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为什么「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受欢迎?

为什么「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受欢迎?

v2-918d3c15b88fca5041d10f1312373103_fhd

作者 / 公子重耳

如果真要用心盘点的话,这个回答应该是一个涵盖至少几百部电影的片单,不过我对这一点更感兴趣: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真实事件改编”津津乐道?

如果我们的确对真实事件更感兴趣,那应该去看电视新闻,至少也应该看纪录片才对啊。

为什么要在电影里寻找“真实事件”的影子呢?

这无非说明一点:

我们表面上追求的是“真实”,实际上追求的是“刺激”。

如果一个事件,非常真实,完全采集自我们的生活,与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经历高度拟合……那么我们无法对其产生太大的兴趣——因为它注定无趣,就像我们无趣的人生。

但如果一个事件,荒诞离奇,违背伦常——而且它真的发生过!那么它就非常能满足我们对“刺激”的渴望了,因为它在现实与虚构之间架设了一道桥梁,为我们的提供了一种生活的可能性,即使这种可能性通往的是无底的黑暗,那也比无聊的现状强。

其实,“优秀电影”本身,是不需要这个加持的,有很多凭空原创、纯属虚构的电影,能让观众产生汗流浃背的真实感,甚至怀疑创作者是不是在窥视着自己最隐秘最不可告人的心事。而一个优秀的电影剧本,即使改编自真实事件也不说明什么,有些电影改编会追求高度还原、有些电影则会进行大刀阔斧的“魔改”,这是无法一概而论,也是无法罗列比较的。当真实事件作为一种素材、用影像和声音的语言重新呈现出来之后,很可能已经跟事件原本的意义大相径庭,而成为电影的创作者“借题发挥”、“断章取义”、“夹带私货”的契机。

在这里,我就不拼凑片单了,我也借题发挥一下,只说一部电影:黑泽清的《毛骨悚然》

这部电影改编自前川裕的同名小说,而小说又改编自 1996—1998 年间的北九州监禁杀人事件:北九州一对夫妇松永太和绪方纯子在躲避警方追捕的过程中,将七名被害人(其中六人还是这对夫妇的亲戚)监禁折磨达半年之久,侵占他们的房屋和财产,并挑唆他们之间自相残杀。最终共有六人惨遭杀害,这些尸体几乎都在浴室内用菜刀、锯条肢解后,再用搅拌机捣碎投入大海。

这一骇人听闻的真实事件,是当时轰动全日本的恶性案件。其暴力、血腥、反社会的性质,看上去确实很“刺激”。

然而在黑泽清的改编中,并没有渲染杀人魔头的血腥和恐怖——他将其改编成了一部相当“无趣”的电影,以致豆瓣评分只有 5.9 分。

但其实我还挺喜欢《毛骨悚然》这部电影的,它在黑泽清的作品序列里确实不算一流,但从豆瓣和知乎评分来看还是明显地被低估了——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一直拖到最近才看。

其实《毛骨悚然》虽然改编自恶性案件,但它并不是一部侦破疑案的电影,导演真正想反映的,是日本当代社会中人们的自私、疏离和冷漠而导致的集体病态,所以当西野这样的怪物来袭的时候,人们才会毫无抵抗之力,或是沦为其奴仆,或是引颈待戮。

而这种自私、疏离和冷漠,恰恰是集中体现在主人公,志在破案缉凶的高仓身上的。

高仓原本代表了社会中健康、理性的一面,研究犯罪心理学的他自信能洞悉人性的一切,能预测罪犯所有的行为,但每一次总被现实很狠狠打脸,电影的序章就已表明:罪犯的内心,以及他们所持的“原则”,就好像一团迷雾,是完全无法用趋利避害的理性角度来理解的。

在全警署面前装逼失败,导致两死一伤的惨剧后,主人公带有了典型的失意特质。这在类型片剧本中是很常见的,当主人公在开场时被安上“失意者”的标签时,剧情的核心就必然时他如何为自己正名。

果不其然,虽然高仓退出警队、从事教职、搬家,想跟妻子过安定平凡的生活,但看到未破的悬案不免内心痒痒,于是冷落了妻子,频频用业余时间来搜集证据。在凭一己之力找到失踪者的尸体后,这种成就感更成了他的第一动力。

