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最近收到的私信很有意思。很多人大概是在家憋坏了,迸发了强烈的创作欲望,想写东西,却不得发,要么请教写作技巧,要么分享脑洞,要么抱怨不知如何入手。他们的苦恼很有共同性,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分享一下过来人的经验,让大家少走点弯路。
先说明一下。这个经验分享,适用于那些立志写作但还没写过真正意义上第一篇作品的朋友,希望能够帮助他们迈出第一步。当然,我不打算讲解具体的创作技巧,理由很快你们就会知道。用宫羽田老爷子的话说:“今天咱们不比武功,比想法。”
言归正传。
第一,不要等思虑成熟再动笔。
我有一个朋友——真有一个朋友——学识不错,文笔也很好,就是没正经写过东西。他有一次找我,说突然有了个想法,决定写出来。我说好啊,你什么时候写?他一脸凝重地说:“我刚有了一个想法,等我再想想,想成熟了再说。” 在接下来的三年,我每次见到他,他都说还在构思。有时候我实在忍不住,问他构思到什么程度了?他巴拉巴拉说了很多,但很快他又否定了这些,说我又想了一下,觉得不够好,还是需要打磨。
后来我实在受不了了,问你到底写了多少?他回答一个字没写,因为没想明白就动笔有些不妥。我反复怼他,最后他总算说了实话。他想象中的创作过程,是一个人在脑海中精确地把整个故事雕刻出来,从开头到结尾,精准到每一段情节甚至每一段对话,然后再一气呵成把它写出来。
可惜的是,这是不可能的。
“想法”这种东西,在落实到笔端之前,都是一团混沌暧昧的思想雾气。你只能模模糊糊地感应到随时会变化的云。你可以短暂地凝结出几句台词,浮现出几段精妙的描写,甚至构思出一个有趣的人设或桥段,但你不可能精确地在脑海里描摹出理想作品的每一个细节。
这有点像薛定谔的猫。它只有在纸上或屏幕上被写出来的瞬间,才会坍缩成确定的、凝结的文字。你脑海中的想法才会因此固定下来,让一个故事开始生长。
作品就像大树,它只能生长于坚实的土地,而不是虚无缥缈的云端。所以我的建议是,无论你何时有创作冲动,无论想法粗糙幼稚到了什么地步,先写下来,哪怕烂得惨不忍睹,至少也会给你一个可以修改的基础。一个删掉的烂文档,胜过十个盘旋在脑海里的好念头。
讲到这里,我的那个朋友终于坦承了:“我其实是有点害怕,害怕写出来的东西不够好,总想达到完美再动笔。”
“你害怕什么,又没人看。”
“……老马,我是来听安慰的。”
“我的意思是。又没人盯着你要求一稿必过。好的作品,都是从一个粗坯开始,敲敲打打,修补微调,最终方才成型。所以你为什么给自己设置这种必须一气呵成的压力?如果你觉得不完美,回头去改,改得不顺,从头再来。读者看到的是最终成品,又不是生产过程。就拿AV来说,你看里面的男优钻之弥坚、持之以恒,实际上拍摄过程中也是CUT了很多次,歇了好几回。你作为观众,撸……看的时候会介意这些吗?”
“你早这么比喻我就明白了!”
当然,到现在他还是没写出来,也许是我的比喻出了问题。
第二,不要等技巧圆熟再动笔。
有一次,有个陌生人私信给我,请教写作问题。我照例询问她的情况,她没有急着介绍自己,而是列了一份书单,说她潜心钻研了罗伯特·麦基的《故事》、叶圣陶的《文心》、娜塔莉·戈德堡的《写出我心》、约翰·格利肖《小说写作技巧二十讲》等等……我打断她的话,问说你写过几部?她谦虚地说还没有,还在学习。
我直截了当地告诉她,不要看了,有害无益。
不是说这些书不好,它们写的都很好,都是真知灼见,技巧很重要,但你暂时还get不到。一个人在下水之前,看再多游泳指导手册都没用,因为他或她无法真切地感受到水压和漂浮感。
我一直有个极端的想法,从来不存在什么写作入门书,只有写作进阶书。一个人的写作入门,永远不是靠具体而微的技巧,而是靠日常阅读所带来的直觉来冲撞,来搏斗,到了某一个瓶颈时,再去看这些指导书,才豁然开朗。没有经验之前去奢谈写作技巧,不是不行,说不定能磨炼出一个犀利的文艺评论家,但不大可能培养出一位作者。
写过几年之后,再看麦基《故事》、或老舍《我是怎么写小说》,往往醍醐灌顶,先前模模糊糊的经验之雾一下子收束成明晰的公式良言,从而让落笔更胸有成竹。
事实上,即使是有经验的作者,在创作时也不会想”哦,接下来我要用一个侧面烘托法”或“哈哈,这里的高潮部分应该减少副词应用”。写作是一种直觉式的体验,你在奋笔疾书的时候,之前的所有阅读积累、所有思考、所有技巧、所有之前的失败与成功,都汇聚成一种创作直觉,从笔端不由自主地流泻而出。
