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厂刘掌柜:14 岁的孩子上初中,这个时候是青春期最情绪多变,最冲动,做事情最不计后果的年龄,特别男孩像个不稳定的火药桶一样,不管是老师还是父母要绷紧这根弦,避免过度刺激。
记得我上初中时,学校发生过好几起重大校园事故,一起是学生玩汽油导致 2 个初二的同学中度烧伤,另外一起是初三课堂上发生斗殴,一同学直接被小刀戳中心脏去世,被刺中的和刺人的,都是我隔壁班的朋友,引发的导火索仅仅是捕风捉影的为女孩子吃醋。
那个年代,男孩子捣蛋逃学斗殴很常见,甚至还有所谓的社会人士掺杂其中,老师体罚学生也司空见惯,“教导处” 是每个所谓问题孩子害怕去的地方,门一关,谁也不知道里面发生了啥。
我初中也打过架,也写过 n 份检查,也被叫过家长,最糗的一次是周一升旗的时候,当着初中全校 800 多师生的面,被拎着站到主席台旁边接受目光批判,我没哭也没笑,站了 15 分钟升旗结束就当什么事也没发生。换做别人会怎么样,那就不知道了,有可能落下一辈子的心理阴影。
我虽然被叫过 n 次家长,但我爸有一点好,就是从不当众揍我,回家后再自由发挥,这点我还要感谢我爸,维护了一个初中青春期男孩的尊严。试想我在学校被我爸一顿揍,然后旁边有暗恋的女同学站着看,哪个感受真的无地自容,会不会做出极端的事情,真的不好说。
成年人的面子不值钱,因为知道生活艰辛面子没用,而未成年人并不知道,他们觉得面子比天大甚至觉得超过生命,家长要理解这点并做到切忌不要当众羞辱孩子。
@石静遐:现在的初中生和从前比,很大一部分已经 “驯化” 多了。师弟这篇让我回忆起从前。真的,师长避免过度刺激非常重要。对于未成年人来说,遇到什么样的教师和父母、父母什么时候 “开窍”,都是靠运气。
同话题推荐阅读:这世上,没有比当妈妈,更难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