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屠杀,复仇,权谋,《投名状》背后的史实更残酷

之前写过几篇电影了,一直专注电影背后的大时代,效果非常好,今天这个话题也已经酝酿了很久。

电影《投名状》我看了好几遍,个人非常喜欢,而且也觉得是一部被低估的电影。

电影的剧情比较简单。李连杰扮演的男主角庞青云被太平军击败后落难,跟两个土匪兄弟纳投名状结为兄弟。但是大哥庞青云和二弟(刘德华饰)的媳妇有一腿,最后杀了二弟,然后被三弟反杀(金城武饰)。

电影演得非常好的地方就在于逻辑流畅,比如大哥杀二哥的剧情,不只是因为儿女情长,更有权力斗争相关原因,确实是没啥选择。李连杰在里边把那个阴狠、无奈的军头饰演得非常逼真,非常符合晚清将领们的气质。

不过电影也有港台导演们特有的毛病,就是睁着眼瞎编,对历史毫无常识,剧中庞青云明显在描摹曾国藩,而且又像李鸿章,而且还很像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但整体却有点四不像。

抛开这些,瑕不掩瑜,《投名状》是部好电影。

我们本文主要讲的是《投名状》背后的故事,这又牵扯进去了晚清的各种纠结和政治斗争,看完本文,这不电影就彻底捋顺了。

1

曾国藩

地摊文经常有句话,叫“当官要读曾国藩,经商要读胡雪岩”。

比较巧的是,如果你真学这俩人,你啥也做不成。

如果你去政府上班学曾国藩,基本没悬念连个科长也当不上,那是个拧巴人。晚清大变局成就了他,他也成就了晚清,给大清续了半个世纪命,不过他本人确实不是个当官料。

曾国藩的前半生是遭人嫌弃的前半生。杠精+喷子+装逼犯,高考考了好几次才考上,考上也没啥大起色。做官这种事是需要大量技巧的,太装逼的人往往啥也干不成,所以曾国藩当京官的时候,一件正经事都没干,成天忙乎“戒色”了。日记里充斥着:

总看别人小妾,我真是禽兽也;
看了又看,丧尽天良;
还看,确实是禽兽。
。。。。。

早年百度有个特别大的“戒色吧” ,曾国藩一度是吧里的大神,因为他发表了大量关于戒色相关的格言,戒色吧老铁们就日常学习钻研老曾的文件精神。如果大家有兴趣加入戒色吧,也可以去网上搜一下,到处都是老曾戒色格言。

至于胡雪岩,这货就是个“官倒”。搞官商勾结,倒卖军用物资,发战争财,吃垄断红利。按理说确实是能发财,问题是这玩意咋学?这是两下子能学会的?

反而咱们熟悉的林则徐,那是个人精,官运亨通,官场玩得风生水起。曾国藩恰好相反,根本不是个做官的料,所以前半生啥都没干成。

南方太平天国爆发后,曾国藩正好在村里奔丧,于是开始主持练兵跟太平天国死磕。但是前期打得一塌糊涂,后来太平天国内部发生了分裂。而且清廷内部也发生了一件事,对全局至关重要——以往很少被提及,那就是慈禧太后他老公咸丰皇帝死了。

咸丰是个苦命人,自上台就没过几天好日子,动乱此起彼伏。他费尽心机,殚精竭虑,最后帝国越来越糜烂,精神和肉体受到了双击。既觉得自己脑子有问题,达不到祖宗们的业务水平,将来死后要被祖宗们鄙视;又觉得自己运气有问题,自己这么努力,国家越来越烂,他自己也心灰意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就跑避暑山庄避暑了,再也没回北京。

在避暑山庄期间,心力憔悴的咸丰皇帝不顾太医劝阻,带病坚持性生活,元气大伤,很快就死了。太医也不客气,把皇上不听话乱搞的事写宫廷记录里了。

他死后上位的是慈禧太后,这个年轻的寡妇对自己的能力边界有很深的认识,知道自己啥都搞不定,大字不识一箩筐,只在政治斗争中有一套。她发动政变杀了自己的宿敌肃顺,但是把肃顺“重用汉臣”的宗旨推到了极限。

