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怎样迅速掌握一个知识点呢?试着向不知道的人讲明白整件事

@马伯庸:怎样迅速掌握一个知识点呢?

有这么一个效率很高、见效快捷、而且回报还不错的学习方法。那就是:为这个知识点写一篇介绍文章,试着向不知道的人讲明白整件事。什么时候你能讲明白了,自己就算是掌握瓷实了。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吧。

17年我有一次跟仇鹿鸣老师吃饭。聊天时他无意中提及,说有个叫孙沛阳的北大学生,在12年发现古人习惯在竹简背面划一条斜线,以标记前后次序。这个发现,解决了困扰学术界许多年的竹简编序问题。艰深的古文字谜团,居然被一条斜线给解决掉了,很有推理小说的风范。

我本来想立刻发条微博,跟大家分享一个很酷的豆知识。可是掏出手机来写了半天,发现不行,这斜线怎么划的?从哪篇简牍里发现的?仅凭饭桌上转述根本说不清楚。于是我回家以后,找到孙沛阳的那篇论文,搞清楚这个发现的具体细节,觉得胸有成竹了,打开电脑准备去发微博。

没想到写到一半,又卡住了。

我发现,单纯平板直述地把发现讲一遍,没什么意思。大部分人不了解简牍学,体会不到这个发现的意义。为了能让读者充分理解其重要性,我必须要把前因后果说明白 。在这个发现之前的简牍学,哪些排序问题没得到解决;要说清楚这个,就得先说明白哪些问题解决了;要说明白哪些问题得到解决,就得从最基础的简牍学常识谈起……

这样一来,远远不是一条微博能容纳的了,只能写一篇文章。文章要有结构,先讲“简牍”是是什么,然后讲“简牍”释读遇到的排序问题,再谈学术界之前辨认竹简次序的N种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局限性,最后才讲到孙的发现有多重要,实现了哪些突破。得这么一个逻辑次序,读者才能明白。

这时我发现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且不说第四部分,光是前三部分的写作就超出了我的知识储备。比如说吧,第一部分讲简牍是什么,我得找个熟悉的故事开头,迅速把读者注意力拽住——幸亏我知道一个孔子韦编三绝的典故——但接下来编竹简的绳子什么材质,怎么打结,出土什么状态,简牍学的定义到底是什么,都得查阅相关论文。

这还是最简单的部分。到了第二部分,讲到简牍释读时的排序问题,我不能只是干巴巴地讲理论,必须得举出几个实例来,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

这就很痛苦了,我对简牍学了解不深,对于各种文献略有耳闻,却从未涉猎。为了能找到合适的例子,只能硬着头皮去翻论文,论文看不明白,就去找底下的索引找扩展文献看。读到昏天黑地,才从浩如烟海的上博简里翻出《战国楚竹书》、郭店楚简里翻出《性自命出》,清华简里的《筮法》、睡虎地秦简书信和清华简《金縢》里的标点等等……就为了说明,排序问题很重要。

好不容易写完这段,接下来还得搞明白,排序问题怎么解决:学术界有从文字、图案、简背反文、竹节、契口等方式来判断,每一个方式,我都得举至少一个例子来说明吧?于是一头栽进文献大坑里,又昏天黑地看了一通,挑出雅俗共赏的案例出来……

终于到了讲述孙沛阳发现这条斜线的段落。我惊讶地发现,梳理完之前学术界对简牍的研究历史之后,我读他论文的感觉和之前读截然不同了。作者写的不是科普,所以很多常识在行文中没有特别说明,说一藏十。原来我没相关基础,读得似懂非懂,现在恶补了一阵之后,我才算是初步掌握了这个发现的牛逼之处,对于它在简牍学中的位置与前后源流了然于胸。

就这样,我本意是想在微博上分享一个豆知识,没想到最后掘出了一棵大树……拜其所赐,我也算是梳理了一遍简牍学的入门常识,至今也忘不了那些佶屈聱牙的先秦文献,因为当初找例子找得实在太痛苦了。

所以你们看,你很难判断自己是否真的掌握了一个知识点,即使倒背如流也未必能理解透彻。最好的办法,就是试着去写一篇介绍,行文过程中,你会特别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短板和缺陷在哪,随时补完修正。什么时候文章写完,才算是真正把它理解入心了——而且写完的文章还能卖点钱,多合算啊!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