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吃抓饭给勺子,是印度餐厅老板最后的温柔

吃抓饭给勺子,是印度餐厅老板最后的温柔

image

撰文 | 甜怡

头图 | 图虫·创意

绍兴市有一个柯桥区,这个区里80%以上的家庭或他们的亲戚从事着纺织行业相关工作。全国最大的纺织品交易地区,分别在浙江和广东,其中柯桥主要对外出口纱类纺织产品,主要面向中亚、西亚、东亚等亚洲地区的客户。

在以纺织品市场为核心的城区里转悠,有点走进“魔都”国际大都市的错觉。一起等车的妹子随时切换中英韩语谈业务;十字路口走过的大叔身着白袍,深色皮肤高鼻梁显示出他的中亚血统;人行道上有人行日式的鞠躬礼;纺织品市场附近的街区里则藏着各种韩国料理、日本料理和印度料理。

在陆续体验这些异国料理店过程中 ,一次次惊讶于这些餐厅的“正宗”。我才发现,这个古城绍兴的一角,竟然是个小型亚洲美食博览园。

image

印度料理 ,柯桥的咖喱味

柯桥的许多印度料理,都是经营了十多年的老店。走进去才发现,从老板、伙计到厨师,都是清一色的印度籍。

店面装修平平无奇,全沙发座、贴着暗色系的墙纸;亮点是墙面上贴着印度海报,还挂着台大液晶电视,不间断地播放印度歌曲、影视剧,甚至印度新闻。

3

印度伙计递上两份菜单:一份全英文,一份中英文双语。对比了下,英文菜单上的种类比中文菜单多得多,大概老板觉得你们歪果仁吃这些就够了(手动狗头)。

中餐单的菜名要么极其耿直,比如蔬菜咖喱+面包,黄油烤饼;要么直接取名叫“印度特色”,翻了4页菜单,光“印度特色”就有6、7个,图片展示不是糊糊就是油炸物,看不清是啥,最后只好为我们呼唤来全店唯一能蹦几个中文单词的老板,才算连说带比划的点菜成功。

上菜前,先上了一碟腌制过的生洋葱和一碟绿酱。老板指着酱料介绍那是“sauce”,其实这算是印度菜里的通用酱料,用酸奶、薄荷、柠檬及其他不知名香料调配,虽然颜色可疑,但味道清爽,可以用来平衡其他口味更重的酱料。

印度烤鸡丁

第一道菜上桌的菜是印度烤鸡丁。因为宗教的原因,许多印度餐厅只提供鸡肉和羊肉。这道菜是印度国民料理“烤春鸡”的简单版,将整只鸡换成了鸡块。

4

说是鸡丁,其实是4公分见方的鸡块,鸡块烤的很干,而且颜色居然是橘红色,应该是料理前就经过长久的腌制了。果然,入口有浓浓的姜、辣椒、柠檬、洋葱、孜然等复合调料味。拿这个鸡肉配合刚才上桌的腌制洋葱和绿酱吃:洋葱的汁水和绿酱的润滑倒是刚好补充了鸡肉的干柴感。

羊肉咖喱米饭

没过一会儿,羊肉咖喱米饭上桌了,这是我此行最期待的一道菜。面前的羊肉咖喱饭更像炒饭,被满满的红色咖喱覆盖,卖相是不存在的(吃印度菜谁还讲究卖相?)。

用的米是标准的印度香米,这种细长的 米非常适合做炒饭或者烩饭。赶紧抓起勺子舀一勺到嘴里,恩,米饭和我在马来西亚的印度城吃到的一模一样,干、疏松、有颗粒感,同时羊肉大块并且细嫩,没有丝毫膻味,红色咖喱搅合在米饭和羊肉中间,整体口感就是香气四溢。

image

从外观上来看,羊肉咖喱米饭有点像我们的新疆抓饭,其实人家的正经名字叫“Biryani”,是印度的国菜级料理,还掀起过人家国内的南北之争,印度南北群众为哪里是正统发源地争得不可开交。

我正在这边一勺子一勺子吃的开心,隔壁桌印度客人的米饭也上来了,他是直接用手吃的。看着隔壁桌的男子用右手熟练地把饭推进嘴里,我看看手里的勺子,明白是老板贴心了……

印度炸三角

炸三角是Samosa(萨莫撒)的中文叫法,因为这道菜就是将面皮裹成三角形状,里头塞上馅料,丢进大油锅炸到金黄酥脆。这道菜就很神了。它是小吃、点心,可以是早饭、宵夜,也能拿来当正餐,总之印度人真的都很爱“萨莫撒”就对了。

当天吃到的炸三角面皮比较薄,也更加脆,而且面皮里也掺了香料,有种难以描述的香味儿;馅料也不同。在大马印度城吃的炸三角里,可以明显地吃到洋葱和鸡肉,而当天的馅料主要就是土豆+豌豆,但是馅料填充更满,咖喱味也更浓郁。

image

油炸食品向来是快乐源泉,那味道无论如何都差不到哪儿去,只要不要搭配奇怪的酱料——吃到一半,老板突然拿上一碟番茄酱,示意我蘸炸三角吃,万万没想到,番茄酱里放了辣椒和胡椒?那滋味真是……一言难尽。

鸡肉红咖喱

鸡肉与咖喱,向来是一对好CP,印度馆子里的鸡肉咖喱组合就更不能错过。其实在印度人的语境里,咖喱没有特定的配方,都是厨师随随便便(划掉)根据自己喜好和经验调制的香料混合物。红咖喱的颜色主要来自于红辣椒和红葱头,辣度高,口味重,所以更适合搭配肉类。

image

鸡肉红咖喱料理装在一个锡碗里,倒是风情十足。这配鸡肉的红咖喱,与刚才那道羊肉饭里的咖喱又不一样了,毕竟鸡肉不像羊肉般味重,所以咖喱的口感也相对淡些,而且得益于印度人民对各种香料的熟练把控,入口后并没有吞入一堆香料的“爆炸感”,咸、甜、辣、酸、香等等味道组合在一块儿倒是出人意料的温和顺滑,居然有点……让人欲罢不能?

