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我想起一个角色,
《生活大爆炸》里的质子教授。
质子教授是一个少儿科普节目主持人,我们的科学怪咖谢耳朵从小到大的偶像,谢耳朵就是看质子教授的节目完成了科学的初步启蒙,从而走入了科学殿堂。
长大以后谢耳朵还是会不时地念叨起小时候的启蒙老师质子教授。直到有一天他在网上看到了一个消息,说只要花若干的钱,就能请质子教授来家里做客。
谢耳朵和莱纳德这些教授的迷弟毫不犹豫,欢天喜地的把质子教授请到家里,让教授重新表演小时候在电视上表演过的实验。
没想到质子教授却表现得很尴尬和抵触。
原来质子教授原本是一名正儿八经的科学家,机缘巧合当了大半辈子的少儿科普节目主持人,终于还是迎来了节目关张大吉的一天。当他想要重返学术界捡起过去的科研事业的时候,同行却早已忘了他是一名真正的科学家,都将他的研究当成儿戏,他的学术成果无人问津。
老年的质子教授晚景凄凉,只能靠到处给小朋友的生日会“走穴”,表演少儿科学实验为生。在人们心目中他作为科普主持的形象已经定了型,没人再在意他过去的科学成果了。
生活大爆炸要是办个比惨大赛,质子教授怎么也能进前三了。
当质子教授听说耳朵莱呆一行人也是真正的科学家的时候,还眼巴巴地想跟谢和莱分享一下他的学术论文。
然而情商为零的莱呆和情商为负的耳朵对这一请求充耳不闻,继续催着质子教授做少儿科普实验。
于是质子教授就更尴尬了。
谢耳朵和莱呆子最后对质子教授说出了肺腑之言,说我们会有今天,都是因为你,那些看了你的节目走上科学之路的孩子,他们的成果,都是你的成果。
质子教授十分感动,说这话对我意义非凡。但他仍然表现得很局促而尴尬,启迪了很多孩子这件事他也是觉得欣慰的,但他心中真正想要的,可能还是被当做一名实打实的在业内有真正地位的科学家吧。
俗话说好的喜剧都是笑中带泪,质子教授的故事其实就反映了科普人士的艰辛和尴尬。这种现象不止发生在中国,也发生在美国,发生在各种领域。不管是在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技术工程领域,还是文学艺术领域,还有很多其他领域,一个专业人士,和大众走的太近,往往就会伤害 ta 在专业界人士心目中的地位。
然而要是没有这些积极传播和推广专业知识的人,谁来让大众明白这些专业人士的工作内容和意义,谁来为专业人士赢得尊重,谁来启发后继者,为专业领域输送新血,大众又怎么为专业人士维持一个包容,友好,安定的基础社会氛围呢?
有些人会说,因为这些做科普的,大多学术成就平平啊,你看某某某,某某某,专业大牛做科普,就没人会说。但学术成就平平的人很多,大牛毕竟是少数,为啥就不说有些人连科普也没做,仍然成就平平呢。一个做科普同时做科研的人,它最后的科研成果好不好,自然有系统而公证的评判。但在这之前,仅仅因为一个人“做科普”,就断绝他做科研的道路,这样好吗?
有些人的才能,确实可能比起做学术,更适合做科普。答主本人比起专心做的作品,就觉得写的一些普及文章,似乎大家的反响更热烈,但认识的一些专业水平远在我之上的人,却好像做不到这一点。我个人也无法解释这是为什么,只能说“做科普的时候让大众爱听”这种属性有一些天成的因素,并不是刻意训练为之,也不是拥有专业素质就一定拥有这个属性。但总之我也很珍惜这种能与大众沟通的才能,也很高兴大家喜欢我的文章。
不过发自内心地想,我也还是很希望至少这一辈子,能够有些真正的专业建树,尽管我可能不如某些大牛和天才那么突出,那么高产。但有一份力,发一份光,也是对自己价值的一种证明。
不想做好科研的人,其实也做不好科普。如果你科研水平不达标,就无法去说一些专业知识,如果你对科研知识理解的不透彻,其实你很难深入浅出地把知识讲出来,如果你不热爱这个专业,你做的科普也不会有感染力,让大众觉得科学真棒,真酷。
所谓教学相长,其实有的时候把你知道的知识想办法教给别人,也是对自己专业水平的提高。专业跟普及在一个人身上完全可以是相辅相成。
所以科普这件事有的时候真的得是专业人士来做,不去碰真正的专业,却能做好科普的人不能说没有,但这种人太稀少了。所以一个科普和科研同时从事的人,尽管可能不会成为顶尖的学术大咖,但他们的贡献也未必就不大。
如果每一个热爱专业,有专业能力的人都被灌输了一个共识:走群众路线就会导致你在学术界被看扁,从此再也不可能在学术上获得尊重,连获得一个项目的机会都不会有。这就只能逼着专业人士在大众和专业,科普和学术二选一,站一个队。那么最后就会变成,专业的人士不敢做科普了,或者做科普的人士回不去学界了,那么学界将于大众真正隔离,科普界也将很难得到真正能够亲临专业第一线,能为大家提供高质量内容的人才。
然后回归科普界都是外行,半吊子,民科一统天下的局面。真正的专业人士也因此要面临被大众误解,揶揄,嘲笑的境遇,最终反噬专业界。
所以也还是希望那些既奋斗在科普一线,也奋斗在专业一线的人,他们的心愿能够获得大家,尤其是专业界同事的支持、理解和尊重吧。
来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