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2020年天猫双十一总成交额达4982亿元,如何解读今年的增幅?

很明显,2020年双十一当天的成交额是下降的。

今年天猫公布的实时数据一直有意不提当天成交额数字,都是11月1日-11日的总成交额。


算一下差额,双十一当天从0:30分到23:59分,成交额是1259亿。我们不知道双十一当天前半小时成交额是多少,但是可大体估一下。

去年用了1小时多一点破千亿,今年就算它半小时破千亿,那么全天成交额也就是2200多亿,跟去年的2684亿还差一大截。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今年双十一的购买力下降。只是说这个数字,它只是个数字。某些媒体拿这个11天的数字跟去去年双十一当天的进行对比,而且绝口不提统计口径的差异,肯定不是不懂,而是按照资本的意图,给大家留下一个“大幅增长”的印象双十一当天成交额下降,主要是因为促销的时间线拉长了。从1—11号总共11天的成交数据,天猫增长了26%,京东增长了32.8%(2044亿至2715亿)。

这个增长幅度就比较靠谱一点,但同样有猫腻。

因为今年双十一的预售期延长了,10月20号就开始史无前例规模的定金、预约销售活动。而且你会发现这些产品就算有货也不让你付尾款,都要等到11月1号之后,这样可以算进双十一的成绩单里。

这一套路在单价比较高的家电、数码产品上表现的更为明显,因为客单价高,能带来GMV数字的增长。比如我关注的笔记本电脑,你要等到双十一当天,大部分爆款就没货了。

我这边好物推荐后台带货(主要是笔记本电脑)成交额曲线是这样的(20号之后有大量预售订单):

延长预售期,优势是避免订单堆积、快递爆仓,能缓解物流压力。但是预售期太长,给消费体验也会带来明显的影响,比如电脑或家电坏了正好急用,你会发现你心仪的型号全都得等。

并且这种“攒订单”的模式未必带来销量总额的提升,因为增长靠的是预支的10月下旬和提前透支的11月中下旬的需求。

但是为什么电商还要乐此不疲这么玩呢?因为要增长的数据,给老板看、给投资者看。

所以如何“解读”今年的“增幅”呢?

首先要搞清对比的基准。增长是有,但恐怕没有公布的数字那么光鲜。

来源:知乎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