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甲方乙方

甲方乙方

我小时候,说到甲方乙方这词,只当是电影名。
说起这词来,总能想起葛优念合同的声音:
“兹有甲方某某某,乙方好梦一日游……”

真接触到这词,是大学时第一次看出版合同。甲方某某出版社,乙方那里空着,等我填。合同很长,条款数字,看得我眼花缭乱。
甲方已经签好了名,等我这个乙方末尾签名,签完寄回。
那会儿,我有点理解《甲方乙方》这个片名的幽默感了。

写东西的人,也如葛优他们好梦一日游机构似的,自觉是在做一件有关人类心灵的好事,你觉得自己在创作在抒写在表达。
但对出版这个看似文化、实则商业的行当而言,归根结底:
你是个供货的乙方。

我开始写东西时,有两位前辈,给我不同的告诫。
一位说:挑一个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去做,生活会更有意思。
一位说:自己有兴趣的事情成了职业,久而久之,就会讨厌了。

这两个说法,听来都言之有理。
具体怎么抉择?我也想不好——当然,实际上也没得选。

2006年前后,报纸杂志稿的稿费标准远在互联网稿子之上,当然,用稿要求也高些。
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那时写稿,编辑并不太在意你在文章里用的小心思,你的辞藻或语感。编辑在意的是你的字数有没有超、结构是否适合排版,偶尔也会说:
“这期少写三百字吧,好排版。”

现在想起来,21世纪前十年合作的编辑,大多让人愉快。当然这其实是个幸存者偏差:会去做纸媒编辑的,或多或少曾经是文艺青年,骨子里有情怀在,对稿子的要求也没那么周密精确。

那会儿,我某位朋友给杂志写大企划,每个月要写一篇一万字的杂志开头。大家都羡慕他,一个月只要写一篇。但他说来,叫苦连天:写一篇?可累人了!要沟通、要改、要二改三改……你们试试!
“你们是只见贼吃肉,没见贼挨打!”

但那会儿许多做法,还是颇有浪漫主义情怀。
2010年夏天,NBA总决赛是湖人对凯尔特人。当时某报纸给我提了个巨大的企划:将凯尔特人与湖人1959-2008十一次总决赛的历史写一遍,11版,每篇1500字,给我一整天的时间。
于是我写了:早上写到下午,我写一篇,发一篇,那里排一篇版,高强度地写了八小时半。现在想起来,那真是时空穿越,写到虚脱为止。
现在想起来,那时我真是敢,这种活也接。
那个报纸也真是猛:这样的活,真敢让我一个人写。
这活累人吗?累;写得爽吗?爽。

我自己的感觉,大概是2012年为分界点,我写的纸媒一个接一个不太好了——之前我还觉得,可能是自己不吉利,写一家倒一家;后来发现,似乎不是那样。
2015年吧,某家报纸请我写专栏时,很直白地告诉我:稿费给不了太高,“现在纸媒不比网媒。”
我说没关系,看着给点就行,毕竟纸媒都不容易。只是:
“麻烦限制少一点就行。”

纸媒时代,回想起来,颇有点田园牧歌之状。甲方(编辑)和乙方(作者)多少都还是写字人,虽然给的钱少,但大家有份君子之交淡如水、买卖不成仁义在的格调。
网媒时代,频率、细节、要求,都严格了起来。我接触到的约稿方,也相对更有精英感,而我们都知道,精英感体现在分寸与细节上。像我这样散漫自在是要不得的。你得提供的不只是文本,还得是产品——嗯对,就是产品感。

这也是我认识的许多人写字人,不再写下去的原因。
未必是他们做不出来产品,只是:
“自己有兴趣的事情成了职业,久而久之,就会讨厌了。”

因为做事情的是人,担当职业的是社会机器的一环。
就像写字的人是作者,提供文本的是乙方。

像我这种这种不合规格、随心所欲、不排版不配图的写法,作为产品而言,肯定没法大众:缺打磨,不合规,苛刻的甲方看不上。毕竟,如果是论随大流制造工业产品,单体出产是无法竞争过巨大机构的。
但反过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会相对容易持久一点吧。

作为一个写字人,说这些话,对非本行当的人而言,不一定能感同身受。
说点大家都理解的吧:

挑一个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去做,生活会更有意思——这句话绝对没错。
毕竟挑了你不喜欢的行当,并勉强自己喜欢上,是件很残忍的事。
到时候,你的乐趣只能来自(多出来的)经济收入和外界反馈了。但两者都是那种一旦沾染上,就很累人的事:毕竟世上总有比你富的人,算经济账会停不下来;毕竟外界反馈是不稳定的,追逐这个很容易让自己心情起伏。

自己有兴趣的事情成了职业,久而久之,就会讨厌了——这话也有道理,但不是没得斡旋。
你其实不会真正讨厌自己喜欢做的事,你只是讨厌“自己喜欢做的事”变成了“工业机器一环”,以及伴随而来的幻灭感。
如上所述,自己做的事是一回事,当事情成了职业,成了社会机器的一环,你从一个做事人变成了乙方,就会担负许多不必要的任务。
但那其实是工业机器不停索需,而你不停倒退,并不是你喜欢的事本身出了问题。

就像《摩登时代》里,卓别林被安排在流水线上吃东西,特别痛苦。不是他吃的东西不好,是这种将吃的东西流水线化了的感觉,让人不爽。

归根结底,痛苦的不是做事本身,而是一个个体成为了乙方,还遇到了一个要求格外琐碎的甲方。
甲方提供的往往是经济利益,附带着良性的社会反馈,代价是你(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产品。
而经济利益和社会反馈,往往与你的产品完整度成正比。

本文当然没法解决任何问题。
但我想,将这些解释清楚之后,大概,我们的苦乐源头,就能更清晰些了吧?

来源:豆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51728/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