这也是为啥大家看曾国藩,发现他前期要多憋屈有多憋屈,后来好像一夜之间顺风顺水,其实问题不在曾国藩,在于朝廷换人了,新主子不再添乱了,开始大力支持他的剿匪工作。

甚至把财权也彻底下放,让地方军阀们自己想办法征税,征到的税随便用。汉族大佬去京城提款也不再被为难,朝廷基本要啥给啥。

而战争后期清廷和太平天国战争后期陷入了残酷的消耗战。双方都从欧美买了大量军火,咱们熟悉的罗斯福家族,他们祖上就没少和大清做军火生意。清廷和太平军都买了军火,都雇佣洋人雇佣军,武装流民,互相屠杀。

多说一句,湘军里确实是大规模装备了火器,不过不是全部。比如鲍超的队伍就没啥火器,曾国藩曾经多次写信夸奖鲍超;曾国荃的队伍里火器多一些,曾国藩还有点不太高兴。此外早期最爱用火器的其实是太平军,只不过后来他们买不到火器了,也就用不上了,《投名状》那部电影里这一点倒没瞎说。

太平天国战争后期其实没啥技术含量,尤其是曾国藩这边,纯粹是拼消耗,跟同期的美国南北战争一样,美国那边更是一点技巧都没,完全是硬耗。

清廷赋税底子厚,再加上可以向洋人贷款,所以在消耗战中慢慢占了优势。而且太平天国倒霉催的,内部分裂的时候早期骨干差不多被杀了个干净,剩下的都跟着石达开跑了;后来在大渡河被全歼了。太平天国后期的将领都是新启用的,要不是出了俩天才将星,太平天国早完蛋了。

既然整个战争过程中没啥技巧,纯粹是拼消耗,曾国藩那种沉稳型操作优势也就越来越大,曾国藩和他的湘军最擅长进攻静止的目标,又是堆墙又是挖壕沟,然后困死对方。

而且就在跟太平军死磕的过程中,清廷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战败,和洋人签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些条约反而让欧美束手束脚,很好理解嘛,他们担心大清死了条约没法兑付了。这么好的条约作废了他们自己都没法原谅自己,于是慢慢开始对太平天国搞武器禁运。太平军前期火器非常厉害,后期买不到军火了,也就不太行了,战争天平开始倾斜了。

正是因为曾国藩和湘军这种静态玩法,打太平天国还好。后来湘军打捻军一败涂地,因为捻军都是骑兵,来去如风,湘军那种“结寨围杀”的套路就没法玩了。

回到太平天国战争。到了后期,安庆被攻陷,太平天国的物资补给线彻底崩溃,军火和物资都上不来,也就没救了。几十万太平军攻不动曾国藩弟弟在南京城下的大营。要是搁以前,太平军能把曾国荃给掐个稀巴烂,现在根本打不动。后来被曾国荃炸开南京城墙,湘军一拥而入,城里太平军知道湘军会屠城,所以基本战到了最后一兵一卒。

与此同时,一道捷报通过八百里加急传往京城,跑死三匹马,两千多公里跑了四天四夜,捷报上醒目地写着,“江宁克复”。

至此,曾国藩也就走上了人生巅峰。

2

湘军

太平天国被剿灭后,曾国藩也面临巨大的人生问题,也就是自己的定位问题。

当时湘军内部大佬们疯狂暗示,让如日中天的曾国藩取代清廷自立。以往大家分析,说为啥曾国藩不造大清的反呢?因为他愚忠。

这就是典型的文人式瞎猜,文人们有个毛病,就是从来不分析利弊,只分析心态。

我们上文说了,清廷能打败太平天国,主要靠西洋军火和全国赋税,后方扎实前线才能打得动。如果曾国藩造反,也面对武器禁运和后勤资源不足的问题。拿啥造反?

湘军的将领们自然不懂这个,毕竟他们打仗从来也不关心物资哪来的。

而且列强是要做买卖的,不可能支持中国打下去,一个虚弱半死不活能做买卖的大清,对于各方都是一个好大清,他们不会支持任何改变。

再加上曾国藩队伍并不是铁板一块。

淮军系统的李鸿章,楚军的左宗棠,这俩都是人精,战争后期他们就表现出剧烈的反曾国藩倾向,都摆出一副非常讨厌曾国藩的姿态,并且都有向太后打小报告的举动。我看过几本写曾国藩的书,作者们还有模有样从性格方面分析为啥这几个人分道扬镳,其实这么明显的事怎么就看不明白呢?

