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现实往往比故事还要魔幻,这两天发生的一件奇事,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事情起源于一篇文章。
一位自称深圳创业青年的 “受害者” 发了篇文章,控诉手持诸多微博大号、一条微博报价几十万的微博头部 MCN 机构蜂群传媒让其上当受骗的故事。
为什么受害者要打引号,这个容后再叙。
这位 “受害者” 花了将近五万块,找蜂群传媒合作推广自家产品,蜂群传媒安排粉丝 380 万的上海时尚博主张雨晗拍 VLOG 进行宣传。
视频发出后,数据很华丽,阅读达到 300 多万,1000 多条评论中很多表示已经下单或者马上去下单,然而,诡异的是,实际上却没有一单成交,唯二两个领了优惠券的用户,还是该机构的工作人员。
“受害者” 与蜂群传媒沟通未果之后,自己去联系了一把微博刷量相关人员,发现自己支付了将近五万大洋的单子,实际上只需要 3500 元就可以安排从阅读、点赞到评论的全套服务,深觉智商被侮辱的 “受害者” 愤然发文控诉蜂群传媒。
文章刷了屏,在社交网络上引发不小反响,然而,正当大家指责蜂群传媒、称赞这位 “受害者” 写文章也不夹带私货、不推广自家产品之时,很快事情就出现了反转。
据雷斯林撰文称,控诉微博大 V 数据造假的这位 “受害者”,卖的货是一款叫做 “E 飞养宫宝” 的东西,这货据说可以排毒、养颜、瘦脸,当然主要作用还是预防和缓解痛经。
在之前,她还做过一款产品叫做 “E 飞神笔”,这两个东西的原理类似,都是这样的:
“光能技术”“震动光波能量” 这些字我都认识,但连起来我就看不大懂了,更不懂这产品的原理,只是联想到了最近被曝光的 “量子波动读书”,可能它们是一样的 “黑科技” 吧。
在其官方淘宝店查找了一下,“E 飞养宫宝” 大概长这样,请大家自行体会。
故事到这里已经很清晰了,这位自称 “良心创业者” 的 “受害者” 做了一款只要 499 的 “黑科技” 产品,本来借新媒体的东风来收割一把智商税的,没想到却被无良的新媒体骗子先行收割了。
你说奇幻不奇幻。
对了,这位雷斯林平时主要是写电影文章的,但这个故事的确也可以拍成电影了。
笑过之后,我也看到很多奇怪的言论。
有的说微博传播本就以品牌和口碑为主,带货本就不是其强项,再说五万元的推广 “要啥自行车”。
有的说微博一直都是这样,大家都是心知肚明,该甲方没有必要说破。
如果这些言论不是强行洗地的话,那只能说这些人对于微博和数据造假的容忍度太高了。
诚然,不少甲方有品牌和口碑宣传的需求,但也有带货的需求,即便是品牌口碑宣传,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化标准,也不希望大笔的广告费投进去就换来几个僵尸粉和群控的评论。
不可否认,各个平台都不大可能完全杜绝刷量,可以说,只要有数据的地方就可以刷数据,但其他平台为了用户利益也好,自身健康发展也罢,大多会大力打击这种刷量行为的。
微信公众平台就曾多次改变数据算法,让不少刷量的公众号露出底裤,知乎也一直在健全自己的反作弊系统 “悟空”,唯独微博似乎坐视这种畸形病态的局面发展,甚至还有官方送僵尸粉的传闻。
在刷量的支撑之下,蜂群传媒等 MCN 和旗下 KOL 赚得杯满钵满,微博的股价也屡创新高。然而,建立在海市蜃楼上的虚假繁荣毕竟不可能长久,这次的 “骗子被骗” 事件或许只是微博刷量的冰山一角,但却可能造成惊人的蝴蝶效应,在营销市场本就不景气的情况之下,引发用户对于微博营销成效的疑虑和思考。
在这个故事里,一个骗子被另一个骗子给骗了,最受伤的却可能是微博,但微博也绝对不冤枉,因为它纵容了这些骗子,至少,是为这些骗子的成功行骗提供了土壤和养分。
来源:望月的博客 微信号:wangyueblogg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