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为什么原著中东方不败几乎一出场就死了,他在人们心中的影响却这么大?

为什么原著中东方不败几乎一出场就死了,他在人们心中的影响却这么大?

一个人物塑造得成功与否,并不在于作者着墨之多寡。在原著中,东方不败只有一次出场,但人物的生平却交待得非常完整:

他年少家贫,父母早亡,靠童百熊接济度日;成人后加入日月神教,在风雷堂长老童百熊座下担任副香主;受教主任我行赏识,被破格提拔为光明右使,指定为继任教主,并授予《葵花宝典》;不愿等待常规接班,暗中扩张势力,反叛任我行成功并将之囚禁,夺得教主之位;自宫习练《葵花宝典》,练成后武功盖世,为整个武林所忌;心性改变,决定成为女人,杀小妾、换女装、养男宠;被任我行、令狐冲、向问天等人联手诛杀。

在上古哲学中,先哲喜欢将事物的发展规律总结成卦象。东方不败的一生恰可分为六个阶段,正合乾卦递进的六爻:

1. 潜龙勿用:出身贫寒,父母早亡;

2. 见龙在田:加入日月神教,任职副香主;

3. 夕惕若厉:成为光明右使,暗中准备篡位;

4. 或跃在渊:篡位成功,成为日月神教教主;

5. 飞龙在天:练成《葵花宝典》,武功天下第一;

6. 亢龙有悔:被令狐冲、任我行等人联手诛杀。

从故事人物设置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来龙去脉非常清晰、逻辑非常完整的人物。

我们读起一个人物的生平经历,感受往往是浅而淡的。想要进一步了解一个人物,就需要深入观察他的行为。

在《神雕侠侣》中,金庸曾借郭靖之口说过一句名言:“一个人真正的品格,只有到大事关头才能显现出来。”而在一个故事中,想要发现人物的真相,也要观察其在两难境地之下所作出的抉择。而在《笑傲江湖》中,东方不败主要有过八次两难境地之下的抉择:

  • 第 1 次

处境——在日月神教中表现优异,被提拔为光明左使,并被指认为下一任教主接班人。

两难——等待任我行过世或退隐,正常接班 or 对任我行阴奉阳违,扩张势力准备篡位?

决定——不等正常权力交接,准备篡位。

  • 第 2 次

处境——剪除异己的行为被任盈盈察觉并点破。

两难——按兵不动继续等待 or 冒险提前动手篡位?

决定——不再继续等待,在未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提前反叛。

  • 第 3 次

处境——篡位成功、成为教主后,面对杨莲亭发明的谄媚之词与个人崇拜之风。

两难——维持原有上下级关系氛围 or 接受吹捧,借机强化个人权威?

决定——接受吹捧。

  • 第 4 次

处境——拥有《葵花宝典》。

两难——自宫练功 or 放弃此功?

决定——自宫练功,成为太监。

  • 第 5 次

处境——修习《葵花宝典》日深,逐渐领悟“人生妙谛”和“天人化生、万物滋长”的要道。

两难——维持原状 or 追随内心,成为女人?

决定——成为女人,杀小妾,选择杨莲亭作为情人。

  • 第 6 次

处境——面对令狐冲、任我行、童百熊等人的挑战,面临童百熊和杨莲亭的冲突。

两难——维护和童百熊的友情 or 维护和杨莲亭的“爱情”?

决定——毫不犹豫地维护杨莲亭,瞬杀童百熊。

  • 第 7 次

处境——被任我行、令狐冲、向问天围攻,杨莲亭被任盈盈和向问天先后偷袭。

两难——不顾杨莲亭死活,自己活命 or 不惜自身性命,救杨莲亭?

决定——不顾自身死活,强救杨莲亭。

  • 第 8 次

处境——重伤垂死,已经无法凭一己之力保护杨莲亭。

两难——有尊严地死 or 放弃尊严,换取杨莲亭活命?

