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为什么我会关心“雪球嘉年华”活动

为什么我会关心“雪球嘉年华”活动

很多读者都知道,11月底我在杭州有一个闭门分享会,那么凡事有得有失,于是就错过了雪球嘉年华活动。但即便如此,我还是托他们工作人员,要了一些嘉宾分享稿来看。好,暂停一下,我不炒股,不炒币,也不炒房,那么,猜猜看,为什么?

今年中国似乎处于一个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节点,一方面中美贸易战,我们到底有没有伤筋动骨,另一方面,创业环境相当严峻,而职场从业也变得危机重重,从996到251,太多不和谐音的出现其实并非偶然,企业在很多领域的压力往往会加倍传递给职场从业者,我们真的不要认为企业家和打工者是对立的,其实今年大家可能都在挣扎。

这也是我常说的,干掉那些你认为不良的企业家,不会让你的职场环境变得更好,要看到的是整体的政治形势和金融格局。

那么2019即将过去,如果有一天,从未来回看今天的世界,今天的中国,我们即将迎来的是触底反弹?还是万丈深渊?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关心这个话题。

当然,那些站在台上的投资高管,经济学者,金融评论家,他们说的一定是对的么,甚至他们一定会说实话么?当然不一定,但他们的信息渠道比我们多,信息面比我们广,所谓兼听则明,我们完全可以带着问题去听,带着怀疑去听,不要盲信他人,但也不要过度自信。

实际上,社会中,大部分人财富和资产的涨跌,都是跟随趋势前进,大趋势中的小趋势,不同领域的不同趋势;比如淘汰落后产能,国企改制,这个趋势埋葬了多少人四平八稳的生活。比如城镇化建设这个趋势,活生生创造了拆迁暴富阶层。比如消费主义崛起,新零售品牌的快速成长和扩张,海底捞的经典案例。比如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正如我旧文曾说过的,20年前的同学们,差不多的水平,差不多的技术背景,进入当年还非常弱小的互联网行业,和进入曾经广受职场追捧的传统IT外企,上升的速度完全无法相提并论,谁对谁错?无关对错,趋势使然。

那么未来十年,二十年的趋势在哪里?闷头做事的同时,别忘了抬头看天。我这次也是想了解,各种金融大鳄怎么看待中国经济的后劲和未来,当前政府经济转型的目标在哪里, 趋势就在哪里;资金流向哪里,机会就在哪里。

说实话,党和政府在这几年经济和金融治理过程中,我觉得,还是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中央和地方的博弈也带来一些政策的摇摆性;但必须承认,相关主管机构的学习能力很强,纠错能力也很强,我最近的感觉是,中央已经越来越熟练的学会大数据决策,你会发现一些政策调整的速度还是相当快,如此沉重复杂的经济体能有如此效率的决策能力,其实这才是中国经济再度爆发最大的机会所在。决策中真的不怕一时犯错,怕的是缺乏感知验证和反馈效率,从而不会及时纠错。

金融大鳄,投资大佬,很多人对政策风向,决策层的目标和决策依据,都有比我们常人多的多的感知和认识,我自忖没本事掌握比他们更强大的信息渠道,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去看看他们说了什么,从中也能窥探出一些我所期望的问题的答案。

以前我年轻的时候听摇滚音乐,有魔岩三杰一说,窦唯,张楚,何勇,年轻的时候,我常听他们的歌。那么现在互联网时代,有龙岩三杰一说,字节跳动的张一鸣,美团的王兴,和雪球的方三文。今天说起来,当然是前两位风光正盛,但方三文和他的雪球,在我眼里,也同样是极具价值的互联网品牌。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巨头和超级富豪,能在垂直领域做到极致,一样是非常出色的成就。

