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佳玮(来自豆瓣)
这两天,听到人说扑灭山火的话题,我想起了小时候学赖宁的活动。
不知道现在的孩子,还要不要学赖宁呢?
我记得上小学时,有段时间,倡议“学雷锋学赖宁”。
雷锋,那是我们一向要学的;对赖宁,开始我们不太熟。但既然要我们学,一定是英雄人物,当然就学起来咯!
尴尬的是,无锡话很容易把赖宁这名字,读成另一位我们都熟悉的前苏大人物。
当时语文课本也正在教我们:这位大人物在郊外的一个绿色办公室露天办公、去理发坚持不插队、在一个克什么什么宫(名字太长了,小孩记不好)办公特别忙……所以,我们一度有些含混。
只是跟着老师喊口号:学雷锋!学赖宁!
学呗。
当时我所在的小学,每个教室门前都会挂一个框,内贴图文,介绍一位卓越学者或英雄人物:前者如林巧稚、华罗庚、茅以升等前辈,后者如向秀丽、黄继光、邱少云等英烈。
那年暑假之后,因为要学赖宁,就多了一个图文框,介绍赖宁。
我们小孩就知道了:赖宁不是那位克什么什么宫里面的老大爷,而是一位英雄少年。
为了让我们切实学赖宁,当时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录像带纪录片。我现在记不得全部细节了,似乎那纪录片讲森林大火,有卡车来运走了学生,赖宁为了扑灭大火,跳车上坡,挥动树枝,与大火搏斗……
我们看了,当然很震撼,也很佩服。
我记得当时,还有同学彼此抬杠:一个说赖宁更加英雄,一个说邱少云更加英雄……
小孩子嘛,总喜欢什么事都论个高低。
当时学校号召我们学雷锋,是教大家要扶老奶奶过马路、节省下钱来藏在储蓄罐里捐给其他困难小朋友、帮着参加义务劳动不留姓名、顶风冒雨送背孩子的阿姨回家……这我们都做了,还要写在《记一件有意义的小事》之类的作文里呢。
学赖宁,似乎就没什么具体的学习项目。
我们有位体育老师,就在休息时,顺口教我们灭火的知识,方便我们学赖宁:遇火就得浇水,水不够就用棉被去拍打;最好呢就是用蘸水的棉被去灭火。
他好像还举了《小兵张嘎》的例子,说得鲜龙活跳的。
我记得当时有孩子举手问,棉被本身会着火,怎么能用来灭火?
老师回答说:火要氧气才烧得着,用棉被盖住火,火没氧气了,就没法呼吸了!湿棉被也是这个道理!
——后来我上中学,接触了点化学,回头一想:
我最初的化学,还真是体育老师教的。
当时我们学了生火救火,当然都颇为自得。比如我去乡下吃宴席,看长辈堵着炉门吹气,就自以为是地提醒:要火旺一点,应该用扇子扇,这样有更多氧气……直到被熏出眼泪逃出大灶间,被长辈们恶狠狠地瞪,都还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只觉得自己学会了救火,没地方施展,嗐,屠龙之技啊!
——就像现在谁新买了个什么,总是心痒痒想变个法子放朋友圈似的;我也老寻思,这救火的本事,怎么可以施展一次呢?
后来我们学校里出了点小事,非常非常小,但我这心思也就消了。
我没有亲眼见到,只是听说,有三个我们不认识的同学(不是一个年级的),不知怎么地,趁某天大家都放学走差不多了、教学楼里只剩几个打扫做值日的同学,就在后门角生起火来——刚起来没两下,被食堂大叔和街对面小卖部的阿姨们合力扑灭了。
据说用的就是食堂一壁堆着的煤灰和柴草。
据说当时也没怎么起来,就烧了点树叶,救完火,地上一团黑黑的,空气中有烟味。
据说那几个同学被问起为啥要点火时,就说想学赖宁,想当英雄。也有说法,好像是点火的那位,跟隔壁班同学吵架,别人说他胆子小不敢挂单杠(小孩子总想做点危险的事来比胆子),他就想点火了。
小孩子嘛,总喜欢什么事都论个高低。
这事不大,大概也不宜闹大——真上校会去点名批评,犯不着——所以就过去了。
老师们说起来,就让我们注意,不要玩火。
倒是之后去食堂吃饭时,管食堂的老师(现在想来,他可能不是老师,但我们还是这么称呼他)有那么段时候,老是跟我们念叨:
赖宁是英雄,但火着(火着,无锡话称着火)是坏事体。
不管你阿是(阿是,无锡话:是不是)英雄,火着就是坏事体。
一定要拎拎清爽。
为的当英雄,就当火着是好事体,就是坏宁!
阿晓得(知不知道啊?)?
我们回答:晓得咧!
这件事就过去了。
后来又过了几年,好像学赖宁之风就少了。
之后我上中学、上大学,讲到各色消防安全,都在教孩子怎么顺利安全地逃命,不太教我们如何去扑灭山火了,也不再提学赖宁去扑灭山火了。
现在想起来,我还是觉得,赖宁是个英雄人物。
何以不太倡导学了,我猜,是因为怕有孩子,因为不分青红皂白,把火灾当做是游戏、是好事,希望可以拿来吹腾,结果跑偏吧?
我到现在,幸运地没赶上过火灾。但我算是多少长大了,没觉得自己不能扑救山火是件可惜的事了。
只觉得自己很幸运,当然也要感谢大环境的消防意识。
以及,无论什么情况,为了吹腾,强行把坏事当成好事,都值得警惕。尤其是小孩子,总喜欢什么事都论个高低,搞到是非不分,那问题就大了。
我还是觉得,那位管食堂的老师说得,土气归土气,但挺对。
不管你阿是英雄,火着就是坏事体。
一定要拎拎清爽。
为的当英雄,就当火着是好事体,就是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