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世道是水泥做的

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世道是水泥做的

image

01

作为男人,初读红楼梦总有一种不平。

整部书里,男人几乎没一个好东西。

贾赦贪婪,还是个老色鬼。贾琏男女通吃,“脏的臭的” 都往屋拉。贾瑞撩拨凤姐不成,淫笑间,强撸灰飞烟灭。

贾珍贾蓉父子就更不用说了,把宁府弄的,只有 “那两个石狮子干净”。

贾政人不错,但碌碌无为。贾雨村倒是雄才大略,却偏偏是个阴狠小人。贾环这样的小孩子,也是一肚子坏水。

精英阶层如此,下层男人呢?更卑贱,更奴性,生活就两大主题,钱和色。

曹公还极善用对比法,告诉读者,即便一母同胞、同一个家庭里,男人也比女人差远了。

薛宝钗才貌双全,哥哥薛蟠偏是个呆霸王。

晴雯心比天高,毫无媚骨,他哥哥却是个扶不起的猪大肠,只要 “有酒有肉有钱”,老婆被 “荣宁二府之人都得入手” 也毫不在乎。

鸳鸯是金玉品质,“一刀子抹死,也不能从命!”,而他的哥哥骨子里都是奴性。

惜春对亲哥贾珍更失望,干脆要划清界限。

连主角也不放过。

宝玉这么个满身光环的人,作者也不忘告诉大家,其实这厮 “腹内原来草莽”,怕读文章,性情乖张,成不了大事。

曹公下笔,对男人未免太狠了点。

02

而对于女人,曹公完全另外一副口气。

整部红楼梦,就是一曲女儿颂歌。

从第一回就理直气壮的表态,世上那些才子佳人的书都是垃圾,“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

又让贾宝玉现身说法,“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所以他见了女儿就觉得清爽,见了男人 “便觉浊臭逼人。”

贾府里的女人都各具才华,“男人万不及一” 的王熙凤,“老鸹窝里的凤凰” 贾探春,宝姐姐林妹妹就不用提了,袭人、晴雯搁现在至少是校花,连身份最低贱的小戏子都闪闪发光。

尤二姐尤三姐这对风情姐妹花本是反面角色,可作者又是同情,又是赞美。

结论就一个,他们的不幸,都是男人造成的。

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

这样至高无上的地位,贾府怎么配得上她们?于是,又构建了一个大观园。

这个封闭的世界里,是诗情画意,是白雪红梅,是清清爽爽的女儿,立在白茫茫天地间。

除贾宝玉外,这个世界不能有一个男人,他们都不配。

只有贾宝玉这个众花之王才配,他不搞权术,不分尊卑,只想做个殷勤的花农,做姑娘们的保护伞,“甘为诸丫环充役”,也乐此不疲。

这个世界里,对女孩们的善意和殷勤无以复加。

但即便如此,曹公还是觉得不够。因为世界上总有坏女人,那些管家婆子们,媳妇们,欺幼主的刁奴们和赵姨娘之流也是女人,她们会让 “女儿” 这个词蒙羞。

怎么办?

曹公又通过宝玉之口,抛出一个理论:未出嫁的女孩,是颗无价宝珠。嫁了男人,就没了光泽。再老一点,就是颗鱼眼睛。

总是,女人天生是美好的,如果变坏,一定是男人造成的。

很霸道有没有?很不讲理是不是?这完全是歧视男人嘛。

别急。如果红楼梦只是几个怨女痴男的肥皂剧,人们就不会研究一百年多了。

为什么这么写,曹公已经给出了答案。

这个线索大家很熟悉,就是黛玉葬花。

03

现代人看黛玉葬花,通常有两种体会,一种是觉得不解,甚至是矫情,难道林妹妹在搞垃圾分类?

