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没人能造出苹果想要的车

a749-kftfpiv7646401

文/杨洁

来源: 燃财经(ID:chaintruth)

苹果的“割肾行动”越来越深入了。年轻人还在为iPhone 12慷慨解囊时,大多数人应该都不会想到,一年以后,更酷更贵的iCar可能就要来了。

日前,据报道,苹果首款电动车或将于明年9月问世,比预期的2023年提前至少两年。报道还称,苹果公司一直在美国加州进行秘密道路测试,其中至少已经有了几十辆Apple Car原型车。

消息传出,特斯拉的股价应声下跌,一度跌幅超过5%。而苹果的股价则在12月22日收盘上涨了2.85%。

12月22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近年来他曾考虑将自己的电动汽车公司出售给苹果,但苹果CEO蒂姆·库克甚至没有兴趣接见。据《财经》报道,原因是苹果早有造车的计划,2014年,苹果秘密筹划的“泰坦计划”浮出水面。资料显示,苹果最初目标是像Mac和iPhone一样,打造一款完全颠覆当前行业的产品:无人驾驶智能汽车。

特斯拉和蔚来们的下半场,即将和苹果狭路相逢。这是一场可以预见,但又意料之外的竞争。

科技互联网公司与出行行业之间的关联,之前为外界所熟知的,还大多是它们对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上。但现在,它们已经不甘于只扮演电动车企的技术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而是纷纷传出“下场”的消息,向车企的竞争对手转化。

日前,百度也传出了亲自下场造车的消息。12月15日,路透社报道称,百度与吉利汽车在内的数家车企进行接洽,商谈组建电动汽车合资企业事宜。几天后,有媒体报道,百度或将与威马联手造车,目前双方正在进行商议。

滴滴和比亚迪合作,为网约车量身定制的电动车型“D1”刚刚在上个月正式对外亮相,日前,这款车型已经在长沙交付使用,并开始招募司机。

但引起轰动的还是苹果下场造车。因为,成立于1976年的苹果公司,已经多次用硬件改变了世界。苹果公司成立后不久,就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个人电脑:Apple I,此后,个人电脑的概念慢慢深入人心,如今,电脑已经是生活的标配之一。

2007年1月,乔布斯发布iPhone第一代,拉开了移动互联网的帷幕。也就是说,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是这十几年来,世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真正基石。

移动互联网经过十年的高速发展后,从2016年开始,就逐渐停滞下来。近几年,科技发展的方向在哪里?大家众说纷纭,有人看好5G,也有人看好人工智能、物联网,还有人看好生物科技,等等。但其中有一个方向,看好的人特别多,那就是汽车。

作为通往新时代的钥匙之一,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后来下场的互联网公司、房地产公司等,都没有造出人们想要的车,如今,以苹果为首的科技公司,决定亲自下场造车了,新的时代就要到来了吗?

科技公司造车,新玩家下场

苹果的造车计划,早已经在进行之中。

12月22日,有报道称,苹果已经向台湾的和大、贸联、富田等汽车零部件厂商提出了备货要求,并且需求量巨大,以备苹果明年发布汽车的要求。此外,据外媒报道,苹果的汽车上,将配备自研的动力电池技术。路透社也援引接近苹果的人士消息称,苹果正在研发低成本超长续航的动力电池。另据Dig Times的报道,苹果在美国的汽车生产线正在筹备中,生产计划和产品参数已经初步敲定,并计划和台积电合作开发自动驾驶芯片。

这些消息也意味着,苹果的电动车供应链体系,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创建之中。

苹果在核心技术方面,也早已进行了准备。

在2019年,苹果已经在汽车领域获得了30多个专利。而截至今年12月,苹果在一年之内,又增加了30多个新的专利。这些专利覆盖的范围广泛,涉及了自动驾驶、电动汽车、AR导航、车载VR、支付、生物识别、智能座舱等各个领域。

这些专利中,也不乏一些颇具创意的想法。例如,汽车上的安全带可以转换为触控板,来操作一些车载功能;前挡风玻璃可以作为一块巨大的屏幕,利用AR技术,显示实时路况等信息,车辆内的乘客也可以通过挡风玻璃观看视频、玩游戏、打电话等;在狭窄地段时,车门可以调整为滑动模式等。

