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说说我上家公司

说说我上家公司

ID:lichtenlade

我上家公司是以上海一所顶级大学和中科大毕业生为核心班底组建的。按道理说,应该比那些用些二三流大学毕业生的微电子公司前景好很多。(当然,不能和清华北大系比,但比西交,华科这种级别的还是强太多了)

我入职公司的时候,芯片部门有A(本科),B(硕士),C(本科),D(硕士),E(中科大硕士),F(副总监,中科大硕士,E师兄),G(总监,中科大博士),软件部门总监K(中科大本科),老板L(上海顶级大学博士)

结果到了去年年底,芯片部门就剩我和我总监G,还有去年&月入职的几个毕业生(也是中科大和上海那所顶级大学的)。现在更绝,我总监和我先后离职,上海社招也没进来一个。

我也是很奇怪,去年年底为啥都走光了。钱不多是事实,去年ic涨了一波,人跳了正常,但是也不至于走光吧。后来仔细想想,觉得是不少因素的合力�

先谈老板。老板是抵押了自己的房子融的资,也算是下了血本了。但是老板的打算是,买几个ip一集成,然后产品上量,上市或者被收购。一开始公司的组建思路就是短频快。

除了几个核心员工,其他招聘以应届生为主。而且收入低不说,除了那些公司建立就跟着老板过来的,其他人一分钱股票都没有。

所以从一开始,老板就没打算培养什么人。他想着人用完了,公司产品也上量了,就等着上市或者被收购吧。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公司的产品规划定位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而老板恰恰在这一方面能力有限。公司做出来的产品规格有问题,迟迟无法上量。

情怀这个东西讲一年可以,时间长了谁还信?这玩意又不能当饭吃。

管理方面,老板防底下人跟防贼似的。老板是做芯片出身的,软件不怎么懂,所以他对K那边不怎么干预。但是芯片这边,老板经常自己亲自插进来,很多时候搞得F无所适从(G埋头做技术,不管事)。

其实仔细想想也对,老板能干的,G也能干,G的脾气又比老板好太多。要是G这边的实力过强,公司可能就要改姓了。

老板还喜欢放任部门之间内斗,反正决策权在他手里,有问题大家都跑到会上去甩锅,慢慢的矛盾从对事变成了对人。

作为领导,要保持下面人斗而不破,这样下面人才能合作为你干活。你搞得下面人斗得过了度,都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那还玩个p。

老板不识人,他根本不能充分了解每个人的优缺点。这个公司在我进去的时候就30来个人,你作为统帅,只对自己带过来的那几个亲信有一定的了解(还了解得非常有限),其他人基本了解为0,做长线?嘿嘿。

他这种做法就让人觉得,来了反正也没上去的希望,就只能学点东西走人。

一个人技术再牛,也不可能做出一个很好的产品。得让整个team的每个人都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潜力才行。老板L技术非常牛,但是在自己的部分短板上,不能让team里的其他人充分发挥,那就得赌运气了。

在去年底F走的时候,就传出要空降一个或者用K取代G的。今年上半年,终于从其他城市里弄了个team。那个team是某国企挖来的,就在那个城市新设了个site。那个team其实擅长的是算法,其他方面一个team加起来都比G差得很远。而且L能充分信任新team么?根本不可能,所以他把K提上去管着新team。

以前的局面是保证芯片部内部不团结,又保证各个部门之间内斗。芯片部门人基本走光了,我又是死心塌地的跟着G,就要从外面弄个team来牵制G。如果直接把G踢出公司,L又不愿意,因为G走了,很多事就只能L自己干了。

再来说说总监G。G技术很牛,从前端到后端都很精通。他的主要缺点就是不想和人打交道,主要的事情他自己一个人就干了,进度啥的也不怎么和其他人交待。很多事情他知不知道?他知道。愿不愿意和别人说,不愿意。旁边人和他打交道,就觉得有输入没输出。E给G的评价就是不接受监督,不接受质疑。而且据说不少中科大博士都是如此。

小公司讲的是快而不是全面。先做出个能亮的东西出来,能用再说。有什么问题可以慢慢优化迭代。G技术很强,自然效率很高,关键的事情就没必要让其他人参与来拖慢进度。但是是人就会犯错,他事情做完了,也没人有资格去检查他,结果导致了一次芯片流片失败。

