主要由美国中西部和五大湖地区组成,被称为“铁锈带”(rust belt)。随着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恶化,治安混乱、经济萧条和人口流失是当地人走不出的困境。

由于向来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包括“铁锈带”在内的几个“摇摆州”是每届总统竞选的制胜关键。

一位嗅觉敏锐的总统候选人发现了“铁锈带”地区人们心中的困惑,他向这些人许诺,要把制造业从中国迁移回美国,并“让美国再次伟大”。

也许是因为想夺回昔日的荣光,失意的工人们把选票投给了这位候选人,并让他成功入驻白宫。

把工厂直接搬回美国这个想法,太简单粗暴了。对于这个提议,美国商会的回应是“不现实,无法操作”。

早些年,由于中国人工成本的上涨,很多企业曾经尝试过寻找其他国家来替代中国,但他们都失败了。

目前中国拥有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和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很难被其他国家所替代。

△ “老哥,你可往后稍稍吧”

就拿生产一部iPhone来说,在供应链上往往会涉及到成百上千家供应商。目前全球的绝大多数iPhone都是由富士康在深圳和郑州两地组装生产的。受益于集群效应,制造智能手机的大部分零部件都可以在方圆几十公里内安排生产。

富士康曾经也尝试过在巴西建厂,后来发现当地无法进行优质高效的作业,还是得由中国这边挑大梁,完成大部分的制造工序再运往巴西完成最后组装。如果把产线运回美国,iPhone的生产效率也会大大下降,进而影响供货稳定性,库克亲自去工厂拧螺丝也不顶用。

因此,制造业的变动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多已经由中国承担的制造业务,不可能直接迁回美国。

更可悲的是,现在美国蓝领工人还需要面对自动化流水线的冲击。之所以美国工人群体大量失业,是因为自动化技术在不断进步,需要工人的岗位越来越少了。

也就是说,他们的对手不是在太平洋彼岸辛勤劳作的中国工人,而是这个时代。

靠一人的工资能够有车有房,养家糊口,平时还能享受到公司提供的各项福利,这种简单幸福的中产生活,已经不再属于美国的蓝领工人们了。

但是这种中产阶级生活真的在美国消失了吗?并没有。

前文说到,凭借着自身优势,中国已经替代了美国,在国际分工中分担了劳动密集型工业的份额。但是放弃了这部分份额后,美国还紧握住了高科技产业的份额,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信息技术产业。

而所在与高科技产业相关领域工作的人,正在享受这种“中产阶级生活”。

以谷歌员工为例,在谷歌总部,员工每天除了免费小吃零食随便拿,公司食堂里的自助餐更是由营养师精心搭配而成:

每个有新生婴儿的谷歌员工会收到公司提供的500美元营养费,以减缓经济压力:

公司还向员工免费提供各项娱乐设施,包括游泳池、乒乓球、攀岩、排球甚至Xbox等等。

家里的主子没人照顾,还可以直接带到办公室:

可见,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时代骄子”。40多年前的美国工人享受着在当时令人羡慕的体面生活,40多年后的今天,硅谷程序员们也在过着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

底特律转型失败,宣告破产,并不耽误纽约继续歌舞升平。老工业城市代顿因为失业潮走向没落,硅谷却蒸蒸日上,走在了互联网科技的前沿。

今日的美国蓝领工人们,不论怎么努力,也无法回到心目中的中产生活了。

个人的命运不可预料,但是历史的潮流却有着可见的动向。

跟不上时代,就注定被时代所淘汰,这并不是他人的锅。

来源:青年横财发展会 微信号:xrich666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46978/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