在此之前,苹果在自动驾驶汽车方面的研发一直颇为低调。2017年,苹果的无人车在路测时被人拍到了照片。那是一辆2015年款雷克萨斯RX SUX,头顶一个巨大的激光雷达和传感器的集成套件。这在当时看来,并不符合苹果一贯的设计美学,从商业化角度来看,也相当简单粗暴。因此,和谷歌等老对手比,苹果在自动驾驶方面,显然表现并不突出。

而就在2018年7月,根据《华尔街见闻》报道,一名已离职的苹果工程师在机场被捕,他的笔记本电脑上下载了苹果无人驾驶车辆的电路板设计图,正准备离开美国,加入一家无人驾驶创业公司。

这一事件出人意料地将苹果的自动驾驶汽车项目曝光在世人面前。根据当时的法院公布文件显示,苹果的13.5万名员工中,从事自动驾驶汽车研发的人数已经达到5000人,占比达到了3.7%。

2018年8月,苹果召回了曾在苹果任职过的特斯拉高级副总裁Doug Field,推动苹果在汽车方面的研发落地。随后,苹果又接连挖走了特斯拉的两位研发副总裁。2019年,苹果收购了吴恩达担任董事的自动驾驶创业公司Drive.ai。

对外界猜测的“Apple Car”,苹果并没有发表相关的时间表。但种种信息都已显示,苹果的汽车可能真的已经在路上。

而国内的科技巨头们,也同样被卷入了下场“造车”的风浪中心。

针对“百威”即将携手造车的消息,百度表示“不作评论”。但在消息传出后,百度仍然经历了股价的持续上涨。美东时间12月16日,百度股价盘中涨幅超7%,一度突破200美元。至美东时间12月22日收盘,百度股价仍然保持在191美元的高位,总市值超过652亿美元。而百度市值上一次达到600亿美元的时候,还是2019年的4月12日。

今年11月,滴滴为网约车定制的电动车型“D1”正式对外亮相。这款车型是滴滴和比亚迪联合打造,在车辆的外观设计、内部空间、以及网约车专属配置部分,都进行了针对性的优化设计与定制。日前,这款车型在长沙率先交付使用,并已经开始招募司机。

12月17日,智能纯电汽车项目智己汽车的核心团队“智己青年公社”对外曝光。这个由阿里和上汽集团、浦东新区联合打造的百亿元级“巨无霸”项目,在一个月前正式启动。

没有被传出过“造车”消息的科技公司,似乎已经不配被称为巨头了。刚刚踏入千亿美金市值的小米,日前就被传出将和比亚迪联合出品“年轻人的第一辆汽车”,但紧接着就被小米辟谣。

在华为Mate 40的发布会上,华为就推出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HI”,将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等作为手机业务之外的突围方向之一。采用华为解决方案的车辆,车上将贴上华为“HI”的logo。华为曾声明不准备进入整车制造领域,但这种与车企的合作方式,坦白一点说,车企已经基本成了华为的“代工厂”。

除此之外,华为和长安汽车的合作,同样也已经非常深入。华为、长安汽车和宁德时代也宣布,联合打造新的高端汽车品牌。正如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所说,毕竟智能汽车,也就是“手机+四个轮子”。

不走“互联网造车”老路

科技互联网公司们,已经很久没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产品推出了。

根据今年10月苹果发布的2020财年Q4财报,苹果在第四季度的营收为647亿美元,仅仅比上年同期的640亿美元增长1%;净利润127亿美元,甚至比去年同期的137亿美元还有所下降。百度的市值除了在2018年10月一度冲破900亿美元大关后,又回落到2019年的超过400亿美元,在2020年也一直没有太大的提升。

它们需要更多的业务方向,来支持未来的发展,以及在资本市场上讲出更为动人的故事。“汽车”无疑是其中最好的选择。

智能电动汽车在特斯拉的带领之下掀起浪潮,今年12月10日,特斯拉的股价一度上涨到654.32美元,市值接近6200亿美元,成为首个市值超过6000亿美元的车企。股价和市值一路飙升的,还有它的“中国学徒”们,包括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等在内的“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的市值,也在日前一度超过了宝马。

汽车行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当口。电动化和网联化在汽车行业中的渗透正日益加深。而资本的认可也表明,这能够获得更高的市值和更大的发展机会。