太平天国完蛋后急需处理的就是汉族权臣,如果他们几个出现结盟态势,肯定会遭到两宫猜疑。所以李鸿章和左宗棠都见风使舵跑西太后那里去了,并且气势汹汹要帮着太后防曾国藩,这么做他们和曾国藩反而都安全了。

曾国藩经过那些年的磨砺,自然对这些事了若指掌,而且知道就在天京(太平天国对南京的叫法)陷落的时候,清朝的其他几支主力就在南京边上围观,随时准备动手。楚军、淮军心态也不确定,洋人的心态也没法琢磨,一日三变。

而且眼瞅“文正”(中国古代文人死后最高的待遇就是谥号“文正”)到手,一把年纪,怎么可能扔下稳定存量去追求那个完全不可预期的变量?

既然不造反,就只能接受朝廷摆布。朝廷对曾国藩什么态度呢?

从后来的际遇来看,两宫太后是非常欣赏曾国藩的。在曾国藩死后多年,西太后碰上麻烦,还经常感慨曾国藩不在了,家没长子,国失栋梁,不然应该能给个好主意。当然了,太后最喜欢的还是李鸿章和张之洞。尤其张之洞,他是慈禧太后一手提拔的,有生之年对慈禧无限忠诚。

但是欣赏归欣赏,公事要公办。

湘军此时已经成了太后和恭亲王共同的眼中钉,这个也不复杂:

首先,湘军在攻克南京时,大家争着抢着挑财宝,竟然让洪秀全的儿子跑掉了。曾国藩担心朝廷问责他弟弟,在折子里为这事撒谎,说洪二已经死了。没想到很快被知名大喷子左宗棠给捅出去了。左宗棠在奏折里举报湘军只顾打劫误了正事,朝廷对这事非常不满意。

其次,朝廷为了剿灭太平天国,欠了一屁股债,而且接下来要重建南京和苏杭,也需要大量的钱。

当时恭亲王他们几个大佬都日思夜想,希望南京城破后太平天国那些年打土豪的钱能被送到中央。可是天京陷落后,那些钱都被湘军给分了,曾国藩上奏折说南京城里没找到钱。这就是睁眼说瞎话,在南京城边上围观的英国顾问都看见他们往城外搬珠宝了,朝中大佬们对他意见更大了。

最后,湘军已经尾大不掉了,就算曾国藩没想法,手底下的人难保没想法。如果再反了,再来一次太平天国,就算能顺利平叛,两宫太后和恭亲王也要哭晕在厕所,这日子没法过了。

所以清廷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仗一打完,就把曾国藩给调到北方去当直隶总督去了。

直隶总督是清朝九大封疆大吏中权力最大的一个,可以说给足了荣光,属于明显的升迁——不过一下子升到太后眼皮子底下去了,太后亲自盯着。朝廷的用意也很清楚,让他离自己的队伍越远越好。

同时开始大规模裁撤湘军,曾国藩也知道国家养不起这么大一只部队,所以积极配合裁军。

湘军在太平天国被剿灭后竟然有30万人。而且这些队伍素质堪忧,战争后期动辄屠城,打劫老百姓的程度比土匪还过分,前后屠了三次城,九江、安庆和南京,男女老幼一起杀了个干净。

有说法认为,曾国藩屠城一方面是为了激励湘军,另一方面他也不太在乎当地老百姓对他的态度,当地老百姓越是反感他,朝廷反而不再怀疑他。如果他和南方老百姓太融洽,朝廷反而容易急眼,纳闷他想干啥。不过这种事仁者见仁,大家自己权衡吧。

反正“曾剃头”这名声没跑了。

曾国藩心态倒也不错。他到了直隶上班后,请了几次病假,奏折里写了个错别字,暗示自己老眼昏花。按照晚清官场潜规则,这是想说自己年纪太大,准备离职了,让领导尽快发招聘,物色接班人。

