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是让人做成一盘菜?还是一把火烧了的干净?

是让人做成一盘菜?还是一把火烧了的干净?

作者:张佳玮(来自豆瓣

众所周知的故事:

始皇第四次巡游全国,很是热闹:在云梦泽祭了舜,到会稽山祭了禹,刻石立碑,威风八面,刘邦看到了都垂涎“大丈夫当如是也”(当然,项羽也“彼可取而代之”)。又在琅琊台看东海,还去海里捕大鱼。上山下海真活泼。真是纵横天下,畅心满意。

归途之中,身体不行了,崩了。

崩就崩了,但崩不彻底。还得被赵高们塞进辒辌车里,假装没死;尸体发臭,只好跟鲍鱼搁一块儿。

最后回到咸阳下葬时,我是不太能想象他的身体是怎么个模样了。

活着时横扫六合,但崩了之后,连自己尸身都没法处置,还得跟鲍鱼为伍,挺让人唏嘘的。

说到鲍鱼,其实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也跟食物相关。

埃及人做木乃伊,众所周知:挖空内脏,腹腔填满乳香和桂皮——题外话,这两样东西,埃及人平时也用来做菜调味,甚至下在啤酒里——缝好,干燥,搁一段时间,再填香料,涂树脂。

怎么看,都像是在腌肉。

当然了,实际上比腌肉还吓人些。

古希腊传说,做这玩意是用铁钩穿过鼻子勾出尸身的大脑,实则按现代研究,该是先将大脑液化,然后通过重力将其排出鼻子,再用药物冲洗头骨——说到这里,想象力丰富的各位,大概已经有点恶心起来了。

保留下来了就好吗?

古埃及人是相信,虽然身体被掏空保留下来一具躯壳做成木乃伊,却还是能享受死后世界。

可惜,世界不那么安定。古埃及许多木乃伊——没来得及被博物馆保护起来的——历史上曾多次被挖出来,劈开剁碎当柴烧:

因为木乃伊干燥,还有大量的树胶和香料,当燃料还挺好的?烧着还挺香?

挺残忍,但大概,就是这么回事了吧。

1

据《香料传奇》说法:

1167年,克隆的大主教霍金纳德先生翻越阿尔卑斯山时过世了。

大家为了将他的尸体运回家去,又不至于腐臭变味,赶上手边并没有防腐用的香料,于是,随从们决定煮一下这具遗体。

很遗憾的是,大概是火候没掌握好,主教的遗体被煮烂了,最后锅里只剩下骨头,以及主教大人的肉汤。

往前49年,法兰克国王鲍德温一世就稍微好一些。他是个大胖子,在远征到埃及时发现不久于人世,于是提前考虑棋了自己的遗体。他倒是想归葬耶路撒冷,可惜同行的诸位不认同:

太胖了,路又远,埃及又热,运不回去啊!

最后,是他的厨师解决了这个问题:国王归天后,厨师剖开国王的腹部,取出内脏埋葬了,体内抹好食盐,全身抹上香料。

最后国王陛下的遗体安然回到耶路撒冷——这位厨师基本是入乡随俗,参考埃及技法,做了一个木乃伊吧。

熟悉我国历史的,多半会想起大辽太宗耶律德光。那也是半路身故,取出内脏塞进了盐,一路运回去的。

像中国古代士兵论战功,讲究首级。上头要杀鸡儆猴,得传首九边。所以保养首级也挺重要。

我看刘兰芳老师《杨家将》里说,首级是要直接用石灰护住的,还得加各色香料,折腾这么一番儿。

陈荫荣先生的《兴唐传》里说得很详细:斩了首级,先把人头往在杆子上空血,让血风凝了,然后洗干净,搁一个小缸里,用水银喂上,焖了几天:是为了不变样。

徐茂公就这么把宇文成都他兄弟的首级给处理好了,假装成个滋补药丸,给宇文成都他爹给寄过去了——这就挺缺德了……

作为英雄的遗体呢?嗯,也有法子。

英国素来重视海军,海军第一人又自然是纳尔逊爵爷。

1805年10月21日传奇的特拉法尔加海战,纳尔逊在确定胜局后被法国人打中了,殁了。

遗体得运回英国去呀!

澳大利亚海军历史官方站上写,是这么处理的:

剪了头发(送交纳尔逊亲爱的汉密尔顿夫人),脱了衣服,放进木桶里,装满白兰地:酒精杀菌嘛。

据说从10月24日到10月28日,还换了一次泡尸体的酒?

2

到12月11日,爵爷的遗体被取出时,据说还算完好,于是医生取出他的内脏,棉花裹了遗体,放进樟脑棺材里,再加白兰地和没药。如此堂皇地运回英国去。

据说回去时,外表还算凑合,至少这个躯壳,能给英国人民一个交代嘛。但里头已经被折腾得乱七八糟了。

不知道您做何感想,至少我翻着各种资料,越来越坚定了一个念头:

临到最后,还是尘归尘土归土的好。

毕竟千秋万载不腐不败的背后,是各色残忍的、毫无尊严的、让活着的人想起来就颤栗的手术细节。

被剖,被掏,被浸泡,跟一道菜似的配香料,被捏来摆去折腾来折腾去——那还真还不如烧掉算了,干干净净的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54717/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