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情侣之间「算明账」有必要吗?

情侣之间「算明账」有必要吗?

社会心理学家近期的研究发现,人们确实可能更不喜欢与那些“明算账”的人亲近,因为”明算账”往往会使得人们在这段关系中感知到“交易性”,交往起来更像是在做生意[1];但这也并不是说一切“AA”都不好。

想象一下,你和朋友一起吃了一顿 99 块钱的晚餐,你会给朋友打多少钱?或者你希望朋友给你打多少钱?49.5 还是 50?

随着支付宝、微信等数字支付服务的流行,钱从现金变成了数字,我们能够非常精确地掌握自己的帐单,也能够非常精确地实现朋友之间的 AA 制。

“亲兄弟也要明算账”,那么这样精确的算账方式对我们的人际关系究竟是好是坏呢?

我和你做爱人 / 朋友,你跟我谈生意

社会心理学家近期的研究发现,人们确实更加不喜欢与那些“明算账”的人做朋友,这是因为”明算账”往往会使得人们在这段关系中感知到“交易性”。和“明算账”的人交往更像是在做生意,而不是在交朋友。

在商业环境中,双方的关系是很少有情感卷入的甲方和乙方,此时精确的成本收益分析是合理的。但是在日常人际关系中,这样精准的计算会使对方感受到你对这段关系的不自信和不安全感,一旦对方接收到这样的信息,那么就不会再那么渴望持续这段关系了,从而影响关系质量。

吃力不讨好,多付钱也遭嫌弃

回到文章开头那个场景,我们现在都知道了,50 块要比 49.5 块更好。但是这种更好是否是因为 50 块比 49.5 块更多呢?

调查发现,人们会更反感“琐碎”,即使这样的琐碎意味着更高的金额。因此,如果是 101 元的晚餐,给朋友打 50.5 元可能也会遭到嫌弃。尽管 50.5 块比 50 块要多,但由于 50.5 的精确性会使人们感知到更高的“交易性”,所以人们还是更愿意和出 50 块的人做朋友。

也就是说,只要你把我当朋友,那么就算你少付了一点也没关系;但是你要是总爱“明算账”,会让我觉得你没拿我当朋友,那么即使我跟你交往不吃亏,我也不愿意继续这段关系。

请你在 3 分 43 秒之后来见我

交朋友不仅仅要投入金钱,更重要的是要投入时间。与金钱相同,在时间上“明算账”的人也同样不受欢迎。

当一个人告诉你他从下午 1 点—2:56 或 3:04 或 3:00 有空闲和你出来玩时,人们会更加喜欢和那个“3:00”的人交朋友。即使 3:04 代表了更多空闲时间,但是这样精确的时间会令人感到他在向你投入时间资源时过于斤斤计较,也同样会使人觉得这段关系充满了冷冰冰的“交易性”,因此也依然会对人际关系造成损害。

我不是故意的,你能原谅我吗?

那么是否所有看起来斤斤计较的数字都会带来对方的嫌弃呢?

研究者请参与者想象自己收到了一张 13.5 美元的礼品卡,之后参与者会进入礼品卡的使用网站。网站上有购买礼品卡的信息,一些参与者能看到三种礼品卡购买选项,10/13.5/15 美元,另一些参与者则只能看到两种选项 10/15 美元,由此向他们表示 13.5 的面额是对方故意输入才出现的。

结果发现,第一种条件下的参与者并不会嫌弃礼品卡的面额,因为这是网站提供的选项之一,但是第二种条件下的参与者会明显的对送礼者产生厌恶情绪,因为这代表送礼者故意输入了一个看起来斤斤计较的数字。

也就是说,如果你并非有意为之,其实“明算账”并不会影响人际关系。

但学堂君觉得,故意为之的“明算账”也并非永远都是坏事,如果能好好利用可能反而会提升关系质量。正如上面的例子,如果你在朋友女儿 13 岁生日的时候送她一张 13 美元的礼品卡,那么即使这是你在网站中故意输入的金额,也一定比 10 美元或者 15 美元看起来更有诚意。再比如,你的恋人告诉你他愿意花一小时零四分钟而不是一小时来陪你,这是因为哪怕只多了四分钟也想用来陪你,是不是一下子就从斤斤计较变成了大型虐狗现场。

所以,如果你问情侣之间应该 AA 吗?学堂君想说,如果你的 TA 非常在意金钱消费的公平性,或是最近手头有些紧,那便投其所好,选择 AA 抑或是多承担一点;如果对方不是那么在意,不如随意一点,比如你请吃饭,TA 请看电影。希望你们能“故意”为对方着想,“无意”计算琐碎的金钱差异,用爱经营这段关系。

来源:知乎日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49378/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