其实我日常也经常查一些金融相关的资料信息,并没有特别的偏好,但往往搜索之后,发现优质内容,多数落在雪球财经里。

1、关于行业的趋势和细分领域的发展空间

互联网巨头的市值变化,收入数据的增长趋势,收入构成的变化,很多都能代表行业或者细分的趋势。哪些领域正在成长,哪些领域进入拐点,这是我关心的,跟上趋势,我们做事情,付出的努力,才更容易事半而功倍。

那么除了这种财报里体现的市值和收入数据,还有大量并购的公告,会透露很多关键信息。

比如我以前知识星球提过,自媒体行业生态的天花板在哪里,流量变现的效率是怎样的,估值是如何计算的,那么有两份上市公司的公告是值得看的,一份是关于收购深圳量子云的公告,一份是关于收购苏州梦嘉的公告,当然这两个收购最后都夭折了,但这并不是我关心的,公告里提及的数据指标和估值计算方式,才是我最感兴趣的。

2、关于商业机会和价值变现

巨头财报里通常有流量获取成本,一些细分领域的上市公司财报里也经常会有对应的数据,也就是通过巨头那边获得的佣金或流量费用。

百度每年的流量获取成本几年前就过百亿,都分给谁了,某些上市公司的财报和收购公告里,能找到不少这种数据。

淘宝每年的流量获取成本,我记得过200亿了,都分给谁了,又是一个特别值得追踪的数据。

这就是创业者的商业机会,我以前讲过,这里的信息差巨大,很多创业者因为对这种信息不敏感,跟踪不到位,守着金矿要饭的感觉,我知道有流量套利的案例,就是简单的通过信息差套利,用别人的流量获取几倍的收益。

3、背景调查和机会分析

很多学霸年轻人会在知识星球里咨询,有A,B,C几个巨头不同岗位的offer,不知道选择谁,自己调查一下么。

第一看巨头的市值和增长趋势;第二看巨头的收入构成和不同领域的变化趋势;第三看巨头的成本构成和变化趋势。

选择最有增长趋势的公司对不对,如果是部门和岗位,要不选择赚钱效率最高的,要不选择花钱预算最宽的,这两部分是最容易体现个人工作价值的。不是说让你学会如何从中薅钱,而是你同样的工作付出,成果很容易被放大;比如一个很小很简单的优化方案,就能替公司赚了一大笔钱,或者省了一大笔钱,对不对。

我很多年来一直强调年轻人多看财报,招股说明书,并购公告等,不是说鼓励大家炒股,而是认清商业的格局和市场机会,不要总是闷头做事,要抬头看天。

当然,必须承认,很多人勤于工作,可能不是如我这般闲;但,当你需要寻求新的工作机会;或者被朋友忽悠去创业;或者拿着一些公司股票不知道该不该套现的时候,认真做一些相关功课,一定是值得的。

有些人会觉得,我经常看科技新闻啊,很多什么投资,融资的案例,也在学习啊,怎么说呢,行业潜规则,那种新闻里数据注水的厉害,太多不足采信的地方。那你说财报,招股说明,并购公告等等,就一定百分百真实么,财务造假的案例不也挺多么,但门槛不一样,毕竟证监会要干活的,不能说绝对准确,至少比各种投融资新闻靠谱的多。不要求全责备,也不要盲信盲从,但兼听则明,这种信息和数据价值,对于善于利用的人来说,真的是价值巨大。

那雪球里那些评论家的观点值得看么?我觉得吧,要对比看,不要选择性阅读,你喜欢某个企业,你就只看看多的那部分,你不喜欢,就只看看空的那部分,带着好恶看,会加大你的偏见,这就糟糕了。你应该强迫自己去看不同观点,不同好恶的文字,并尽量用逻辑、理性来判断。

此外,学会用历史文章来判断一个评论家,是否值得信任,如果他历史上预判的准确度较高,不能说他当前的判断一定准确,但有较大概率,他的方法论和逻辑是过关的,更值得多研究一下。再啰嗦一句,所谓准确,是明确而清晰的准确,不是话术套路中可以随意解释的准确,各中差异,请自行体会。