渐渐地,他开始无视妻子的感受,即便对西野产生怀疑而追查不休,也从未想过与西野为邻的妻子独自在家会是多么危险。妻子为什么会受到西野的蛊惑,从剧情上看仿佛无迹可寻,但电影其实通过很多镜头,暗示了妻子此间的焦虑和无助、夫妻间的貌合神离、日渐疏远。

而当妻子在危险中的时候,本应该去保护妻子脱离现场的高仓更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撇下她,出于一较高下的心态,去和西野对峙,再一次地——就像电影开始时那样——觉得自己可以凭三寸不烂之舌击溃歹徒的心理防线,说服魔鬼放下屠刀。此时的他甚至露出了胜利者的笑容,全然不顾身边的妻子蒙受了多大的痛苦和侮辱。

很多观众不理解,为什么西野可以如此轻易地控制身边的人,其实答案并不在他的话术,也不在他的药物,而是这些人本身长期处在失去关心和爱护的状态中,在外人面前勉强维持着貌似和睦的家庭关系,邻里之间亦是各扫门前雪。所以问题的症结并不在西野身上,而是在高仓们的身上。正如电影中借早纪之口发出的质问:你这样还算人吗?你还有人性吗?

西野所用的药物,很可能只是普通的镇静剂,其实具体是什么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心在极度空虚脆弱的时候,是很容易被控制的。这部电影上映后的几年,一系列由 PUA 所导致的惨案浮出水面,让我们知道单单是心理控制,就能做到如此,更不要说加上些许药物的作用了。

看《毛骨悚然》的过程中让我联想起黑泽清很多早期的电影,尤其是他在国际上的成名作《X 圣治》。在《X 圣治》中,“传教士”间宫有着离奇的催眠术,可以肆意地唆使人们去杀戮,然而电影又借心理医生之口,道出“催眠不能改变人的道德观,如果一个人认为杀人是错误的行为,即便被催眠了他也不会这么做”。换句话说:恶魔是谁?这根本不重要,正如《毛骨悚然》直到结尾也没道明“西野”的真实身份。因为恶魔并不在外部,而在每个人的内心。

在《X 圣治》里,间宫登场的第一个镜头是云,在《毛骨悚然》里,西野登场的第一个镜头是风。在黑泽清的阐释中,恶魔都是无形的,只是偶尔附着在某个躯体上。

《毛骨悚然》的结局其实挺让我意外的。这个结局其实反转了两次,当西野把手枪交给高仓的时候,我几乎认定他会任由其摆布了,黑泽清的电影以这种悲哀无望的方式结尾再正常不过,又或者会弄出一个超自然的桥段。然而高仓一转身,我才意识到这毕竟是一部在主流院线上映的商业片,恶魔是必须受到象征性的制裁的。

然而结尾的第二个转折才体现了导演的真实想法,这一转折来自高仓妻子突然爆发出的撕心裂肺的哭喊,镜头再一切,给到的是西野的笑容,这个恶魔好像在用这种方式宣告他的胜利。而高仓的家庭,在经历了这可怕的一切之后,还能回到过去的生活吗?不可能,有些东西已经被永远地摧毁了。

其实《毛骨悚然》这部电影并没有失去黑泽清的基本水准,也没有背弃他一贯探讨的主题,虽然做了很多商业化的妥协(比如加了很多莫名其妙的音效),但黑泽清最擅长驾驭的:人物与建筑空间的关系,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人物与人物的关系,富于象征性的光影,失衡的构图……在片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栅格这一意象运用得很妙、繁复而不失变化,有两场戏的室内调度可谓精彩至极——如果错过这样的电影,我个人肯定会视为遗憾。

像这样一部改编自真实事件的优秀电影,却无法得到观众的认可,无非是因为它的创作者没有呈现观众们最想看到的东西:鲜血淋漓的虐杀场面、杀人魔头的身世和内心世界、受害者的挣扎求生、迷阵的布置和破解、正邪之间智力体力和意志的对决……

我们想看的,从来就不是“真实”。

来源:知乎日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54095/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