当时曾国藩身体确实很差了,尽管早年坚持戒色,但是镇压太平天国那些年对身体伤害太大,有一只眼睛也看不见了,日常头晕。他自己也知道时间不多了,准备人生最后几年回村去搞教育,提高下他们湘潭那一带的文化素质。

随后曾国藩处理了一次天津教案。这个案子不复杂,老百姓以为传教士用婴儿做药引子,去找教堂理论,传教士开枪杀人,老百姓怒了杀了十几个洋人。

当时洋人的炮舰又开到了大沽口闹事,考虑到英法联军刚烧了圆明园,曾国藩不想闹大,砍了几个中国老百姓里带头的,然后向洋人交钱道歉,洋人终于收起了炮舰,这事就结了。多说一句,屁大点事洋人就飚炮舰这个毛病整整持续了一百年;到了1949年,解放军准备过长江,英国人军舰又在长江里溜达,被解放军给打了,这是列强最后一次在中国搞“炮舰外交”。

天津教案这事对曾国藩的伤害极大。民间都说他是卖国贼,朝中其他人对他也没好气,他自己也难受,嘴上不说,但心里委屈。没多久他就死了(过了一年多),也跟这事有关,所以说老年人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

以往说是西太后把曾国藩给坑了,让他去背骂名,其实这个也不对。这事是曾国藩主动要求去处理的,处理之前就知道啥结果。

天津教案发生时,他当时请了病假,在家养病,如果坚决不去,没人说他啥。他可能是担心天津教案那么大的事别人处理不好,所以执意要自己去,然后把自己名声搞臭了。啥叫国士,这就叫国士。湖南被称为“近代中国的斯巴达”,一点也没夸张。

不过死之前,还有件麻烦事。

3

刺马案

刺马案是曾国藩生前处理的最后一件麻烦事。

南京被攻下了后,湘军大部分也被留在那一带,而曾国藩北上去当直隶总督了。谁来主政江南呢?

这个问题让两宫太后和恭亲王没少闹心,因为选这么个人太难了。

首先这个人不能是湘军系统的,跟曾国藩他们一伙没啥关系才行,因为太后是要让新任两江总督去限制湘军的,跟湘军穿一条裤子肯定没法操作嘛。

其次这个人得是个狠人。湘军都是一群亡命之徒,尸山血海里过来的,怂包去了就等着被他们欺负了。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条,还得是个有能力的人。毕竟既要压着军头们,又得重建江南,不是个轻松活。

太后和恭亲王的意思是选个旗人。九个封疆大吏加漕运使,共十个地方权臣,竟然有8个是汉臣,让太后多多少少有点心慌(这也为后来大清崩溃埋下了伏笔)。不过选来选去,确实没有能担事的旗人。

最后看上了马新贻。马新贻就是《投名状》里李连杰扮演的那个角色。

这个马新贻是个狠人,而且对朝廷忠心耿耿。当时清廷组织部队对大员们有个排序,认为马新贻是排在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之后的猛人,而且跟那几个人不是一个系统的,所以他上位是当仁不让。

这人本来是个文官,考中进士后到安徽上任当县官。如果熟悉大清吏治的就知道,清朝进士最好的要进翰林院当图书馆管理员,其他的一般会留在京城各衙门上班,再过一些年外放当巡抚什么的。只有极少数会要求进步,去地方上当县官,从基层干起。这种人一般都强悍,江湖上有个说法叫“老虎班”,有点像现在读完清华去当村官一样。

马新贻上任后没多久,南方太平天国、北方捻军起义一起爆发了。安徽也是倒霉,正好处在中国南北方中间,同时被太平天国和捻军骚扰。马新贻就带着村里的乡练和乱军死磕,一度因为全军覆没,被朝廷修理过一次。不过乱世太缺人,很快又官复原职了。

大家可能对捻军比较陌生,这个也正常,咱们历史书里没咋提。太平天国一般被认为是农民起义,那捻军就是一群土匪,总是一股一股地出没,北方话叫“捻子”,所以叫捻军。

马新贻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继续跟捻军转战,从始至终都没跟湘军打过什么交道,后来通过军功一直升到了浙江总督。

