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KnowYourself
在年轻人中,常见的思维误区主要包括对自己和对世界的不正确认知。以下三种算是常见的思维误区:
误区 1:过分关注自己
许多年轻人很容易有的一个思维误区就是将自己视为事件的中心,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他们在自我观察的时候,会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把自己看做是一切的中心,直觉地高估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度。
例如他们会把每件事都看作和自己有关,他们在公共场合会格外关注自己的形象,如果自己出错了,会感到特别尴尬,认为所有人都看到了自己的错误。而这其实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处在“焦点效应”(spotlight effect)之下。或者是高估自己对外在事件的控制或影响,但实际上事情和自己毫无关系。
这种个人中心化的思维也常常体现在人际交往中,他们会格外在意他人的眼光和评价,他们会只关注自己,而忽视了别人真实的想法或情感。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出现,影响我们对自我和世界的客观认识。
如何调整:应对“个人中心化”的思维误区,我们可以选择换位思考的方式,或是发展自己“元认知”的习惯,即对自己的思考方式进行思考,追问自己为什么自己会有这样的想法,直到找到问题根源。我们还可以跳出自己原有的视角,以第三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当下的想法和行为。
误区 2:以为自己是绝对独特的
这种思维错误在年轻人中非常普遍。许多人都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就是会认为自己在某方面是独特和与众不同的。这样的想法会让人觉得自己注定会做一些很出众的、厉害的事,应该得到某种特权等等,从而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肯满足于从小事做起,或是在发现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时陷入迷茫。
这种认为自己的绝对独特性可能表现在许多方面,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比人群中的平均水平更好,自己在能力、道德、才智、品味或其他方面比别人好,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更具有洞察力、更友善,自我评价时更客观,比其他人更不容易受到偏见的影响……
然而事实却是,这种觉得自己独特的想法正是一种最为普遍和平凡的想法。这种现象也被称为虚假独特性效应(false-uniqueness effect),即人们会倾向于把自己的品德、能力或其他方面看成是比寻常人更好的,以满足自己的自我形象,然而这种认为的自己的独特性其实往往是一种错误的看法。
如何调整:我们首先需要认识到“认为自己是独特的”这一想法的普遍性,在对自己做出社会比较的时候选择一个更加全面的范围,更加客观、真实地看待和接受自己。承认自己并不是那么独特,或许会让我们有些失望,但这恰恰是我们真实行动的良好基础,用更真切的行动做出符合自己预期的成就,让自己不再那么平凡。
误区 3:脱离现实
无法将先前信念与客观现实清晰地区分开来,也是很多人年轻人都有的思维误区。他们会过于受到自己固有见解的影响,把自己的想法和推理当作事实,从而与现实脱节。在面对身边的事件时,因为别人的陈述与自己的先前信念相符便信以为真,表示赞同,与自己的先前信念不符便认为别人是错误的,觉得这个人“三观不正”。
然而,我们的先前信念只是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辅助工具,大多数时候都会发生的事不一定适用于每个时刻,存在于大部分人身上的现象也不能轻易定义每一个人,貌似严格的推理也许在最开始就是错误的。未经过多思考便做出判断便是受到了先前信念的过度影响,缺少了对世界客观而全面的看待。
如何调整:应对这一思维误区需要分清什么才是现实,不能想当然地用之前的认知来解释当前的事实。当我们面对身边或者社会上的事件,需要多加思考,不妄加判断,以更全面的视角来看待,否则我们的认知就会越来越狭隘固化,不再有拓展的进步的空间,最终与现实更加脱节。
以上三种年轻人常有的思维误区,是不是很普遍呢。如果我们察觉到了自己的误区,主动有意地去纠正自己的不正确认知,便能以一个更加客观和准确的方式来认识自己和这个世界。
以上。
来源:知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