忍不住把刚才的烤鸡丁也蘸着这个红咖喱汁来吃,感觉把干柴的鸡肉救活了。

黄油饼

印度没有印度飞饼是老生常谈了,但印度确实是一个饼的种类异常多的国度,Dosa大煎饼、Puri小麦饼、Nann馕……各种饼配上各种咖喱 就是一份正餐。

这次杰钱迪的帅哥老板向我们推荐黄油饼,这种黄油在印度被称作“Ghee”,与我们日常理解的黄油差不多,主要是印度北部地区居民食用。

image

“黄油饼”上桌一瞧,就是个普通烙饼样子嘛,薄薄的,表面上还存着一层薄薄的面粉,嚼之带着一点韧劲儿,有微微的黄油香气。这个饼可以配着绿酱吃,也可以搭配咖喱吃。

一同去的朋友觉得这款黄油饼配咖喱是全场最佳,最后拿黄油饼刮着红咖喱鸡的碗底吃完。

韩国料理,柯桥的烟火气

吃完印度菜,晚上选择韩国餐厅。找到一家朋友推荐的店,老板是对年近70的韩国老夫妻,老板背着手在店门口溜达顺便招呼客人,老板娘坐在吧台里收银。

这家店的店面不大,只有6、7张桌子,店员都是笑容可掬的中年阿姨,她们站在过道上帮客人烤肉,店里有浓浓的烟火气,不像饭馆,倒像家里的厨房。

餐前小菜

本来对味道没有抱太大希望,没想到,一坐下就被赠送的小菜深深折服!一直认为,餐前赠送的小菜是一家韩料店是否正宗的试金石。在连锁韩料店,我们吃多了工业化出品的泡菜、腌萝卜和凉拌海带,有时候干脆也就不在意小菜品质了。但是,在大长今吃到的小菜,把我拉回了N年前在中朝边境的时光。

image

这家的泡菜是自己腌制的。鲜族人腌制的泡菜自带一股异香,在柯桥,再一次吃到了这个味道,顿时对这家店刮目相看起来。

还有一道腌青花鱼,看起来好像只是用酱油、辣椒和萝卜一起腌制,肉质紧实,也有一种难以辨别来源的特殊香气。总之这两样小菜,我们厚着脸皮添了一次又一次。

人参鸡汤

韩国的传统是在三伏天吃鸡汤,认为有养生的功效,不过中国客人哪管韩国的传统,这道菜,在江南的冬天到来的时候大受欢迎。

一只小童子鸡装在韩式石锅里,上桌的时候还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服务员阿姨会问客人需不需要帮忙拆开,在得到肯定的答复以后,阿姨把一同上桌的葱、盐都倒进石锅里——这也是正宗韩式人参鸡汤的烹饪方法,上桌食用前才加盐。

10

加完盐,就用剪刀和勺子将鸡拆开,鸡肚子里塞着的糯米、枸杞、红枣一下子淌出来,阿姨给每个人盛上一碗,有点像回到小时候,妈妈给孩子盛一碗鸡汤饭的感觉。

参鸡汤不像鸡汤饭那么油腻,带着鸡肉的香气和淡淡药香,呼哧呼哧干掉一碗,登时全身都暖了。阿姨看你吃完了,还会笑眯眯的问你“好吃吧,再来一碗啊”。

韩式烤肉

我们去的这家店似乎很受韩国客人的欢迎,店里说韩语的客人特别多。店里所有的烤肉都可以让老板烤好了端上来,老板就系着围裙站在门口等客人点单。

猪颈肉本就口感润滑丰腴,经过朝鲜族老板的烤制,又多了炭火熏过的香味,而且肉质更加紧实。猪五花有肥有瘦,本就是做烧烤的佳品,经过老板的妙手,烤的恰到好处的焦香,为五花肉加分不少。

image

其他还有诸如牛舌、牛肋条、鸡腿肉之类,味道都超过了想象。总之烤肉的关键在于肉质和火候,这家店的烤肉只要让老板烤好了端上来,踩雷的概率就比较小。

image

吃完结账,年近70的老爷子老板笑容可掬地递上口香糖,手比划着示意你吃。这家店可能就是因为有服务员阿姨和韩国老夫妇,所以即使在中国也恍惚有那种在异域旅游找到家的温馨感。

而往路的另一头走,又看到两家日本料理店。要不是亲眼见到,亲口吃过,真的挺难相信,鲁迅笔下的江南水乡绍兴,今天竟然有了一个亚洲美食博览园。

来源:食味艺文志 微信号:foodoor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58524/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