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及大城市与小城市之比时,一般比较标准化的模板:
大城市繁忙、拥挤、紧凑、快速、缺人情;但能赚钱、够热闹、有事业。
小城市闲适、空疏、散淡、缓慢,人情厚,但收入不高,偏冷清,适合养老。
19世纪,法国和英国开始有大都市时(其实也就是巴黎和伦敦),都流行过这题材的小说:少年从小地方到大城市谋生活,一边闯荡一边迷失。20世纪初,美国最流行的小说,就是中西部或南方青年来到纽约,在这个五光十色的大熔炉里闯世界。
欢欣、紧张、迷惘、自得、自卑……种种情绪,兼而有之吧?
现在许多青年,也在重复类似的生活。
然而,真在大城市或小城市都生活过之后,容易得出些别的结论。
大城市收入高,但消费也高。进多出多,最后也不剩下什么。
尤其是,你会被迫多出若干琐碎的不相干开支,都是为了所谓“留下来,并在大城市当个体面人”。
这个花费很是惊人。而且也不是新鲜事,历来都如此:
钱钟书先生《围城》里说1930年代的上海,大概指望外地人都如蜗牛,自己背着壳到大城市来;说廉耻并不廉,许多人没钱维持。
白居易初到长安,就遭遇别人跟他说笑话“居长安大不易”。
我的某位编辑,小城市出身,到大都会去。
本来抱定了心思:抵制消费主义,绝不迁延恋栈,当个没有感情的工作机器,在大城市挣够了钱,就回故乡养老,奉养父母。
但过着过着,就要办这证办那证了。过着过着,觉得未来太远了,先试图供个房吧;不知不觉就扎根了,不知不觉就住下了。等结婚有孩子了,就更加走不了了。
私下聊天时,也不再说要走了——走不了了。喝了酒就摸摸脑袋,“在这里也存不下钱来,想想钱花了不少,但都是为了啥呀?——都是为了留在这里继续挣钱,然后在这里花掉!”
结果就是,“我在大城市拼到四十岁就退休”之类的豪言壮语,只能被迫无限延迟,最后就……因为投入太多,无法割舍,于是,直接留在大城市了。
《武林外传》里,白展堂曾琢磨送三年快递,挣够一百两银子——后来被大家一拆算,发现能挣钱的行当,花钱也多,存款越算越少,发现好像根本存不起钱来:就这感觉。
而且,在大城市住久的都知道。这里的热闹比较浮。许多热闹是社交面上的。大家都忙,热闹完了,一回家,邻居都不认识,一年打不了几个照面。真所谓“他们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说小城市。
小城市的生活,闲适自在,但没有奔头——许多人也这么觉得。
然而,可能,也不是这么简单。
如果您听到人念叨“大城市房价贵,买不起,还是回小城市吧”,不妨多想一想:“小城市房价虽然低,但收入也低,买起来也不容易吧?”
其实吧,相当多数“大城市太贵了,还是回小城市吧”,更该翻译成:“还是回故乡吧。”
生活在故乡小城市,那是够闲适自在的:不能说是自己的地盘,至少地头熟,不缺住处,不用忙些琐碎的玩意。家庭人情,故旧老友,也不会觉得寂寞。熟悉,简单,乐在小小一方,多好。
但生活在他乡小城市的人呢?
在非出生地的大城市与小城市都生活过的,大概有此观感:
要留在大城市,想活得像个人,主要是贵。
要留在小城市,想活得像个人,就很……琐碎。
大城市有无数种手段问你要钱,但只要肯拿钱,多半能解决问题。五行八作,士农工商,服务业发达着呢。
小城市有许多地方,说白了也是要花钱解决,但就更得靠门路了。而且许多时候,花钱也解决不了。
如果有人念叨:“那我在小城市怎么不觉得?就觉得这里特别温馨!”
——那可能是因为您运气好,在正确的时候住在了正确的城市。
也有可能是因为,您恰好生活在故乡,不用看人情社会的负面。
统的农业社会,大家聚居。天高皇帝远,大家不好意思撕破脸面,彼此人情敦厚地过日子。
长幼有序。熟人至上。出了事情,就“论理”。这里头的理,许多并非法规,而是传统习惯。
许多传统越来越复杂,就是为此:长辈不肯简化传统,又得加上新的规矩,所以越来越复杂。外来的人觉得不成文的惯例很奇怪,但也只能接受。
传统农村不喜欢行商,除了历来对商人的打压外,还因为行商根基不在当地,不能当做“自己人”。
所以人情社会的小地方,好在人情敦厚,熟悉了甚至很热情;麻烦在认生、规矩重。
所以咯,大城市和小城市,各有各的麻烦。
如果恰好在故乡,就可以省去许多麻烦——如上所述,许多人感受到的“小城市比大城市省事”,可能只是因为所指的小地方,特指在故乡。
所以,他乡就一无是处吗?
也不是。
生活在故乡,四处受护持帮助,不会觉得孤单,但与此同时,也有若干人情上的责任。
享受了故乡的恩泽,自然也要融入故乡人情才是。
但我也有朋友,是受不了每天要跟亲友们家长里短的。他们会跑去外地——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定居,然后落个清净。我一位常年不回家的朋友说,这叫“交际自由”,听着很酷,说白了就是:
“我宁可孤单点,就想每天关起门来自己宅着,不想每天被催婚催要孩子。”
大概,就是这样了:
小地方偏人情社会,办事更靠关系,靠脸。
大城市偏商业社会,办事更靠利益,靠钱。
故乡可以省却许多麻烦,也不寂寞,就是容易被干涉。
他乡就难免有许多麻烦,而且寂寞,只是落个清净。
以及:去到任何一个地方,久了,再走就很难了。
情感和利益,都会绊着你。
真能舍得下走的,要么不缺钱,要么不在意感情。
其实许多人骨子里也明白这点。所以选定了,就不走了。
最多忙完手头面前的活,抬头想想远方:
在小城市想着大城市的繁华,在大城市想着小城市的人情;在故乡想着他乡的清净,在他乡想着故乡的温暖。
想归想,但未必真的就去,只是留个念想而已。
想象中最美好的,都是自己不在的他处。
现实生活里最合适的,还是自己待的这个地方。
行动才是最诚实的。
来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