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坐拥百万大学生,武汉为什么留不住人?| DT城数

坐拥百万大学生,武汉为什么留不住人?| DT城数

在全国城市不断加码人才引进计划的整体环境下,如果反过来在城市之间举办一场关于人才流失的“比惨大赛”,武汉无疑是前几名。

经济上,2018年武汉GDP力压杭州位居全国第九,超过包括长沙、郑州在内的其他中部城市的同时,增速也已经连续5个季度保持8%以上。

教育上,武汉优秀的教育资源更是好得能让绝大部分城市眼红。根据今年6月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来看,拥有83座普通高校的武汉在数量上仅次于北京,远超成都的57所、杭州的47所。武汉的教育资源、大学生人数不仅远超同量级的对手们,在中国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但尴尬的是,武汉大学生留存率还是太低了。数据显示,来自武汉83所高校的超100万名学生毕业后大多离开了武汉。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为例,这两所名校的毕业生大概只有1/4选择继续为武汉效力。与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的浙江大学相比,大学生留在武汉的意愿并不高。

这一幕似曾相识。当年,来自于汉阳兵工厂的88式步枪被运输到各地,参与包括辛亥革命在内的诸多全国性革命。对于军火的强大需求,让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了武汉,造就了与大上海齐名的大武汉。

现在,同样强大的需求纷纷带走了“武汉制造”,留下的却是一座在人才竞争中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的武汉。

在烈火烹油的抢人大战中,经济强市武汉不仅没有在广袤中部形成人才虹吸,反而为“他人做嫁衣”。这让DT君(ID:DTcaijing)感到十分好奇。

这一次我们将根据《2019中国青年理想城报告》的数据,以生活便利度、产业结构等维度,分析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武汉毕业大学生的去留,武汉又因为哪些环节在人才的竞争中丢了分。

1

强势的金元,激进的城建

整体实力暂时无法赶上一线城市的城市,通常选择“错位竞争”。竞争中,最经常被二线城市提及的就是“方便”和“宜居”。武汉也不例外。

在《2019中国青年理想城报告》当中,武汉的居住便利度排名第6,在它前面是四座一线城市以及成都。我们发现,与杭州、成都这些同等量级的对手相比,武汉在“公共交通通达度”“日常餐饮可选度指数”“购物中心发展指数”等指标上的表现优异。其中最突出的,无疑是武汉的公共交通通达度。

截至2018年底,武汉运营着9条地铁线路,轨交线路长度达到348公里。在轨道交通的绝对长度上,武汉排在第5。而在密度上,武汉的轨交密度仅次于上海,高居全国第2,远超成都和杭州。

高密度轨道交通的背后,是武汉建成地铁的高速度。从2012年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建成通车开始,“武汉速度”就成了中国地铁的代名词。从2012年到2015年,武汉每年建成通车一条地铁线路;从2016起,武汉每年建成通车至少两条线。根据规划,武汉将用不到20年的时间,走过伦敦140年的历程。

2014年,BBC记者Robert Peston采访武汉市长唐良智,得到了一组让人思考的数字:从2014年到2019年的5年间,武汉城建预计花费2000亿英镑(约合1.78万亿人民币)。英国政府最新报告显示,2017年,全英国的城市建设费用为1094亿英镑(约合9726亿人民币)。换句话说,武汉的年均城建支出,抵得上1/3个英国。

除了便利的市内交通,武汉人的消费体验也要优于对手们。以人均购物中心数量为例,武汉人均拥有购物中心0.079个,高于成都的0.067个。购物中心入驻品牌数量上,拥有15749个品牌的武汉更是比成都多出1000余个。

如果再把评判的维度从市内提高到区域,武汉的交通通达度优势仍然明显。目前,武汉有直达各个省会的火车。全国范围来看,拥有这样资源的城市只有北京、上海、西安、郑州和武汉,广深都没能拥有如此便利的铁路交通。除了航空中心度上有所欠缺,武汉在铁路指标上的优势是明显的。

但在历史底蕴、城市建设、生活便利度等方面都存在优势的情况下,武汉的大学生仍然决定出走。武汉的失分项到底在哪里?

2

产业单一,人才流失严重

武汉留不住大学生的症结在于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工资水平低以及强势“邻居”的虹吸,这三点正是一条循序渐进的人才流失链条。

“在武汉,如果你学的机械这样专业度高的学科还好。但对于我们商科这种学术性不强的专业来说,如果我想去金融、去新媒体、去互联网,只能去一线城市。因为这些行业在武汉几乎都找不到。”从武汉纺织大学毕业后,穆瑶最终选择离开家乡湖北来到上海,找到了一份让她满意的工作。

穆瑶的经历证实了我们的数据。从《2019中国青年理想城报告》的数据来看,虽然武汉在产业发展和工作机会丰富度上优势明显,仅次于北上广深和成都。但武汉经济过于依赖钢铁、汽车等传统重工业,新兴领域、互联网和技术公司的数量不足,难以提供足够的职位,所以穆瑶们的出走也在情理之中。

