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土根
最大的差别在于北方本质是“人情社会”,而南方处在“血亲—契约社会”的过渡态中。
(本文所指北方为华北平原,南方为长江流域平原,东南沿海平原以及两者周边丘陵)
纵观传统汉地的乡土社会,华北乡村一直是小亲族社会,宗族规模不大,内部关系松散,村庄多头并立,缺少强有力的统合力量,所以各亲族之间需要大量合纵连横,拉拢联合,这其中就需要借助非血缘的人情关系调整。
华北长期战乱水患,以及一直处在内卷小农经济的状态,导致游民非常多,孕育了庞大的江湖社会,但因为工商业不兴,这些人是无法被足够多的城镇接纳的。华北游民最终成为盗匪或者反叛力量的很多,而这种组织自然也是按照人情关系来不断串联扩大。
传统社会的人情关系是拟血缘的,也就是模仿血亲关系。结拜,认干亲,拜师,都可以视为人情关系。它和血亲关系最大的区别是可以对陌生人进行无限扩展。
以游民为例,称兄道弟,广纳朋友,自然就迅速膨胀,形成啸聚,效率非常高,这是村庄宗族的血亲关系没有办法实现的,血亲关系的扩大只能通过联姻完成。
这就是为什么传统汉地的北方人普遍显得对外人热情一些,且乐于用哥,姐称呼,表达亲密,也更愿意主动结交外人。“人情社会”有一种超越血缘的,天然扩张的趋向。
而有时被人形容为北方人“集体主义”的特点,其实也是这种反映。人情形成的团体是不具备先天的固有性的,它是后天所人为形成,所以必须通过一些“协同”行为来增强凝聚力和认同感。
华北的这种“人情社会”,与华中也就是长江流域,华南地区完全不同。
长江流域的平原带,无论下游江南太湖平原,中游两湖平原,上游川西(成都)平原,传统社会的乡村更有“小家庭社会”的趋向,宗族规模远远比华北小,或者说基本没有宗族。这些地方不是多头并立,而是更显示出各自为政,一片涣散的局面。
由于实在太多而散,因此各自的拉拢联合就失去了那么强的现实功用,效率也很低下,因此村庄中只会自然在宗族(事实上是比较小的家族)内部用血亲关系调整,而不会扩展出大量往外的人情关系。
这一带的工商业相比华北平原发达许多,城镇相对繁荣,可以接纳本地的游民。江南一带,游民本来就比较少;川西,两湖因为是移民社会,游民也多为外来集聚定居城镇者。因此,这两地城镇乃至乡村中的人情关系,相对江南要强烈些,更有移民互帮互助的意识。
这也与我们的直观印象相符。这两地人普遍相对江南,性格更加外向,对外人也较为热情。江南地区无论城乡,对陌生人都是相当内敛冷淡,乃至畏惧排斥的。这一点来说,它有趋近华北“人情社会”的趋向。
但城镇工商业的发达必然带来一种新的,调整陌生人的契约关系,这一带城镇中的游民毕竟大量为工商业所吸收,处在各种经营组织中,即使其越出这种界限进行结社交际,形成帮会,实际上也不可避免受到商业文化的影响。事实上这一带的帮会本身就和工商业有较大关联。
这与华北显然不同,晚清在华北声势浩大的义和团,捻军,白莲教等反叛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其基底基本是失地破产农民也就是无业的游民,直接起于乡野,而与工商业,城镇关系并不大。
华南闽粤及其周边地区的传统乡村则是“大宗族社会”,与华中恰好相反。
与华北多头并立,华中一片涣散都不同,华南乡村显然是统一凝聚的状态,处在相对严密的单个大宗族中,以血亲关系进行调整。乡村内部实际上不存在相对纯粹的人情关系,人情关系要先被血亲关系左右。