决定——放下尊严和骄傲,向任我行求情,希望换取杨莲亭活命。

一眼能看到底的人物是平面的、单调的、肤浅的,而东方不败是一个有深度的人物。

一开始,东方不败表面上是个忠心耿耿的业务骨干,实则背地里却是个心怀不轨的阴谋家;后来,他表面上是一个陶醉于阿谀奉承、极端强化个人权威的独裁教主,实则厌倦于权斗与野心,遁世隐居,专注习武练功;最后,他表面上被认为是个手握大权、武功盖世的男人,实则是个闺房绣花、对情人“温柔贤惠”的“女人”。

在看故事时,作者一开始让我们看到的只是人物的表面特征。当他面对两难处境做出抉择时,他内心的真实性格才显现出来。此时,这个人物的真相才真正揭开。

这种表面特征与深层性格之间的落差,就是人物的深度。而表层和内部的深度落差越大,真相翻开时,这个人物带给我们的冲击力与震撼就越大。

表面特征与深层性格的落差,只是人物在同一时刻的静态深度。在整个故事的推进过程中,东方不败还有更多的深度。

一个人物的灵魂,在于他所追求的欲望。每个人物都受自身欲望驱动,推动情节的展开。就像我们小时候想当科学家,长大后想学这个学那个,踏入社会后想在本行业做一番事业,最后可能又发现,自己此生真正想要的,和以前想的都不一样。不是每个人都能一下子发现自己的真实欲望,我们对自身根本欲望的发现和追求,总有一个逐步成长的过程。

而作为一个故事人物,东方不败和我们是一样的。那么,东方不败长期追求的根本欲望是什么?

回到上面 8 次两难抉择,东方不败在第 1 到 3 次里,追求的是独裁式的教主之位,他的欲望是极端的权力;在第 4 次里,他追求的是练成神功,他的欲望是天下第一的实力与威名;在第 5 到 8 次里,他追随内心的直觉,想要成为女人,体验女人能体验的人生和爱情,这才是他最终的、最深刻的、最根本的欲望。

这种从表面欲望到深层次欲望的逐渐转移,是一个故事人物的动态深度。静态深度能使读者感觉人物更有冲击力,而动态深度能令读者感到回味悠长。人物越有纵深,剧情就越跌宕,有看点的同时,也有足够的空间让作者表达更多的思想。

作为一个塑造无比成功的人物,东方不败不仅仅有深度,还有重重的矛盾。

他可以是口蜜腹剑的,也可以是坦诚直率的;他可以是野心勃勃的,也可以是清心寡欲的;他可以是暴躁易怒的,也可以是情绪内敛的;他可以沉着稳健、步步为营地扩张势力,也可以铤而走险地冒然发难;他可以沉迷于独裁威权,也可以向往隐居遁世;他可以陶醉于阿谀奉承与个人崇拜,也可以清醒自呈“大吹法螺”;他可以是绝情的(对童百熊),也可以是“深情的”(对杨莲亭);他可以是男人,也可以是“女人”…..

如此多的矛盾,让东方不败成为了一个无比饱满的人物。罗伯特·麦基在《故事》里将人物身上的一对儿矛盾称为一个“维”。一个人物的维度越多,人物就越丰满、越“活着”。维度的数量,也即矛盾的对儿数,就是人物的丰满度。

为什么一个只出场了一次的人物,可以在读者心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引发这么多的改编?

东方不败这个人物要深度有深度,要丰满度有丰满度,生平设定暗合完整的哲学循环,细节上又留有大量留白。这样的人物,简直是二次创作的温床。所以后来,茫茫多的改编作品,总会以这个人物为核心去展开。毕竟编剧和导演们也都不是傻的,对不对?

就别说徐克的经典《东方不败》里,林青霞的形象影响了一代人,就连于正的“恶搞改编版”,也要重点突出东方教主的“爱情戏”,结果整部剧就指着陈乔恩的教主恋情火了。

东方不败是金庸用堪称宏伟的笔力,塑造出的一个无比成功的人物。这个人物的塑造之成功,当然不在于其名字之响亮、武功之新奇、在故事中的地位等表象,而在于他是一个性格特别饱满、维度特别丰富、真相特别深刻的人物。

来源:知乎日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50509/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