而且这人以前也打了很多年仗,手底下有一群精兵悍将,还带了一个北方跟捻军长期作战的优秀将领去帮忙,叫袁宝庆。

袁宝庆这人大家可能没听说过,他当时带着个侄子给他当管家,这个侄子就是袁世凯,当时大概十三四岁。

马新贻上台后立刻就雷厉风行地折腾起来。

当时湘军已被裁撤不少了。被裁撤的湘军高级将领自然是衣锦还乡,大肆在地方上买地,过上了幸福生活。

但是之前曾国藩有个小算盘。他不希望退役湘军都回湖南去,带那么多银子回去不就扰乱了地方经济了嘛,所以让大部分湘军留在了南京那一带。这些士兵把退伍费坐吃山空后去当土匪了,近代的很多帮会,一部分正是起源于这批退役湘军。

当了土匪心态却没变,天天吹牛逼“九载艰难下百城”。江宁克复,洪杨被灭,都是湘军和曾家的功劳,打劫一下怎么了?

这次马新贻去上任,最关键的工作之一就是弹压这帮地头蛇。袁宝庆他们几个带着亲兵到处捕杀作乱的湘军。这些“土匪化”了的湘军就跑去还没有退役的那些湘军将领们那里哭诉,一时间,马新贻和地方上军头们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还有人跑去京城找曾国藩诉苦,曾国藩能说啥。只能是安慰老部下,希望他们好好做人,不要惹事。

然后马新贻就被杀了。

那天他去校场上检阅新训练的军队射击操练,一个亲兵模样的人上去跟他打招呼,突然掏出一把刀捅了他一下,没过多久竟然死了。

这可算是爆炸性新闻了,大清立国两百年,还没有哪个封疆大吏莫名其妙被人给捅死,整个中国历史上,这个级别的大佬上次被刺,还是一千多年前的唐朝。

杀人凶手叫张文祥,迅速就成了英雄。因为南京街头流传着两个版本的故事解释凶手行凶的原因,这两个版本对凶手都非常有利。

第一个版本就是我们看《投名状》里的那个,马新贻和二哥的女人有一腿,还杀了二哥,事情败露后被三弟给杀了。

当时的文艺工作者迅速开展创作。马新贻还没凉透,热门影视作品《金陵刺马》已经在各大戏院上线,观众观影体验非常好,纷纷表示为张文祥打CALL。张文祥每次从牢里拉出来去受审,场面就跟明星下飞机似的,受到了金陵老百姓的夹道欢迎。

第二个版本更加离奇。当时西北正在闹回乱,当时左宗棠也已经干到了陕甘总督,正在西北筹划战局。各省也都派出精锐去西北参战,大家平时的热门话题就是西北战况。

这种背景下,有流言说马新贻其实是回族(他确实是穆斯林,不过是山东穆斯林,跟作乱的那群不是一伙的;中国慕斯林其实分成好几支,其中有几支不但不作乱,反而一直坚定跟着政府),留言说马新贻要勾结乱党祸乱江南,行凶的张文祥听说之后压不住火,就把他杀了,所以张文祥是民族英雄,为国除害。

这两个版本里,凶手张文祥都是充满自我牺牲精神的孤胆英雄式的人物。要知道,在大清,行刺封疆大吏可是“大逆”的罪行,要承受鱼鳞剐的,也就是用小铁钩把皮肉勾起来,一小刀一小刀地割。这更增加了张文祥的“孤胆英雄”气质。

反倒是马新贻一会儿是“背信弃义的人妻爱好者”,一会儿又成了“勾结乱党的朝廷心腹大患”,也有人发挥想象力,说他是“爱好人妻的乱党”。这不给朝廷封疆大吏抹黑嘛,朝廷和两宫太后的脸往哪搁?

所以很快地,西太后就对这事有了定性,她做了重要指示:

马新贻是个好同志。
这事有后台。
你们几个好好查。

但是谁去审理这事呢?

