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闭眼唱歌
随父性确实太过分了,但是我们女拳也不是不讲道理,随妈姓那不就反过来成了我们不讲道理了吗?
所以我建议父母的姓都带上,比如父亲姓张,母亲姓李,那就叫张李XX
有人可能会问了,那凭什么是“张李XX”不是“李张XX”呢?
我觉得有道理,所以我们要打破思维的束缚,不能仅停留在线性思维,所以我发明了姓名的这种“上下姓”写法
又有人可能会问了,那凭什么是“张”在上面不是“李”在上面呢?
我觉得有道理,所以我们要再次打破思维的舒服。这些质疑都来自于两个姓写在了不同的位置,如果我们采用“叠字写法”岂不解决了这个矛盾?
没错,把“张”和“李”写在一起不就结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设计最妙的地方在于,等两个人离婚的时候,孩子判给了哪一方,就留下哪个姓。简单明了~
又有人说了,就算离婚了没有抚养权,还可以探望孩子啊,毕竟还是亲生的啊。
所有我又提出了更加人性化的书写方式。假如判给了女方,那“李”就保存下来,把“张”变成“李”的角标:
这还不算完,考虑问题要严谨,假如这个母亲后面又再婚了,继父姓王,那就再叠上去。
不仅把“王”和“李”放在了一起,还突出表现了“张”的孤零零境地,岂不是完美?
这还还不算完,考虑问题要严谨假如这个孩子是个女孩,后面找了个老公结婚生子,老公姓:
这里非常细心地注意到了,在这种姓氏体制下,遇见的老公也是这样命名的。那么孩子应该怎么命名呢?
是不是非常的公平细心呢?
这样,我们就发展出了一门非常详细的命名学,用不了多少代,就会重新救活给孩子起名这个行业,不仅解决了矛盾,又创造了就业。
最后,有同学提出了终极问题,那用不了多长时间,岂不都变成黑块块了?
这就实现了我们的最终目的,反正也看不清,姓啥都不重要了。不仅如此,我们还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天下大同,岂不是完美?
来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