在未来的物联网时代,车辆也许不再仅仅是代步工具,而是能被赋予更大的含义。自动驾驶汽车,将和电脑、手机一样,“成为新的终端和管道,成为一个新型的服务平台。”智行者科技创始人张德兆对燃财经说。当汽车向可移动终端转变的过程中,汽车制造和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将进行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产业链条上也将诞生更多的机会。

“技术提升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趋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颜景辉说。为了抓住这一波智能电动汽车的热潮,科技公司们也必然不甘于只做智能网联方案的提供商。

科技圈跨界造车,并不是个新鲜话题。

百度的自动驾驶故事已经讲了很多年。在今年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也推出自动驾驶的云代驾,来提振投资者们的兴趣。而在自动驾驶商业化方面,百度采取的仍然是与传统车企合作的方式。2018年,百度和金龙客车一起实现无人驾驶小巴车的小规模量产。2018年,百度和一汽红旗合作,共同打造国内首款L4级自动驾驶量产乘用车,并在2019年小批量下线试运行。

对于造车,李彦宏给出的预测是,未来5年内自动驾驶才能够实现全面商用。这是个需要人才和技术积累、大量资金的赛道,也要投入较长的时间。对于“只争朝夕”的科技公司们来说,从车企的“软件和技术供应商”的角色,一跃而和车企们同台竞争,无疑更具爆点。

2014年开始,贾跃亭在美国开始筹备超级汽车项目。第二年,乐视智能汽车(中国)公司成立。乐视也成为首家进军造车的互联网公司。但是,造车是个烧钱的项目,即使是乐视也承担不起。2016年11月,贾跃亭发布公开信,承认乐视资金链断裂,公司扩张太快、蒙眼狂奔让其“后继乏力”。到现在为止,法拉第·未来的造车动向,仍然是扑朔迷离。

为造车投入了大量心血的,还有董明珠。当年推动格力收购珠海银隆未果,董明珠自掏腰包,前后投入了26亿元,成为了银隆的第二大股东。但珠海银隆也迎来了失败,在今年10月,它出现在阿里拍卖网上,合计2395万股股权被挂出拍卖。直至今日,格力电器的造车之路依然在探索中。

造车是个投入巨大的“烧钱”运动。为了避免踏入当年“互联网造车”的坑,新入局者们也必须谨慎行动。

在路透社的报道中曾称,百度打算采用合同代工的模式生产电动汽车,有可能与传统汽车制造商成立控股合资公司,百度掌握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设施的相关技术,可为造车提供技术支持。

滴滴和比亚迪联合推出的“滴滴D1”,就是当前车型已落地的合作方案。这款车型由双方联合开发,由比亚迪代工制造,车机系统等则来自于滴滴。而滴滴也将之做成了一款完全为网约车定制的车型。和华为一样,科技巨头们可以不造车,但造车的,都是它们的代工厂。这也正逐渐成为它们的稳妥选择。

“科技公司们有多元化拓展市场的需求,也有自身的技术优势。包括苹果在内,它们如果选择和传统车厂合作,将是条捷径。”颜景辉说。

关于苹果造车的具体规划,目前外界仍旧不得而知。据报道,苹果可能此前也有过代工的想法,它曾与麦格纳就此进行过谈判,但并未进行下去。

苹果的策略,之前也在“自己造车”和“做软件”之间几经摇摆。

事实上,苹果的造车计划“泰坦(Titan)”从2014年左右就开始启动了。苹果习惯了像推出iPhone一样,出手就搞出一款轰动业界的产品,因此,它对于自己在搞“车”的事一直处于保密状态,直到2016年底,才公开承认对这一领域的兴趣。

而在苹果最初的构想里,是秉承公司“软硬件一体化”的一贯策略,设计独立车型。据《纽约时代》早前的报道,苹果曾在库布迪诺园区附近建设了汽车研发实验室,其中也包括机械加工厂和电池试验室,试图自己建设汽车产业链条。

但造车的难度,超出了苹果的想象。2016年,苹果的泰坦项目在是坚持造整车和重点做软件方面出现了分歧,项目甚至一度搁浅。之后,苹果汽车项目的倾向也偏重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直到2018年,对于苹果“没有创新”的声音越来越大。为了应对这一切,2018年8月,苹果开始重启智能电动车的研发。

