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花1099元,瞧了瞧半导体有多火……

花1099元,瞧了瞧半导体有多火……

去年11月份买过一个2TB的固态硬盘,之前一直在降价中,买的时候是1099元。

现在咧?2299元! 涨了109%。

查历史售价,这个固态硬盘近一年的“价格行情”是这样的:

1图:这个硬盘的价格从2020年2月12日开始呼呼往上涨到1799元,2月15日到3月2日“横盘”,又从3月2日开始涨,截至目前是2099元。

这和半导体有啥关系?牵涉一个小常识:固态硬盘的元器件是半导体元件。

其实我不懂半导体是啥东西,完全门外汉,只知道是个“可以导也可以不导”的东西(半导嘛),所以状态的就是0、1,且可以灰常快速切换—— so,信息处理必备,快速完成:干嘛、不干嘛、干嘛、不干嘛……【懂行的别嘲笑我,我是这么理解的】

所有需要电子信息处理的东西都需要。而半导体行业增长的推手:从20年前的PC、到十年前的智能手机,接下来……汽车、物联网啦、人工智能、大数据……一波还比一波强的既视感。

为什么2个月就价格翻倍?

应该就是哪一环的供需有了些不平衡吧。总不会是被网课、网上会议带动起来辣么多的咯(电脑配置不够换个硬盘……)。

先看看要造出半导体,主要牵涉哪几个国家的生产力: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大陆(见下图) —— 几乎都在为疫情困扰。

图:半导体行业协会(SIA)2019年发布的半导体供应链图

整个流程粗略来说是这么运转的(不专业哈,要了解整个严谨的流程去找找别的材料):

美国研发

日本由硅生产出材料(wafer)

wafer运到美国or韩国,完成电路加工与制作,并切成芯片

处理后再运往马来西亚or台湾or中国大陆,进行封装、测试

产品运往中国大陆,加工并组装成终端产品

今天新闻说,除中国外全球新冠肺炎已经超过14000例了……然后思考一个问题:

这样一条主流供应链,在疫情拖累下能抗住今年各种新品发布(比如:华为、小米、苹果……基本一年两次吧?!)后的产量需求么?

比如我这款固态硬盘,价格翻倍了。半导体供应不上了?跟不上需求了?

那生产材料供应不上,产商的解决办法会是?——找新的供应商!

中国被推上“国产化”之路

中国经过一轮毛衣摩擦后,被推到要“自力更生”的路程上来(毕竟美国是半导体领先国,全球半导体市场份额几乎一半都是它的)。

所以,“国产化、替代掉一些海外的进口、往上游走一走”一直是当前大家对A股当中半导体概念的期望所在。

图:SIA2019年发布的报告中,可以看到中国在半导体研发投入早就开始的不断扩大的趋势。想往上走走,更自主地把握整条供应链。

未来需求……感觉真的很大,希望中国能占主角阵容的一席之地,国内一线的芯片公司,比如华为海思、汇顶,以及wafer代工厂中芯国际、华虹…… 都加油吧。

来源:张小乘的玩赚世界 微信号:xiaocheng_lovemoney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51153/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