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创业者,我劝你少谈情怀,多搞钱 |罗永浩成“老赖”有感

今天,我见了一个创业团队。创始人拿着电脑,点开PPT,和我讲了半小时自己的宏伟蓝图和改变世界的计划,问我要500万。

在具体讨论项目本身之前,我先问了对方一个问题。

“你有没有自己赚钱超过10万的经历,工资奖金什么的不算,父母家人给的也不算。”

对方答:

“没有啊,我毕业工作没多久就创业做了现在这个项目。”

这个回答一出,基本上我就有要不要给钱的结论了。

最近几天,东半球相声说得最好的创业者罗永浩被法院列入限制高消费名单(俗称“老赖”)。老罗也公开发布声明对此事进行了回应,称其会想办法还清债务,获得了一众粉丝的支持与鼓励。

社会对创业者的确应该多一些宽容和鼓励,在他们面临失败之后,的确也应该多一些精神上的支持。但从更高的视角来看,创业本身就是一个“多数人会失败”的游戏。因此,对创业者的鼓励和宽容,也不应该被放大成“失败了也是英雄”这种有点一厢情愿的“狂热粉式”的立场。

失败了就是失败了,创业这件事,成王败寇,就是以结果论英雄。事实上,这是社会上很多事情的残酷逻辑。毕竟,没有人关注冠军之外的运动员。

老罗为什么会失败,我不过多分析。但有一点大家应该有所共识:老罗会吹牛,会讲话,言语具有煽动性。与此同时,老罗又喜欢跨界。教英语,搞网站,办培训,做手机,弄电子烟……

相比“最会讲相声的创业者”,我觉得“跨界艺术家”更适合罗永浩。

跨界如果成功就是天才是英雄,比如马斯克同时担任三家公司的CEO,股神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公司也是典型的多元控股公司。然而,现实中更多的是跨界失败的案例。不扯远了,红极一时的乐视系创始人贾跃亭,其跨界战略不可谓不典型。“生态化反”这种不知所云的词,一度也是创投圈炙手可热的标签。

如今呢?

我们还是希望罗永浩会比贾跃亭好一些吧,毕竟老罗的很多语录还是实实在在地激励了一批中国人的。

瞎几把跨界,不专注,贸然进军陌生领域,本质上是对商业规律缺乏敬畏。高估自己的能动性,而低估客观世界的运行规律,是很多自负的人失败的根本原因。

商业世界的客观规律是什么?就是只有赚钱的公司才会持久下去。赚钱只是结果是表象,其背后,是产品和服务对需求的深刻理解及最佳满足。

换句话说,商业规律只有一条,那就是谁能抓住真正的用户需求,并以最佳的形式满足这些需求,谁就能赚到钱。谁赚到钱,谁就能持续生存下去。

不赚钱的公司都是耍流氓。

很多人急了,说互联网公司那么多不赚钱,照样养着几百几千员工,照样上市,那又怎么说?有个东西叫“战略亏损”,各位可以仔细了解一下。

创业者,从本质上,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生意人,而不是梦想家。创业者可以没有梦想,但一定不能没有生意人的属性。

什么叫生意人的属性?就是知道怎么搞钱,怎么搞产品和服务去满足需求,最终实现赚钱。他不一定有改变世界的野心,但他一定知道怎么样可以把用户的钱装进自己口袋。如果缺了这个属性,创业者的梦想再大,也只是空中楼阁。

很多人看不清问题的本质,总觉得世界就是大家言语中的那样。马云说,阿里巴巴是一家为梦想而活的公司,你就觉得,创业者最大的属性是梦想家,是情怀。你不知道的却是,马云在创建阿里巴巴之前,已经做了好几家公司证明了其“生意人”的属性。

整体来说,世界是竞争的,是残酷的,是成王败寇的。这些东西表现出来并不那么美好,因而我们有了文学和艺术,得以让人们在残酷竞争的生存现实之上创建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国。商业世界更多属于现实层面,而非理想国的范畴。

一个好的创业者,可能也同时是一个梦想家是一个情怀者,但首先他更是一个好的生意人。如果只讲理想和情怀,却对商业世界一窍不通,那我觉得可能从事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更合适。比如,罗永浩当一个老师,一定是非常优秀的。

如果不是一个好的生意人,我劝你不要创业。

来源:秦小明 微信号:xiaoming_qin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