智能汽车战火纷飞

亲自下场造车的苹果,曾经对特斯拉都看不上眼。

就在12月22日,马斯克爆料说,当年在特斯拉Model 3项目压力最大的时候,他曾经找过库克,想讨论下苹果收购特斯拉的可能性。但库克干脆就没有答应和他见面。

马斯克所说“至暗时刻”,大约发生在2017-2019年之间。那段时间,Model 3的产能爬坡,交付出现问题,公司也遭遇了做空。马斯克曾经回忆说,那时的特斯拉“距离破产只有一个月的时间”。2018年接受采访时,这位“钢铁侠”红着眼眶说,自己常常在工厂里一泡就是个三四天,困了就躺在地板上,甚至不得不靠药物才能入睡。

马斯克找到苹果时,给特斯拉的作价仅仅是600亿美元,也就是特斯拉如今市值的十分之一。但连库克的后脑勺都没有见到。此时旧事重提,不管马斯克是否是想要暗示库克没有眼光,“当年我你爱答不理,如今的我你高攀不起”,但至少其中透露出的信息是,特斯拉已经感受到了苹果的威胁。特斯拉和苹果,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就会迎面撞上。

现在特斯拉们必须重视来自苹果的挑战。尽管造车难度颇大,苹果也错过了2014年新能源造车的窗口,之后的战略还几经反复,但是它作为市值超2万亿美元的巨头,一旦下场,仍然能给整条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影响。

摩根斯坦利的分析师就在一份报告中称:“从特斯拉的角度来说,苹果这样的科技企业,要比传统OEM厂商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尽管业界对于“后来者”苹果的技术能力还有所疑虑,但苹果多年来,也始终没有放弃对苹果汽车的研发。这次关于苹果造车的信息突然增加,也有可能意味着,它真的在加速了。

苹果想要造的车,在酷炫程度上,甚至超过了特斯拉。

试想一下,当你拥有一辆汽车,可以和Siri自由地语音交互、实现自动驾驶;可以通过门把手进行人脸识别,保障安全;你可以在挡风玻璃上观看视频和VR路况,并且可以通话,开视频会议,对方的显示画面,和真人一样大小;乘客可以在座位上玩VR游戏;当你停放在狭窄路段时,你的车门可以向上滑动打开,产生剐蹭时,保险杠可以伸缩;在你的手机上,所有的信息和汽车也将实现打通共享。当车子电量不足,它可以自动驾驶到充电站自行充电。

一旦苹果进入造车领域,无论苹果与特斯拉战况如何,汽车行业的智能化、数字化、电动化的日程,就必然要进入加速阶段。

留给新造车势力们的压力,也在增加。那么,百度滴滴们,又是否将与新造车势力们“必有一战”呢?

实际上,科技互联网公司们的影响,早已经进了智能电动汽车行业。

2019年,蔚来汽车曾一度面临融资难题,新车销售量直线下降,亏损状况严重,又遭遇了车辆自燃风波,股价不断下跌,在当年10月一度跌至1.19美元/股的低位。2019年9月,蔚来发行了2亿美元可转债,腾讯出手认购了一半,为李斌缓解了危机。当年11月,腾讯又为蔚来从中金公司找来了研究部董事总经理奉玮,担任蔚来的CFO。

而在蔚来汽车资金吃紧时,小鹏汽车从小米那里拿到了4亿美元,得以继续发展下去。在今年6月,美团5亿美元领投了理想汽车的D轮融资。蔚来与威马的背后,也都有着百度资本的加持。

对于国内的造车新势力而言,“未来的风险和挑战仍然并存。”颜景辉说。但是,在他看来,苹果等下场造车的科技公司们,却将是搅动传统车企们的“鲶鱼”。

“对于传统车企而言,一旦科技公司进入造车领域,竞争是不可避免的。”颜景辉说,“但是,如果能够进行双方的资源融合与合作,对它们来说既是个挑战,也是个机遇。”而他也表示,合作并不意味着传统车企只是扮演简单的“代工厂”角色,而是双方的互补和促进。

“实现智能化,这不是发展问题,而是生存问题。”

退出移动版