恭亲王说让曾国藩去,反正湘军现在裁撤得差不多了,曾国藩也就没必要呆在京城了,回去主持他们总不能连老曾一起干掉吧?直隶总督让李鸿章上。

公正起见,还让当时的刑部尚书郑敦谨也去南京一起审问。这人是个铁面无私的人,各方都认可。

不过刑部尚书一到南京,立刻被曾国藩拉去单练。两人一顿聊,聊天内容现在只知道一部分。曾国藩说是这事不宜深究,攘外必先安内(对,这话是曾国藩挂在嘴边的,蒋委员长处处在学曾国藩),一定不要把这事搞大,小心没法收场。

刑部尚书立刻明白了,敢情果然是你们湘军在搞事?

不过他也认可了曾国藩的说法,决定不把这事扩大化。

后来确实也没问出啥来,凶手张文祥就一句话:我为天下除一通回乱的逆贼,为何不好?

又不能屈打成招,防止他乱指控,随便说一个朝中大佬指使他杀人,到时候想结都结不了。所以最后给太后上了个折子,说这事确实是没啥后台,这个人自己糊涂杀了人,凌迟了吧。

一起参加审讯的几个人都表示没意见,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表示愿意对结果负责。曾国藩也写了个帖子,说是“实无主使别情”,暗示太后别闹了。只有马新贻的那几个手下不满意,拒绝签字,表示如果查不出后台,他们的主公死不瞑目。

瞑目不瞑目已经不重要了,反正也不需要他们签字。

随后折子被封好送往京城,太后看完知道背后有隐情,不过太后作为晚清最有手腕的政治大师,她也猜到问题在哪了。地方军头在闹事,但朝廷控制力开始下降,还是决定不追究了,这事也就这样了。

4

尾声

这事结束后没多久,那个刑部尚书郑敦谨在这件事处理上明显没有秉公执法,作为少数有理想有原则的读书人,他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而且大家说他一世清明毁于一旦,他内心受到重大打击,干脆辞职回村去了。这让太后很不爽,不过体恤老臣,也没再追究。

没过多久,已经回到湘潭老家的曾国藩突然中风,被人扶到书房后,端坐在书房椅子上死了。据清宫相关人士回忆,曾国藩病亡的消息通过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城后,太后听说江宁来了急报,第一反应就是不会是曾国藩出事了吧。

看完急报后,西太后竟然滚下两行热泪,怅然若失。她老公死了她都没这么伤心,下一次这么伤心还是听说她儿子要弄死她。倒也好理解,当时曾国藩坐镇东南,左宗棠在西北指挥平叛,直隶是李鸿章,现在折了一根柱石,太后不能不痛心。

而且“刺马案”也给太后和晚清重臣们留下了阴影,每次选封疆大吏,慈禧总会纳闷这不会成为下一个马新贻吧?

如果要问“刺马案”到底意味着啥?

咱们先说一个别的事,大家自然明白了。说是任何一家大公司,每年都会花大量的钱找公关公司。公关公司的目标不是给你解决重大舆论问题,而是给你预防这类问题,如果一个大公司全年啥负面新闻都没。说明这个大公司明显花了重金请了高手来做这事,而且做得很好。

如果一个公司的名声特别臭,它还扭转不过来,或者经常爆出恶性新闻来,那说明这个公司已经快黄了,太缺钱,以至于都没钱去请专业团队来搞这事,只能找些二流水平的团队来操作,这些团队既没法预防,也没法降低影响。说的是谁,还请大家对号入座。

“刺马案”也一样,标志着朝廷对地方已经开始失去控制了,所以才有人敢干这事。要是搁大清第一个一百年,因为几句诗就兴大狱,敢动封疆大吏?听说过“瓜蔓抄”没?听说过“诛九族”没?

也有点像之前《毒枭》里的剧情。墨西哥毒贩子虐杀了一个美国缉毒警,美国特种部队找到毒贩子,给他们来了套豪华版的满清十大酷刑;从那以后毒贩子再嚣张,也不敢碰美国缉毒警。

太后知道这个逻辑,大清已经沦落到保护不了自己的封疆大吏了,自然也就快完蛋了,所以她有生之年只能通过自己的手腕平衡拉拢各方势力,试图保住祖宗的基业。等她死了,大清没几年就崩了。

来源:九边 微信号:ertoumu893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