仍然以武汉、成都和杭州三座城市为例,对比互相之间的差异,我们就能看出武汉在产业结构上的劣势。

在与成都的比较中武汉还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但当杭州加入竞争时,武汉在中国500强企业数量、新经济创业公司数量、创业能级和独角兽数量四项指标上明显落后。

“一家网易就能打败武汉所有的互联网公司”,卢宁坚定地说。今年刚从武汉大学毕业的卢宁是城市抢人大战的亲历者,他最终选择离开武汉前往网易杭州,成为了一名游戏开发工程师。他告诉DT财经:“2019年光一家网易的校招就好几百人,而且都是985的本科、硕士甚至是博士。但在武汉有多少公司能一下招那么多人呢?我在武汉根本没找到过这样的大型互联网公司。”

产业结构存在缺陷的同时,较低的工资水平又一次增大了武汉留住人才的难度。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武汉平均招聘薪酬为7833元/月,略高于成都的7723元/月,但与杭州的9065元/月相差甚远。

在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招聘薪资相对较低的局面上,高等教育的优秀成果们就难免被其他省份收割。

以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为例,两所名校2018届本科毕业生流向最多的省份都是广东省,比例分别为27.36%和26.74%。在华中科技大学2018届毕业生就业公司当中,不乏恒大、华为、TCL、招商银行这些响亮的名字——这正是武汉拿不出手,而广东引以为傲的产业结构优势。

被强势的广东挖角,武汉乃至整个湖北都在事实上成为了广东的“职业人才培训基地”。产业结构落后、招聘薪资低等短板造成的人才流失现在还在继续。

不过,武汉市政府也察觉到了这一点。

3

大学生的武汉?湖北人的武汉!

“将武汉打造成大学生最友好城市”“5年内留住100万大学生”,在人才竞争的大背景下,武汉出台了一系列包括“人才租房、购房8折优惠”等政策。但对于一座想留住人的城市来说,从根本上改变行业现状才是关键。于是武汉拿出了对内和对外两套方案。

对内,武汉正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并收获了一些成效。作为一座工业城市,武汉拥有武钢、东风汽车、神龙汽车等知名企业。但在钢铁产业去产能的大背景下,武汉选择大力发展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产业。在产业升级、政策支持等一系列利好的影响下,武汉也开始从一座工业城市开始向高新技术城市转型。

2013年,武汉互联网、高科技领域新公司注册数量为5746家,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上涨至22978家,增长近300%。

对外,武汉也开始在一线城市招兵买马,只不过现在效果甚微。2018和2019年,小米、小红书、商汤科技、奇虎360、字节跳动等著名的互联网和高新技术公司相继宣布将在武汉建立“第二总部”。对于想在互联网公司发展的卢宁来说,虽然这看起来是利好消息,但这些有意向在武汉布局的企业,目前也只停留在初步阶段,难以向大学生提供足够种类和数量的岗位。出走仍然是他们的唯一选择。

此外,武汉正在大力宣传的“8折租房、购房”口号也在网上遭到质疑。一部分有意愿留在武汉的毕业生发现,一些优惠楼盘所处的位置相对较偏。比如名为“临空港青年城”的人才楼盘,离最近的地铁站五环大道也有6公里。黄陂区的“长江青年城”也存在类似距离市中心太远,出行成本较高的问题。

在谈到这些关于职业、住房等话题时,卢宁和穆瑶都有相同的观点——武汉其实只适合安于现状的湖北人。在武汉实习时,卢宁发现同事虽然愿意将新技术运用在传统行业,但本地的同事们安于稳定的生活,从而缺少改变局面的魄力。穆瑶发现武汉人已经习惯了朝九晚五的生活,舒适圈里的生活更符合这座城市的期待。

从现实情况来看,武汉为了留住年轻人的努力是不遗余力的。在城市人才竞争白热化的阶段,包括武汉在内的诸多城市没有犹豫的时间。“在城市之间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中,武汉绝不能输,输了就输掉了未来!”2015年,时任的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动员大会上如此开篇。

就像阿里巴巴带动了杭州的电商、互联网行业发展,提高了整个城市的创新竞争力那样,武汉也急于寻找一家属于自己的“阿里巴巴”,帮助自己更快地向一线城市的称号发起冲击。即便不能自己孵化出武汉的本地互联网巨头,但武汉仍然希望能够“归化”一家已经成熟的企业。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经济实力、城市功能与区位都不弱的武汉来说,聚集青年人才、释放创新活力,都将是最重要的议题。

(文中卢宁和穆瑶为化名)

作者 | 钟黛
编辑 | 陆泓、蒂姆
设计 | 赵芸

来源:微信公号DT财经(ID:DTcaijing)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48037/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