这个事其实引发了软件那边对他能力的质疑,再加上他社招基本招不到人,不愿意主动和软件那边接触,所以软件那边对他风评比较差。

软件那边对G的风评差的结果就是,软件对整个芯片部门都有意见,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形成。G又不会甩锅,所以芯片出了什么问题,责任就全推到芯片部门这边了。相信这也是导致芯片部门底下的那些人离职的原因之一。

就G这个人来说,能力强,性格好,他的人脉关系非常好。因为他不太主动和人家去争,当然大家都愿意和他打交道,而且同校博士之间还是有一定认同感的。G是一座金矿,但是L不敢去使劲挖,因为怕挖了之后,自己的位置不保。但L不挖不代表我不会去挖,这么一座大金矿,用好了,大家都会获益匪浅。

当G提出辞职没几天,新的一版芯片(就是换了boot rom那几层)回来了,但是这一版芯片发热量比旧版要大,于是老板又想挽留G。不过过了一个月,G还是走了。

接下来谈F,F这个人也不错,但是是做DFT出身的,所以coding能力相对有限,而且F也不太懂自己的位置应该干些什么。他对下属比较软,但是对老板L就比较硬,时常的和L顶。他和G、L形成的局面就是,L说一件事,G啥也不说,F觉得不对就直接上去顶。

最后的结果就是,F的下属不怕他,还得他和颜悦色的哄着别人干事;而经常和L争论又导致自己的压力很大,而且双方给对方的印象也越来越差。当芯片部门人走的差不多的时候,他也走了。

按E的评价,F是一个合适的engineer,但不是一个好的leader;G是一个很好的technician,但不是一个好的engineer。

最后说一下E,E是我到这个公司之前综合能力最强的人。他虽然技术方面知识、经验远不如F和G,但是是一个非常优秀的organizer,非常优秀的marketing,非常优秀的engineer。

F、G、K都是毕业之后就跟着L,跟了10年左右的。而E是毕业之后在华为干了3年,他因为leader在斗争中失败,被清除出华为。他不仅在华为里学到了不少技术知识,还储备了大量和人玩的经验。所以在我进入这个公司之前,芯片部门的核心不是F、不是G,而是E。E上连着F,是F的同门师弟;下连着C和D,E和D住一个小区,和C一起打游戏。

而且E和软件部门交往也比较密切,经常和他们一起打游戏。那款失败的芯片流片之前,他问F,这个地方要不要验,不验出问题怎么办?F说只能相信G,结果就出问题了。去年年初,E一走,这个连接就断了,其他人走掉其实也是可以预见的。

E不仅在公司里,在外面交往也十分广泛,F的华为手机手表都是E帮忙内购的。其实虽然这些都是小事,但是从小事才能真正看出一个人怎么样。大事一个人会注意掩饰,但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就很难掩饰了。

E离开这个公司的原因是另一个中科大博士开了一家公司,请他去当副总。那个中科大博士自己掏了几百万,然后融资开的公司,E一分钱没掏直接去当副总,还白拿股份。那个公司的单子主要是那个博士和E在谈,但是那个博士也是个technician,所以谈的单子问题比较多,而E在华为就干过采购,所以他谈的单子基本没啥问题。

我现在就在请G把E挖到上海,只要E回到上海,再加上我的努力,相信把G抬起来的概率不会小。

其实这个公司真正愿意且有能力去解决问题的人不多,除了G和K,软件部门只有H和W有这个实力,W也是上海那所知名大学的毕业生。H是工作了很多年的,经验相当丰富,但是在K看来工作态度很有问题,他每天下午5:30定时打开手机打网易的《阴阳师》。H在公司创立阶段就进入公司,有一些股份,也是去年年中离职的。按K的说法,是因为看不惯H的工作态度把他赶走的,但是按H自己的说法(就前几天),是他自己走的。

而在芯片部门,真正愿意且有能力去解决问题的就是我和E。

最后补充一点,L在业界是个名人,第一次创业的公司早几年成功上市,这个公司是他的第二次创业,F、G、K都是他从第一次创业的公司带过来的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47746/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