另一种是伤春悲秋,这是从唐诗宋词里继承来的汹涌情感,不忍 “花落水流红”,不忍 “匆匆春又归去”,所以,心比比干多一窍的林妹妹,必须把残花安葬。

这样理解不是不行,只是太浅。

作者早就说了,“真事隐去,假语存焉”。

也就是说,在字里行间之外,还有另一本红楼梦,一件事背后,还藏着另一件事,这需要读者自行脑补。

细心的读者或许还记得,在这个庞大故事的开端,是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

没错,十里街,仁清巷。

用 “红语” 翻译过来,就是势利街,人情巷。

势利人情,这才是真实世界的底色,在曹雪芹看来,也是污浊的源头。

回到黛玉葬花现场。

沁芳桥桃花林,宝玉正在看书,一阵风来,落红成阵,“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怕把花瓣踩坏了,打算仍进池子里。

林黛玉什么反应呢?她说:

“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 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了,日久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当然,这就是 “假语的存在”。

“隐去的真事” 是,世界是肮脏的、污浊的、世俗的,这些花一样的女儿一旦到了外面,就像掉进了大染缸,都会被污染。

只有大观园,才是她们的白雪世界,连泥土都是干净的。

外面的贾雨村,是成功男人的代表,出门鸣锣开道,前呼后拥,派人给甄世隐的老岳父传个话,都能把封肃(风俗)吓的屁滚尿流。

但是在贾宝玉眼里,他只是一个新冠病毒,能躲多远就躲多远。在平儿眼里,他是个 “饿不死的野杂种。”

大观园的酒局,是吟诗作赋,是海棠桃花;而薛蟠、贾珍们的酒局,是淫词艳曲,是感官世界。

贾赦为了几把扇子,弄得人家破人亡。晴雯拿起扇子,却是随手一撕,高兴就好。

园内园外,两个世界。

作者还生怕我们迟钝,处处都在敲黑板,女孩们一旦到了外面,都要受尽苦头,被拐,被卖,被打,被中山狼虐待致死。

哪怕尊贵如元春,都是贵妃了,也不能幸免。

就是要告诉我们,那个世界烂透了。

小说第七十八回,突然冒出一个林四娘,在男人都认怂的时候挺身而出,力战而死。

猛然看这段似乎很突兀,但其实是在填补一个空白 —— 女英雄。

宝玉为她大写赞美诗,有一句是 “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

满朝文武的男人都是怂包,还不如一介女流。

至此,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之外,好女人的类型都齐了。

我甚至怀疑,曹公似乎有一种奢望,那个世界如果让女人来治理,兴许会好很多。

贾母的慈爱与智慧,探春的兴利除弊不徇私,凤姐的雷厉风行,宝钗袭人们的贤惠与持重……

可惜作者痴啊,说到底这只是个梦。

04

看到这里,大家或许意识到了。

红楼梦不是为了贬低男人,而是要讽刺那个男人主导的世道,水泥一样坚硬,冰冷,且牢不可破。

男人油腻,是因为世道油腻。出嫁的女人污浊,是因为沾染了男人。

所谓为闺阁立传,仍是延续了中国诗歌的 “美刺” 传统,该赞美的赞美,该讽刺的讽刺。

只是它比任何一首诗歌更宏大、更深刻。

这才是红楼梦的野心。

当然,如果觉得这过于严肃,读起来不轻松,也没关系。完全可以把它当做一部女人教科书来读。正册副册,千人千面,都给你分好了。

红楼梦之前,中国从未有一本书这么写女人。

《三国演义》里的女人是礼物,用来送人的。

《西游记》里的女人是妖怪,用来打的。

《金瓶梅》里的女人是工具,用来用的。

在《水浒传》里更惨,那是男人的赞歌,杀人放火也颁发好汉证书。女人要么淫荡要么狠毒,要么既淫荡又狠毒,似乎不挖心剖肺都不解恨。正面女人也是 “母老虎”、“母夜叉” 之类。

少有的两个正常女人,林娘子不堪羞辱,自缢了。李师师倒是光鲜,代价是做个烟花女子。

只有在《红楼梦》里,女人才能还原成女人,成为主角站在 C 位,享受青春,不负风华。

可惜很多人读来,不过是 “满纸荒唐言” 罢了。这其中,也包括女人。

辛酸。

THE END.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5595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