到了这个状态,你不需要像化学家做实验一样,从货架上挑选相应技巧投入文档,那些东西已经融汇到你的灵魂里去,你不用多想,会在适当的时候自己跳出来。创作的流畅程度,一来取决于你的领悟或者天分,二来取决于是否有大量的练习——所谓的“唯手熟耳”,从来不是一门心思傻练,而是多年写作不懈所带来的经验。
如果新人非要看一本的话,我只推荐史蒂芬金的《写作那点事》。如果实在没时间读,我建议只看其中的一段,就足够了:
“经常有人问我,新手是否能从写作课程或写作讲座学到些什么。这些人大概想要寻找魔术子弹、秘密配方或傻瓜写作指南,可不管宣传手册说的多么天花乱坠,所有这些东西在写作教室里是不可能学到的。我个人对写作课程这种东西始终心存疑惑,虽然并不完全反对它的存在。”
第三,不要等资料完全再动笔
这一次没有朋友了,是我自己。
我最新的一本书是关于明代大运河的——本来三月份就能出了,但现实……你明白的——为了写好,我搜集了大量的资料,打算熟读几遍。
但明代漕运是个超级大坑,最基本的原始文献,比如杨宏的《漕运通志》、席书的《漕船志》、王琼的《漕河图志》之类的,得看完吧?涉及到朝政的实录、奏牍得读吧?明人笔记里的记载的各种八卦得挖吧?漕河沿途各地的风土人情得了解吧?船工拜什么神,把总怎么行船,瓜洲当时的盐商画舫什么样?淮安的五坝还有没有,天津到通州怎么走,都得查清楚吧?地方志得扫一扫。杨正泰先生的《明代驿站考》,怎么也得跟着在地图上跑几遍吧?还有涉及到周边的盐政、食货、钱法、治水、军政、驿政资料总得看吧?最近有没有新的考古成果,也得各个学术库里扒拉一遍。
每一次我觉得差不多可以动笔了,心中总会有一个不安的声音:“还有好多资料没看呢,万一里面有被遗漏的好素材,或者推翻你设计的重要线索怎么办?” 我只好继续读,忍不住怀念起从前写三国的快乐——两汉加魏晋的文献才多少。
就这么一边看,一边琢磨,三、四个月过去了,心里还没踏实到可以动笔。我一看时间拖得太过分了,只好硬着头皮开始写。写着写着,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原来没有成形的故事,所以我看资料无的放矢,只能尽量求全,疲惫不堪;现在故事开始写了,我一路写着,一路产生了无数需求。比如主角到客栈要住店了,好,我去查查当时的宿店习俗;主角要出发了,我再查查当时用什么宝钞;主角遇到化妆成和尚的坏人了,好,我去查查当地的方志,看附近有没有适合做舞台的寺庙。甚至我还碰到一件事,主角要过某一条河,我设计了个巧妙的桥段让他渡过,顺便查了一下水文资料,然后发现……卧槽,这里要几十年后才疏浚成河,前头的设计全要推翻重来,只好哭着掉头回去重新写。
类似的情况有很多,我一个朋友想写民国言情,只因为主角是个银行业巨子,把上海滩金融查了个底儿掉,一直没钻出来;另一个朋友,立志要写一个西周背景的冰火,至今还在艰难地研读着坛坛罐罐上的金文;第三个倒霉孩子,写的是奇幻故事,可她的主角设计是一个法医穿到异世界,于是每天捧着法医专业书和尸体图片琢磨,沉迷于此,一字没动,我看距离她深夜去太平间盗尸应该不远了……我比他们有经验,果断抽身,好歹写完,而他们的作品仍旧漂浮在不知哪个次元的空间。
你会发现,无论写什么,资料是永远看不完的。更重要的是,你不动笔,永远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哪些资料、如何做出取舍。
所以这三个建议,归结下来,其实只有一条,就是往下写。无论多么幼稚粗糙,无论多么拙劣可笑,无论多么错谬百出,只管一门心思写下去。所有的问题,都会在写作过程中暴露出来,也会在不断创作中得到解答。脑洞和作品的差别,即在于此。
我们要知道,写作分成天才型和努力型,天才型的作者,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无法借鉴的成功之道,千变万化,无规律可循。但大部分人包括我都属于努力型,上升路径则相对简单,只能通过后天努力磨炼提升。虽然达不到天才的精才绝艳,但至少能做到文从字顺——这年头,能做到这一点就足以傲视群雄了。
哦,对了,还有第四个写作建议,可能比前三个还重要。
勤存盘,多备份。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