华南地区的闽粤沿海平原亦是工商业发达之地,城镇相对繁荣,可以接纳较多本地游民。而周边丘陵地带土地相对短缺,人地矛盾突出,也确实有较多本地游民进入城镇。但相对川西,两湖,很大区别在于由于乡村宗族太过庞大,游民在城镇社会实际上也会保留一定原有宗族的血亲关系。
由于乡村只存在血亲关系,因此对于陌生人是较为冷淡乃至排斥的,与江南乡村接近。在城镇则因为游民众多,相对包容友好,比江南的城镇要热情一些,但也比川西,两湖冷淡。
与华中类似,华南城镇工商业的发达也必然带来新的契约关系。所以,从这点来看,无论是华中还是华南,其都是基本从血亲关系比较快往契约关系转换的,而没有相对充分的孕育大量人情关系的空间。
由于血亲关系无法无限度无门槛扩展,而契约关系本质又是拉远个体之间联系的,这实际上都在抑制人际共同体的规模,所以华中,华南不可能像华北的“人情社会”一样,呈现出主动联结并无限扩张的趋向。
这也是相对北方,南方更加“个人主义”的实质。尽管其也存在川西,两湖那种愿意一定程度扩展人情关系,形成非血缘共同体,或者像华南那样自主形成大宗族这一血缘共同体的情形,但所有共同体的规模都存在明显边界。
这种差别,也是南方人,北方人在初次交际中最容易感受到的差别乃至矛盾冲突。南方人的心理安全距离远大于北方人,是非常明显的。一般来说,江南人的安全距离最大,其次是华南,这两者对建立陌生人的人情关系相对最冷感,接下来是川西,两湖,最后是华北人。
总结:
乡村社会的宗族性:华南>华北>华中
性格的热情外向程度:华北>华中的川西两湖>华南>华中的江南
附注:
1、古代工商业发达与宗族发育情况是单独的变量,都以自然地理环境为基础,加上社会历史条件共同形成。一般来说,古代工商业发达的条件,主要是具备优良的内河体系,成片平坦的平原地貌,以及较为丰富的物产出品。
华北平原工商业不发达的原因主要是过于干旱,导致内河体系不兴,交通不足,当然生态也过于单调,导致物产也不够丰富。华中,华南尽管丘陵较多,没有华北这么大块平原,但丘陵边上有不少江河冲击出来的平原,生态环境复杂,物产也相对丰富,便于就地生产加工运输销售。
2、华北的小亲族,华中的小家庭事实上不能算非常标准的宗族。华南的大宗族才是比较标准的宗族,具备族庙(祠堂),族谱,族田,族学等多个元素,族长权力也比较大,属于“有名又有实”的宗族。
华北的小亲族式宗族是“有实而无名”,有一些元素,比如可能也有族庙,族谱,但是不完备,族长权力弱于华南,但实际运行中依然是比较强调小亲族内部的血亲关系的,只是小亲族之间的人情关系比较频繁。因而才更趋向于人情社会。
华中的小家庭式宗族则基本“无名且无实”,不仅可能没有族庙等元素,族长权力也不大,血亲关系局限在非常小的范围。在部分地区还存在“有名但无实”的宗族,即虽然没有实际的宗族组织,但有族庙,族谱等元素,更多是文化象征意义。
参考书籍:贺雪峰《南北中国》
注:本文各区块划分:
北方=华北=华北平原=西至太行北至燕山南到淮河。
南方=华中+华南
其中华中=长江流域平原为核心=川西平原+两湖平原+太湖平原
华南=东南沿海平原为核心=北起闽江南到珠江口
其余淮河以南大片丘陵地区视其具体地理位置和人文特点划入华中或者华南。
江淮平原属华中,华北过渡带,总体划入华中;象山港至闽江段平原属华中,华南过渡带,总体划入华南。
长江流域鄱阳湖平原比较特殊,更接近华南而非华中。
暂不讨论传统汉地的边角区块即西南云贵,西北即太行山以西晋陕甘宁,以及晚近汉地东北的情形。
来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