最后,有些金融知识,可以很好的做个人资产的风控,对很多职场精英,可能会有帮助。不过目前只适合于港股,美股市场。

比如最近有朋友问我,他作为老员工,有某上市公司的股票,想知道是否值得长期持有,是应该博长期回报,还是尽快套现落袋平安。

这样的问题,我相信很多很多从业者,都存在过,我自己也不例外,但可惜我当年不太懂金融知识,选择了很愚蠢的操作方式。

那判断股票趋势,我不擅长,也不敢妄言,我就分享一个思路吧,如果真的看好企业的未来,又惧怕暴跌损失,建议考虑用对冲抵抗暴跌风险,从而保留博取长期高收益的机会。

具体就是,选择高杠杆的反向权证,来给自己的股票做一个保险。

举个具体案例,比如说,你用当前价值 10%的股票市值资金,购买一个10倍杠杆的看空权证,行权价格可能当前价格的95%。

那么如果股价暴跌,无论暴跌多少,你的权证会自动弥补损失,最多的损失是15%,你能保有当前股票市值85%的价值。

如果不升不跌,你的权证也会损失,这10%相当于是你缴纳的保险费。

如果股票持续增长,比如涨到了200%,那么你也只损失了10%的保险费而已,可以获得190%的收益。

那么这个案例讲的比较简单,实际上反向杠杆的金融产品选择会很多,具体操作上要注意四点,以下我会用保险,来代替反向权证这个词。

第一,所谓保险,其作用是可以舍弃的,但不是可以击穿的,什么意思,就是最坏的结果是清零,而不是追加保证金和持续投入。否则就不是保险,而是玩火。

第二,所谓保险,必须具有时间的持续性保障,这是股票权证的意义,在行权日期之间,就算价值为0,依然是有效的。而不会被一个波动周期一波带走,很多币圈人玩杠杆对冲,被交易所的虚假涨跌一波带走,那种是千万不能碰的。

第三,正反的逻辑务必要清晰,比如你明确看空一个企业的未来,但担心看走眼,你卖掉所有持有股票,然后用小资金做一个高杠杆的看多权证。万一人家暴涨了,你也有意外所得。 那么权证也分买入和卖空的操作,操作的时候正反逻辑一定要分清,否则一旦趋势不如预期就是Double Kill。

第四,我不支持任何杠杆炒股,杠杆炒作的行为,不要贪图高回报,要分清主次,用杠杆做保险,做对冲,是为了保护主要权益,切忌本末倒置,忘掉初心,如果贪图回报率而玩高杠杆,已经有很多血淋淋的案例,是字面意义上的血淋淋。

坦白说,如果十五年前我会这种操作方式 ,我会少缴无数学费,估计早就财富自由了。很多职场精英,手握公司期权股票,对趋势纠结无比,真的可以从这方面思考一下。

金融占据所有产业生态链的最顶端,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这玩意对我们每个人的资产,财富管理影响巨大。

我不太敢接理财广告,我胆子小,不知道那些运营方背后会搞什么,我不敢赌他们有没有藏着把镰刀在身后,但我觉得,读者应该自己去研究和学习一些金融有关的知识,自己学会甄别和判断。

那么今天提及雪球比较多,因为和其他投资平台不同的是,这里有很多鲜活的个体用户,提供的是多元化的观点,视角。虽然我们不能盲从盲信,但兼听则明,看看不同的观点,看看不同的判断逻辑,在选择价值投资,或者个人职场发展的时候,都会有所帮助。

我坦白说,因为欠缺对个人资产安全风控的意识和手段,我交过无数学费,个人资产也需要做风控,也要掌握安全准则。我希望读者能明白,理性投资,严格控制安全边界,这种前提下,追求高回报,没什么不对的。

来源:caoz的梦呓 微信号:caozsay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49154/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