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996 对国家和社会而言,是利大于弊么?

1

作者 / 司马懿

有一种说法,是 996 虽然对个体来说是牺牲,但是对国家来说是奉献,大家都 996,国家就发展得更快更好了。

一般争论到这个地步,往往会陷入大家和小家的观念之争,这样就变成各执一词,谁也无法说服谁了。在这里我不从这个角度讨论,给定国家和个人的利益完全一致,996 也未必是利大于弊的。

首先要承认的一点,996 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确实对国家是有好处的。像韩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汉江奇迹,也是一代人辛勤汗水换来的。这个阶段因为路是已经铺好的,该怎么走,怎么做都有成法,多工作一个小时,基本上就多生产一点东西。单纯的人力资源到产出的兑换,时间越长,产出基本上还是单调增加的——可能后来疲劳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但是也不太可能是负数,国家的财富依然在不断增长。

但是,有三个绕不开问题注定了单靠 996 的红利是有限的。一、消费, 二、创新、三、资源诅咒。

先说消费。在自己收入很低的时候,时间一点都不值钱。干活干一天,可以玩三天 —— 这就是三和大神的写照。所以这个时候多努力干一点活,收入就多一点,因为时间成本非常的便宜。但是当自己收入已经不错的时候,继续超负荷工作给自己带来的效益就比较低了,这个时候闲暇就可以带来更大的收益。这种收益来自于替代效应。

除了工作产生的倦怠之外,生产时间和消费时间存在替代。大家都 996 了,谁去逛街消费?谁去旅游?都去忙着建网站,谁来带流量?要知道富人花钱的速度是远远小于普通人的:普通人一个月可以花掉自己收入的一半甚至于更多,很多富人即便是穷奢极欲,也花不到这个比例。

提升整体的消费水平,靠的是提升大众的,尤其是收入较低的人的消费,不能靠少数的富人。如果所有人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生产,那么很多需要时间去消费的产业需求就很容易不足。所以如果 996 能够执行,还执行的不错,一定要有一个黑洞能够吞噬这巨大的产能——以前这个黑洞是国际贸易,现在如果要讲内循环,即便不考虑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特点和偏好不同,单说产能,国内市场也是承接不住的。

再说创新。创新的之所以在早期不是问题,是因为大方向是知道的,很多创新属于「低挂水果」。创新是一个大帽子,但是难度是不一样的。比如要造发动机,比着现成的专利净室仿制;和自己已经站在顶端寻求突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不需要太多的原创性,加班加点的干就完了;后者难度则大的多,甚至于连从什么地方突破都不知道。

前者这种创新,是 996 效率高,本质上这种创新依然是一种「堆脑力」的活,只不过是在一定知识基础上的体力劳动,这种劳动定 KPI 是问题不大的。但是对于眼前一抹黑的原创,这种就需要更宽松和弹性的工作环境去探索了。996 让人疲于考核,往往不利于科研人员从事高质量的研究。就程序员而言,996 不利于其自我充电,精进自己的技术,这一点也造成了「35 岁危机」——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编码的体力肯定肝不过年轻人,正常来说这个时候应该以技能换体能,从事不那么忙但是难度更大的工作——而如果之前一直在 996 的话,往往没有足够的机会来充电,也就没有能力胜任这样的工作,于是产生了职业危机。

消费和创新是老生常谈了,也有不少人讨论过。这里重点说说第三点——资源的诅咒。 很多公司的 996 的背后,是巨大的人力资源的浪费。产品经理和老板朝令夕改,但是因为手下的程序员能够 996,所以产品依然能够按期交付,公司还能够维持下去。这个时候,996 的背后所掩盖的,是管理的混乱,和核心竞争力的底下。

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如果核心竞争力是「能肝」,这个是不可持续的。尽管在其他组织都不肝的时候,自己「能肝」在早期是一个优势,但是久而久之,当「能肝」成为常态,那么这意味着管理者可以更加肆无忌惮的浪费组织的人力资源——反正能肝,所以浪费一点也无所谓了。

而一旦浪费一点无所谓,那么对于管理者来说,浪费就是一个最优解——反正手下能吃苦,就什么想法都让他们试试,然后挑一个不错的,总比自己绞尽脑汁的想更好的方案给手下省时间的好。所以这样就形成了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导致 996 所多出来的劳动力资源,被这种管理模式给抵消了大半。

这就是资源的诅咒——水果食物唾手可得的土地上的居民往往懒于耕种,石油多的土地上的居民往往懒于工作,上司有一堆能吃苦的手下,往往管理风格就粗犷。你有什么天然的特点,那么时间长了,这个地方的组织往往就会在某些方面退化,以契合这种特点——因为当资源富集的时候,去设计如何精心使用这些资源是费心费神、得不偿失的。

而因为 996 的存在,低效的公司,不称职的老板也依然能够维持在市场中存活。但是人力是宝贵的。通过低效的劳动锁在 996 的循环里,就意味着有相应的资源不能用在其他的地方来创造更高的价值——除非认为 996 的工作就是此人能够创造的最高价值。那么产业升级也是没有必要或者滞后的——因为通过 996 还能赚到利润,那么升级产业的必要性在什么地方呢?这样就会让更多的企业以更长的时间满足于产业链的低端,而不被竞争压力所淘汰。

低效的企业和组织从国家的层面来说,就是资源的错配和浪费。人口的红利终将褪去,这种资源的错配所带来的效率损失也会越来越显著。应对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变 996 为 007, 挤出更多的人力资源来继续创造人工的「富余」;第二种是改弦更张,打破 996,提供更宽松的环境,给未来留出更多创新的可能。

前者是更容易的,更惯性的路径,如果没有人反对,往这条路去进化是应有之义;而后者更难,需要承受暂时的调整。但是 007 之后就是一条死路,一天只有 24 个小时,对人力的压榨就到此为止了;而只有那条难的路,才是不断升级装备的可持续之路。

所以说:「今天 996,是为了子孙后代不 996」,只能说是一个良好的愿望,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能成就的事实。如果不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今天自己 996,后代子孙可能反而就要 007 才够了。

来源:知乎日报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