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佳玮(来自豆瓣)
“在大城市拼到了四十岁,我就回老家去!”
大概十来年前吧,我听过不止一个朋友这么说。自然,我也有若朋友,本身就是大城市土著,那么,“拼到四十岁,我就退休!”
那时我还在上海,离无锡一个小时不到的车程,想回家时,抬腿就能走。我也的确每隔两周回一次家,过个周末。吃吃馄饨汤包羊肉汤,陪爸妈去公园散步遛遛狗。
现在想起来,那时家里住的地方也够,无锡消费还便宜;我完全可以就住在无锡不动,反正也是写东西,不拘地点的。何必还要回上海呢?
大概是习惯了“我在上海有一个家”的概念,总寻思着“我已经独立了,不能老赖在家里了”。
和朋友们聊起来,还有个共同的心得,即:
“在老家待着,太舒服了,很容易就懈怠了!”
回过老家的诸位,一定有类似心得。比如同样是打开笔记本做事,在老家和在办公室,感觉是截然不同的,动力也不同。
在大城市自己的出租屋里做事,叫一份外卖或自己做一份泡面;在老家,也许妈就敲敲门,递进来一碗卧了溏心荷包蛋的挂面来——后者温馨得多,但久而久之,也更容易让心志放松。
人一旦开始思考“不如就回去吧”,就很容易一路被温柔乡牵绊着,想回去了。
可是按照我的观察,我的每个“到40岁就回老家/退休”的朋友,好像越接近40岁,就越没法退休。
——大城市收入高,但消费也高;攒不到自己想攒的数目啊。
——已经买房了,还得还房贷;辛辛苦苦这么多年,放弃了多可惜。
——孩子上学怎么办?老婆的工作也是好容易到这个职位了。
——大城市医疗条件还好些,老家人看病反而要来大城市,还亏自己现在在大城市,找得到人,说得上话。
等等,等等,等等。
波德莱尔说19世纪的巴黎是一个巨大的沼泽,当然只是个比方。但大城市的明与暗就在于此:
它汇聚一切美好与琐碎,凭空创造出无限需求。最后,人很容易会忘记来大城市,最初是为了什么,而开始有了更多更散碎的目标。
当然这样也不坏。
毕竟少年时的梦想,许多纯真但无知。“挣够钱就回老家”,许多时候是没见过世面的谵妄。成年人的欲望,更加深思熟虑一点。
见过了世界之后,觉得老家其实也没那么完美,这也不奇怪。
人活到后来,难免牵绊更多:世上大多数东西都不是免费得来的。到手的时候,牵绊自然产生。已付出的一切就是沉没成本。
所以待得越久,就越不容易走。终于与大城市同化了,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这大概是许多在大城市度过青年时光的人们,共同的命运吧?
回老家≈回到童年,少忧虑,更熟悉,需求更少,但乐趣也会更少。
大城市≈成年生活,多烦恼,更紧张,需求更复杂,但乐趣也会更多。
人是在大城市有了立足之处,回老家时才会开心;如果在大城市事业有成,回老家时才更开心;反过来,如果是灰溜溜地被赶回老家,心情又是两样。
说来说去,无非是有没有选择权的区别。
这也是许多青年在大城市拼命,以老家为理想的妙处:
老家是个永远的备选项,永远在等你回去。人只要有得选,就会觉得还有条活路。
类似于,知道冰箱里还有鱼翅海参,那吃白菜也挺开心;但如果冰箱里空空如也,吃白菜就会格外委屈。
我有个上海朋友,时不常念叨:就想回乡下老家阁楼上待三个小时,捧着旧漫画看,吃五香豆。
我说:现在在家里,拿个躺椅,举个pad,吃五香豆看漫画,也可以的呀。
朋友摇头,说少了点氛围——要有老樟脑、五斗橱、楼下面做红烧鱼香味、手里拿着五香豆、隔壁半导体在播评弹,这种氛围下面看老漫画,才开心。
许多时候,我们理想中的桃源乡,其实与我们记忆中的氛围息息相关。
所谓老家,其实很多时候是个氛围。老家的床不一定睡着更舒服,老家的饮食不一定真的更香,只是更熟悉,更能让人获得安全感。最重要的是,随时能回去。
所以老家作为一个理想的归去处,很好;真待久了,又未必让人开心了,又想去远方了,去其他理想的所在了。
作为一个居无定所、经常到处走的自由职业者,我的感觉是:
人们向往的某处“去了就烦恼全消”的地方,无论是心仪的远方或是温暖的老家,真的去了,待一段时间,就又想移动了。
人总是这样:自己不在的那个地方,才是最好的。
大概,人最喜欢的,不是某个地方,而是希望有得选,讨厌没得选。只要有得选,蹲在原地不动,都会很开心。
所以重点不在于老家还是大城市,重点在于有没有选择权。
大概,这才是多数现代大城市年轻人的苦乐之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